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谲云诡中,赌一场落子无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是我看完张向荣先生的《祥瑞》所产生的想法。每个被推到历史台前的人,都牵连着他隐在帷幕后不为人所知的人生。而这样一位为实现抱负勤勉奋斗十数年,曾黯然离开长安又被召回,搅动了汉朝末年朝局的人,实在不应被后人戏谈为“穿越者”--尊重自己历史就如同触碰早已远去却仍兀自奏响的国之重器,应是本能而非教导。细细想来,为什么王莽会被称为“穿越者”?大抵因为他的部分政策在后世看来十分超前,而提出这种观点的人似乎忘记应该把时间倒回王莽所处的时代再去思索为什么在建立新朝之后作为创始者要颁布如此之多的新政--新朝致力于通过强化国家统治经济,打击商人豪杰,扩大私人工商部门征税,从而试图消除贫富分化和土地兼并,其思想的源头是儒家崇尚民本、仁政、患不均的政治精神。而总被人提起的废除奴隶制,从根本上还是土地问题:正是因为土地被兼并了,才会不得不卖身成为奴婢,倘若将田地平均分配实行均田制,奴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除了想要解决奴婢制度,新朝还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所得纳入征税范畴--征税这时并非目的,而是手段。通过将微薄的收入也要收取百分之十的税这一强硬政策,促使以上述行业为谋生手段的人转而从事农业耕种才是这条政策的目的。由此可见,废除奴婢制度和名山大泽征税都是辅助、增加农业耕种规模的手段而已,与其他并没有关联。

为何一个历史时期会与祥瑞紧密相连?翻开历史大事年表,汉武帝曾经更换过多个年号,而不少年号都与当时出现的祥瑞现象有关。而汉朝更是有专门协助天子观象授时、制定历法,辅佐天子受命于天的太史令这一官职,足以说明在汉朝时期祥瑞和与之相对的异象(比较出名的如“荧惑守心”)都对统治者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若是海清河晏,呈上的便都是歌功颂德的祥瑞;若是天怒人怨,则令人心惊胆战的怪象频出。这种造势固然会被人利用,而不管是祥瑞还是异象,有一些现在读来都略带夸张(如霍光与心腹密谋废掉昌邑王刘贺前后者见到熊,周围的人却说没有见到,又见巨鸟飞进宫中等等),但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种被后世成为“舆论造势”的辅助手段在当时却是头等大事(一直到唐代武则天建立武周时不但有所谓承自上天册封为天子的金册,敦煌亦存有神官向凡间官员传达旨意的壁画)。作为既秦朝之后的第二个大一统政权,朝堂的更替并无先例,想要真正迈出这一步,王莽及其智囊团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是后来循着他的道路接过冠冕的人无法想象的--在这条路上,王莽是货真价实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究竟是美味还是剧毒有待商榷,但是没有退路,即使此刻他比小皇帝还称得上是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对于王莽来说,他在登上世间至高的位置上之前,就已经是了--先后失去了次子与长子(按照时间顺序),曾做过汉平帝皇后的女儿也坚持与刘氏站在同一阵营,曾提携、重用他大半生的姑母,太皇太后王政君将玉玺摔落在他面前,而失去两个儿子的妻子即使做了皇后依旧整日以泪洗面--她可能无法理解自己的丈夫在做什么。而王莽在短短十几年后便仓促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却为东汉政权积累了大半个班底,也为东汉末年的数次禅位打了样,乃至后世朝代更迭中类似的举动也绝不少见,只不过很少有人会在大业既成时很难想起这位先辈的艰辛罢了。

就像我们从熟知”秦历经二世而亡“一样,可能到多年后才会续上一句”奋六世之余烈”,对于王莽的新朝能够建立,或许缘由亦是错综复杂--自汉昭帝早逝无子嗣后,西汉的走向除了权臣的左右,同样有儒家思想的牵制。而二者的深远关系,如果没有对史料有过深入、详尽的了解,是很难发现蛛丝马迹的。而《祥瑞》中不仅细数了前后的来龙去脉,对儒家思想在汉朝的发展、新生也多有提及。事物的转变从不是一蹴而就,站在王莽的角度,穷其一生下了一局落子无悔的棋,挥手自兹去的人自然听不到身前身后看客的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帝皇   王莽   波谲云诡   目的   落子   奴婢   孤家寡人   年号   祥瑞   汉朝   东汉   后世   天子   手段   土地   政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