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的崇高地位大家都知道,国学经典、受益终生,可是有的孩子就是不爱,为什么不爱?其实是没有找到学习的乐趣。那怎么能激起孩子的学习乐趣呢?

试试从有趣的抢答开始吧。

《还原》论语整个课程共81节,对每节课的学习,都制定了完美的学习安排,其中,每周的抢答是学习的重头戏,一来帮助孩子复习课程内容,二来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课程,最重要的,在抢答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


10月中旬,部分论语学习群针对每周的论语抢答,进行了新改革,引发大家的火热围观。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论语,和腊肉条有什么关系?来一起看看这道抢答题的原题: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述而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什么意思?孔子说这段话,表明了他诲人不倦的精神和“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这道题目的源泉,正是来自《还原论语》第58节《孔子惜字如金》,子曰:“有教无类。”

那这个问题到底是怎样体现孔子的有教无类?

首先,从孔子所收弟子的对象来看。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上面这道题能不能做出来呢?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回过来看看引发大家热议的十条腊肉。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说得没错呀,先秦以前的春秋时期,战乱纷纷,百姓民不聊生,有腊肉的家庭并没有多少,尤其是孔子有教无类,他大力发展平民教育,这叫学生如何付得起呢?

如此说来,岂不是我们理解错了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春秋时期沿袭的是周礼,孔子作为周礼的传承者,他必然也会在礼的执行上体现出来,

如此说来,十条腊肉也未曾说错;

再者,还有个概念——束脩,据说,束脩是古代最菲薄的见面礼,只要是有志于学,而向孔子学习的,孔子都会来者不拒,把束脩解释成为象征性的拜师礼,似乎更为恰当。


这次的抢答改革,换了一种方式,将之前的5-7道问答题变成了选择+问答题组合的形式,虽然换了形式,但是对孩子们的思维、拓展及知识掌握的要求不减哦。

答题者除了在选择选项的同时,还要给出理由,你为什么选这个而又不选其他的。

来听听宝贝们的回答,是不是觉得获益匪浅?


视频加载中...


除了选择题外,我们将问答题也做了调整,增加了图文结合的方式,增加了趣味性,题目也更具开放性,妥妥的项目式提问。

孩子们不仅在回答的过程中温习了所学内容,更能引发他对日常生活的行为做出正确的决定。


十条腊肉引发的热议——《还原论语》抢答中的趣事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样的学习是不是更有趣更生动了?期待小伙们的加入,和你一起畅游论语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论语   腊肉   周礼   束脩   有教无类   新天地   孔子   惜字如金   问答题   趣事   题目   乐趣   有趣   思维   形式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