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现在孩子面临的竞争压力变大,于是催生了一批虎妈狼爸。

“我也不想打孩子,可是这孩子太皮了,不听话呀”

“这孩子不一天不打上房揭瓦。”

“孩子写个作业总是磨磨蹭蹭,不拿家法棒吓唬一下,作业能写到12点。”

“孩子不打不成才啊!”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一、棍棒教育成怪圈

虎妈狼爸用的棍棒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实棍棒教育就是用逼迫的方式,让孩子产生畏惧感,从而服从父母的管教。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而今的棍棒教育不单是指用棍棒进行的体罚,还有一种是精神上的棍棒,就是语言上的暴力,对孩子大吼大叫、批评指责甚至是冷暴力。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家长奉行棍棒教育是因为看到这种方法见效最快,好像孩子打一打、骂一骂就变乖了,可是没多久又会现原型,于是要家长打骂得更频繁了,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我们先要问问自己,为什么选择使用棍棒教育?

原因无非是因为孩子不听话,我们希望孩子配合度高一些,主动性强一些。

家长都明白最终目的是不用管教孩子,他能够拥有内驱力,能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

但是事实真的如其所愿吗?恰恰相反,棍棒教育之下的孩子很难培养主动性,棍棒教育正在扼杀孩子的内驱力。

二、谁来拯救孩子的内驱力?

那什么又是内驱力呢?简单说内驱力就是内部的动力,就是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辅导女孩学习


就好像一辆车子,你硬是拖拉拽,是没有办法真正让这辆车子动起来的。

想让车子飞奔起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启动它的发动机,让车子自己动起来。

我们的孩子就像那辆车子,棍棒教育就像是在拖拽车子,家长累得够呛,孩子还会感觉自己非常的没用,最终内驱力丧失殆尽。

那么启动发动机调动孩子内驱力的方法是什么呢?就是积极的情绪和兴趣!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积极情绪指的是,生命体验的基调是愉快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乐观,期待未来将会发生的事件,觉得它们是有趣的,并对未来抱有希望。简单说,就是快乐积极。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而棍棒教育带给孩子的情绪显然是消极的,有谁被逼迫、被打骂的时候是开心愉悦的呢?

当一个孩子生命的底色是积极的,他就会对周围的世界充满期待,有动力去探索和努力,也就产生了所谓的内驱力。

这样的孩子乐观向上,充满探索精神,敢于面对挑战,可以坦然面对失败和挫折。反之,棍棒教育会使孩子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如果不及时疏导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我的闺蜜一个妥妥的学霸,面对4岁的儿子却是束手无策。

一天他向我诉苦:孩子看到我就害怕,我看到孩子就生气。让他乖乖坐着拼读几个单词认几个字儿怎么就这么难?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最后还是用家法棒把他镇住了,孩子终于可以坐在桌子前,可是还是溜号,这摸摸,一会儿那扣扣,那么简单的单词和汉字明明刚刚都教过,一转眼又不会,逼着我又要吼他。

看着孩子看我瑟瑟发抖的眼神,事后我也后悔,可是不逼又没办法呀!你不凶他,他一点不配合啊!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闺蜜的孩子在学习的时候显然是处于紧张压抑的状态,学习如果没有愉悦的感觉,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孩子就会缺乏主动性,丧失内驱力。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我们心情愉悦的时候做事效率也高,当我们处于一种压抑状态之下,大脑浑浑噩噩,效率极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而且会充满动力地去反复尝试。而棍棒教育只会打压孩子的兴趣,仿佛把原本新鲜的食材变成黑暗料理,会坏了孩子的胃口。

兴趣这个东西,是不能强迫的。我们都会天然地对某一些事物发生兴趣,而对另一些事情提不起兴趣来。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而且你会发现,越是强迫自己喜欢某样事情,越是很难有兴趣。强扭的瓜不甜。孩子更是如此。

其实曾经的我也面对着极度不配合的孩子,也尝试着使用家法棒。还别说,只要亮出家法棒,孩子乖乖就范,我因此也自鸣得意觉得。

后来我发现孩子虽然人坐在桌子边,但学习效率极度低下,这让我的心变得更加的焦虑急躁。认为是孩子不努力,于是就继续逼孩子,陷入了恶性循环。孩子在家法棒的震慑之下,完成了每天的学习任务,可是孩子依然不爱学习,不主动学习,最后一度排斥英语,看到书就会尖叫。

直到后来我了解了璐瑶妈妈,我才知道自己其实是扼杀了孩子的内驱力,想要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只有调动孩子积极的情绪,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

小孩子什么时候最快乐?对什么最感兴趣呢?当然是玩!是游戏!如果我们把知识变得有趣好玩,孩子会不喜欢吗?

我放弃了自下而上的学习法,看起来立竿见影,很快让孩子掌握一些基础的方法,却很容易让孩子丧失兴趣,很难坚持下来。靠棍棒教育逼迫的坚持,却又让孩子没有办法爱上学习。

我带着孩子不是背单词,而是通过游戏的方法拼读单词,孩子喜欢赛车,那我们就打印一张纸上面画上停车场,在车子上面贴上砌好城墙的单词,让孩子拼读一个,把一辆车开进停车场。孩子比较好动,喜欢玩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那我们就在奥特曼和怪兽的卡片后面贴上单词,读完单词战斗力提升,和孩子比赛,看最后谁厉害。

棍棒教育成怪圈,扼杀孩子的内驱力这个锅谁该背?

通过情境法,我陪着孩子玩古诗,我们一起做了一个手工古诗《山行》“白云生处有人家”一句,

我们亲自画了一个小房子,孩子看到小房子就开心地说,“白云生处有人家”,看到枫叶就开心地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样孩子又爱上了英语和大语文,我终于也理解苏格拉底的那句话: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只有孩子学习时感觉到快乐,他有一个积极的情绪,他觉得有趣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样孩子才能够愿意继续学习。棍棒教育可能给你一个看起来听话的孩子,但是却永远没法激发他学习的内驱力。只有拥有内驱力的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棍棒   孩子   家法   作业   主动性   怪圈   单词   愉悦   车子   有趣   情绪   主动   家长   事情   兴趣   状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