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不拘泥于方式

悄然间“社恐”变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对外标签--规避不熟悉的社交,面对陌生人不知道怎么交流,热衷甚至沉迷线上的交流...我却是恰恰相反,如果不是经过刻意的控制,被称作“话痨”丝毫不过分。不过社恐也好,话痨也罢,这是表达的两种极端:一种极其不愿意表达,一种太乐于表达。万事万物都应掌握一个“度”,一旦超过这个界限就容易好事变坏事。而表达也像曾经的公益广告一样,“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适度掌握即兴表达的技巧,有助于把握生活中每一个属于你我的瞬间。

何为即兴表达?大到工作面试,小到日常与朋友、家人沟通,都算在即兴表达的范围内。在《即兴表达:轻松掌握关键时刻》中,作者从基础、思维、交流、方法和实践五个方面着手,将这种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需要的技巧从理论到如何运用做了非常到位的介绍,使知识的掌握变得可行;而每个篇章的开头都由“会表达的人”与“不会表达的人”两种不同类型的人对相同问题所做的回应引入(不得不说阅读的过程中我基本只有代入“不会表达的人”的份儿--表达是一种艺术诚不欺我),适度的留白与卡通小人的分隔、单色勾画标记高亮内容使得重点突出,为掌握表达要点增添了趣味性。

“一样话百样说”,同样的一句话由不同的人说出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作者在此处举了一个例子:刚参加即兴表达训练的学生描述自己购买意大利面的经历,没有冲突,没有戏剧性,只是简单、线性地描述了购买这盒意大利面的过程--这样的叙述很容易出现停顿,而说的越详细越容易让人走神:一个没有起承转合的故事是没法吸引人的,这是不争的事实,而经过作者的改编,简短几句话就把戏剧效果拉满,最终还得到了一个泪流满面的结论:“这味道普通的可怕。”虽然我们说话不至于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夸张程度,但合理的冲突,简短的语句吊起人的胃口还是有必要的--毕竟相比于语言,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也是很重要的环节。如果对方对于你想说的都不感兴趣,又怎么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呢?

适度的夸张有时不仅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有时也能很好地起到赞美作用。试想一下,一位好友原本留长发突然换了一个利落的短发,有朋友夸赞她说:“这个发型很适合你,今年去海边一定会被很多人搭讪的!”被夸的人却有些不开心,“可是我往年去海边也会被搭讪的啊...”平心而论她的朋友说的没有错,但是被夸的人的想法也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有些问题并非非黑即白存在一个标准答案,尤其在人际交往方面。就像刚才的问题,想要对方觉得开心,夸张地表达可能更合适一些,“你的短发发型太适合你了,简直能够被明星搭讪!”这样说不但有槽点,也能显示出说话人幽默的特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起承转合   意大利   简短   短发   注意力   发型   夸张   海边   冲突   想法   说话   效果   方式   技巧   作者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