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向成熟的蝶变——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


林崇德版《发展心理学》拆书稿25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部分


幼稚向成熟的蝶变——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

在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生理与心理发展速度协调,个体身心处于平衡、和谐的状态。但是青春期,是我们生命全程里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身体2—3年内达到成熟水平,但是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处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身心处于一种不平衡状态。

青少年身体外形的变化使他们产生成人感,性的成熟使他们滋生了对性的渴望,这样的冲击和压抑对孩子心理活动有很大影响。

这个阶段的青少年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成人感与幼稚性并存,冲突和矛盾重重:

1、反抗性与依赖性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了强烈的独立意识,从穿衣打扮到饮食起居和学习,都容易与家长和老师发生抵触,对一切都不愿意顺从,爱找事儿。

其实他们并没有摆脱对父母的依赖,只是方式不同。童年期,对父母多是生活和情感上的依赖。青春期,则希望得到父母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

2、闭锁性与开放性

进入青春期,孩子渐渐将内心封闭。同时,他们又希望能有人来关心、理解他们。他们会不断寻找朋友,一旦找到就会毫不保留,呈现开放性。所以,在这一阶段,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的朋友圈,避免孩子结交坏朋友、进入坏圈子、沾染不良行为。

3、勇敢与怯懦

这一阶段的孩子初生牛犊不怕虎,思想上受束缚少。同时,也会因为缺少生活经验和他们特有的心理状态,而表现怯懦,成年人要理解和包容。

4、高傲与自卑

这个时期的孩子还不能客观评价自己,只能凭一时感觉轻下结论。偶然的成功会让他们沾沾自喜,偶尔的失败又表现出极度自卑。

5、否定童年与眷恋童年

青春期的孩子生怕被别人当作小孩儿,就像六年级孩子看一年级孩子,觉得他们很幼稚,觉得自己是大人。但实际上他们也会留恋童年的无忧无虑,情绪能直接地宣泄,有什么说什么。特别是在他们遇到新的生活环境和新的学习任务感到彷徨的时候,会特别希望像小时候一样,得到父母的照顾。

作为家长和老师,从孩子五六年级起就要开始用发展心理学教我们的这些知识去了解孩子,帮他们顺利渡过这个动荡期和矛盾期。

慢慢的,当孩子独立性逐渐增强,个性逐渐稳定,社会适应能力更强,价值观、道德观成熟,他们也就为进入心理成熟而稳定的成人阶段做好了准备。

2021.8.15 周日 11: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青春期   幼稚   发展心理学   成熟   孩子   心理   开放性   怯懦   发展速度   成人   童年   家长   父母   状态   阶段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