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作者|小吉

01

上周末我们约了孩子的一个好朋友七七,一起去走梅林水库的绿道。


朵朵知道这个消息后,兴奋得在屋子里跑来跑去,过了好久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噌噌噌地跑到我身边问:“妈妈,明天我们要去绿道,可以带上我的小相机吗?”。


看着朵朵热切的眼神,我笑着回应:“当然可以!”


朵朵屁颠屁颠地去收拾她的小书包了。


本来这应当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但是到了头天晚上计划有了变化。有两个不太熟的小朋友家长,听闻我们和七七妈要去走绿道,就提议大家一起去。


其实我本意是不想让他们来的,可是考虑到朵朵平时也不太能融入到团体中,只爱和熟悉的小朋友玩,再加上人家也没有恶意,直接拒绝好像我们多小气似的,也就没问朵朵的意见同意了。


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提前把这件事和朵朵商量一下,或许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波折了。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02

早晨出门时,朵朵爸收拾东西的时候特别慢,我随口说了句:“你快点啊!七七和晨晨妈她们都在等着呢!”


在我旁边一起等待的朵朵,拽了拽我的衣角问道:“妈妈,不是和七七出去吗?怎么还有晨晨?”


当时的我并没有深思孩子为什么会问这句话,于是随意地说:“昨天晚上晨晨和亮亮说大家一起去。”


我没想到这句话竟然点燃了朵朵的情绪桶,她放下手中的小书包,垂着头往回走,边走边说:“妈妈,我只想和七七去,有其他人的话,我就不去了。”


我当时就着急了,这都约好了别人,临时失约多没面子啊,一把拉住孩子说到:“约好了别人不能说不去就不去,我今天是一定会去的。”


我的语气很硬,孩子小心翼翼地看了我一眼,又看了一眼正在穿鞋的爸爸,鼓着小脸就出门了,小书包都忘了拿。


我连忙拿起书包追出去,我知道孩子虽然不高兴,可孩子还是愿意去了。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03

到了水库脚下,一伙人往绿道方向走。其他小朋友都在一起拍照,亮亮喊朵朵一起,她扭着头不看他们,突然发起脾气来,不停地大声嚷嚷:“我要爬水库,不要走绿道,绿道好无聊。”


看着孩子这样没礼貌的举动,我深吸一口气,开始觉察自己的情绪。


好几家邻居都在,大家都看见孩子的举动,这样做非常没有礼貌。

——感觉尴尬和失礼

孩子比起别人家的其他孩子,在人际交往方面明显落后。

——无力感

孩子不止一次有不合群的表现,以后怎么融入小朋友其中呢。

——焦虑和担忧

想推孩子一把,让她立刻就和其他孩子打成一片。

——我的期待


觉察完自己的情绪,我开始思考孩子为什么会说这句话,她的需求和诉求又是什么?


孩子说她想去水库,不想走绿道。


孩子是不是以为我之前说的去水库绿道是像以前那样爬到水库的大坝上,现在她看见我们走的不是她预想当中的线路,和预想的有落差,从而产生失望的情绪呢?


原本她以为是和好朋友的“二人世界”,又临时加了不熟悉的人进来,虽然在我的命令下出来了,但是她的这个不高兴的情绪还在。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04

此时我回想以前经验,我越是推她,给她压力,她似乎就越是抗拒。于是再次深呼吸,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抛开脑子中的那些期待、焦虑、抱怨……


我:“你不想和大家合影是吗?可以呀,那你来当摄影师怎样?你可以来帮大家拍照。”


我先是陈述了她的表现,然后给她提出了一个增加兴趣的建议。孩子马上就兴奋起来,拿着手机拍起照来。


拍完照,大家又继续往前走了,孩子仍然不愿意走。


孩子大叫道:“这条路好无聊啊,我不要去!”


我再次停下,想起KASEL课中所说的,孩子的情绪需要被接纳。


朵朵想坚持做自己预想的事情,因此有这种生气的情绪是很正常的,我需要接纳她的情绪。当我们的需求被阻碍时,都会产生类似的情绪,只不过大家的表达方式不太一样,朵朵的表达方式在大人眼中是有一些自我,这需要我的正确引导。


我轻轻搂着她,尝试不带偏见地、客观地陈述孩子的感觉:“妈妈理解你,我们原本计划的时候只是和七七一家人徒步,现在临时多了晨晨和亮亮,你觉得计划被打乱了。是吗?”


孩子的情绪一下子就平静下来了:“这条路也太无聊了。”


我:“对不起,是妈妈没有跟你讲清楚,让你误会了。你觉得有点失望是吗?(为情绪命名)”


孩子:“嗯”


孩子那声轻轻地嗯,我突然听出了几分委屈的感觉。我轻轻地吻了她,感觉孩子的情绪好了一些,我尝试引导她去发现路途中的美。


我:“既然我们已经来了,那你是想高高兴兴看看前面有什么意外的惊喜,还是气鼓鼓地自己走呢?”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孩子低着头,没说话。


我牵着孩子的手,引着她看看飞舞的蝴蝶、路旁的野花,尝试用积极的情绪感染孩子。


我:“前面有难得一见的禾雀花哦,我们比比谁最快找到好吗?”


孩子的好奇心被激发,她抬头左看看又看看,说:“禾雀花?什么样子的呀?”


就这样我和孩子一起开启了寻找禾雀花的游戏,没多久,孩子就忘记了生气,逐渐和小朋友一起一边走,一边玩了起来。


后来,孩子都没有说过不想和大家一起玩的事情,最后还依依不舍。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我很庆幸遇见了那么好的一个课程,让我读懂孩子,更多从孩子角度想。如果没有学习共情的知识,可能在刚才的情况,我会生气,会着急,会拼命把孩子往前推。


缺少了“看”的这一步,无论是“看”自己,还是“看”孩子。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自身,看到内在那个慌张、窘迫的自己时,内心会自然生出一缕清泉,洗涤内心的焦灼,从而擦亮了心灵的窗户,更容易看清这个世界上美丽的地方。


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孩子,看到她语言背后真实的需求,看到她张牙舞爪的背后那个弱小的她,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是有力量为孩子撑起一把伞,带着她发现这个世界的美。


谢谢共情陪伴这个课程,真的帮到我很多。

每一个“叛逆”的孩子背后,都缺一个会“看”的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梅林   妈妈   孩子   投向   水库   书包   叛逆   焦虑   小朋友   生气   情绪   事情   需求   感觉   发现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