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阅读障碍个案这样处理


如果孩子阅读不好、写作不好,有的家长和老师无从下手,能想到的就是多做阅读题、多抄作文,靠机械劳动等待孩子的变化,撞大运。解决问题,首先要做概念化,分析解释清楚原因,问题的解决方法自然就有了。心理学习能力训练,关注的是孩子学习的通用能力,以任何学科为载体都可以。


今天看到一个解决阅读障碍的真实个案,很有意思。


这样的阅读障碍个案这样处理

王同学的父母在她3岁时便从农村来到城里打工,将她交给奶奶照顾。她的父母勤劳、朴实,很快自己开始经营小生意,家里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在王同学升人小学二年级时,父母为了让她能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将她和奶奶一起接到城里生活。但是,父母始终忙于赚钱养家,仍然没有太多的时间辅导她的功课,没有精力过问她的学习,继续把她交给奶奶照顾。放学后的大多数时间,王同学仍然和奶奶在一起。


奶奶没有读过书,没有给她与学习相关的早期教育,跟她日常对话用的语言多为乡下口语。看电视出现的字幕,奶奶没有能力让孩子从中识字读词,也很少给她讲述故事和童话寓言。


但是,奶奶善良、明理,会教给她最质朴的做人道理,也不会对孩子有特别高的要求。王同学性格活泼开朗,听话懂事,坦率真诚,转到城里上学后很快就融人新的班集体,和老师、同学们相处融洽。


在英语学习方面,虽然家乡学校的英语教学质量没有城里的小学好,但小学二年级的知识并不多,王同学通过自己课外的努力很快跟上了班级的进度。一直到六年级,英语成绩虽不突出,但也跟得上。数学成绩平平,但随着学习的深人,应用题的增多,她开渐感到吃力。主要表现在理解题意困难,导致无法正确解题。


这种理解困难在语文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她的阅读理解能力特别差,每次语文考试与理解相关的内容都得不到分,对语文学习提不起兴趣。


王同学也想学好语文,但她只要一处在与语文有关的情境当中,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语文作业不愿意写、对语文学习没有信心。


一次王同学阅读《少年闰土》片段,“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问题是:由短文看出闰土是一个什么样的少年?正确答案是“勇敢的少年”。她竟然回答“是种瓜的”。她的回答让语文老师哭笑不得,老师无法解释她的阅读理解能力为何如此之差,只能找来她的父母,让家长带去测测智商。


王某的父母不觉得孩子智力有问题,却也找不到症结所在。眼看孩子升人初中,如此下去考上高中希望渺茫,于是他们下定决心,由一个人暂时不工作留在家里,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把孩子的问题解决。


概念化:王同学阅读障碍的基础原因是口语输入较多,规范化词语缺乏;隐性原因是形式图式缺失,不清楚记叙文六要素,不清楚哪些表现能说明主要人物的哪些性格、品质和精神等等,不清楚表达方式、写作顺序和修辞等。


解决方法:

1、丰富孩子大脑中的规范书面语


1)有计划地积累规范的书面语。比如让孩子的妈妈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个故事,故事从短到长、从易到难,第二天早晨上学的路上,让孩子讲给妈妈听。通过对一个故事若干次的复述,让她把规范的书面语积累下来,特别是以前没有储存的词和句子。


2)教会她正确表征书面语。仅仅积累词语是不够的,不会用,还是没用。可以让孩子联系上下文的语义对词语进行正确的理解。


2、教会建立形式图式


教会孩子学习记叙文六要素,主要人物如何参与事件(比如通过言语、心理活动、表情和行为),教孩子优秀的品质性格包括坚强、机智、勇敢、善良、勤劳,活泼开朗等等,了解文章,要歌颂的精神,教孩子主动去学习文章的时代背景等等。


用这样的方法帮助王同学学语文,她能理解得越来越准确,慢慢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日积月累,她会对取得好成绩充满信心。


2021.8.13 周五 23: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书面语   图式   记叙文   个案   词语   教会   城里   奶奶   语文   障碍   性格   父母   能力   同学   少年   孩子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