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碗碟中的酸甜苦辣,掬一捧人间烟火

上一份工作主要是和形形色色,不同地域的客户打交道。谈到皇城根儿底下的客户,大家的普遍反映都是:爱聊。不管什么时间,只要他顺心了,都能跟你聊上一会儿。抛开工作内容不谈,人生还是应该豁达着过,毕竟有些事要是看开了,就真的不是个坎儿;要是钻了牛角尖,那就绕不过弯儿来,没准体检报告还得添两个异常数据,得不偿失。

于谦老师的这本《人间烟火》,实打实地透着烟火气:从开篇的黄腊丁到收尾的粽子,每一篇都是讲得吃,但这一粥一饭里有日常,有童年的回忆,有讲究。每一处展开了都是满满的情怀。

回想童年,称不上家贫,但是零花钱确实是有限--一般上学时每天都有,到了寒暑假就停,再到开学电视上又会每天压着五角钱--小学的零花钱就是五角,需要买文具了再提另张口。犹记得小学夏天零花钱大都买了冰棍儿,价格最低的是冰球(糖精含量很高,吃完了一袋嗓子疼),偶然发现了有三角一只的冰棍儿,虽然种类少但是积累三天又可以多吃两天的冰棍儿--虽然兜里时长装着一把硬币沉了点,但是也没什么异样的感觉。直到有天有个女同学用很瞧不上的语气对别人说,“人家都要五毛的,就她一个人每天要三毛的,一天省两毛也不知道干嘛用...”虽然过了十多年仍然记忆犹新,现在倒不觉得窘迫,只是在想,一堆孩子挤在小卖部,其中买一块钱的“奥克”和三毛的玉米奶油冰棍儿的都是少数人,而对于一天花两天零花钱的同学的羡慕往往在心里,而执着攒钢镚儿的鄙视却可以当笑话随处说。不过即使到了成年人的年龄,可以自己支配工资了,我依然是菜市场里问三个摊位比较谁比谁更便宜的人群中的一个--无他,能省的钱省下来我就开心,不是说块八角的能买多少东西,省下它跟我花好几百买了条称心如意的裙子所带来的喜悦不相上下,那何乐而不为呢?可能成年人就是修炼了自己适应的处世之道,面对不理解变得更加从容--所谓豁达,大抵就是活得通透--吃得下山珍海味,也吃得下窝头咸菜,重要的是吃山珍时不贪,吃窝头不觉得苦,都是吃,都是生活。

吃有时还有着惊险的背景。相传一种常见的零食--果丹皮就是在康熙与噶尔丹作战时期为传递情报应运而生的一种食品。虽然电视剧、电影中我们见多了传递情报的人一旦落入敌手就把随身携带的情报当机立断扔进嘴里吞了,但现实中纸张干燥加上战时传递情报两地奔波口干舌燥,写在纸上的情报是吞不下去的。而军中的厨子则就地取材,把营地中的山楂摘了去核加冰糖熬煮,做成果酱后摊平晾干,切成小块后便可假做纸张写字,一旦被劫,情报随着酸甜可口的果丹皮下肚,令敌人无可奈何。这种急中生智的民间智慧并不少见,而流传至今的零食也主要因其生津开胃而食者众多,曾经的历史却已经鲜为人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噶尔   小卖部   烟火   皇城   切成   冰棍儿   窝头   零花钱   战时   酸甜苦辣   豁达   成年人   零食   纸张   情报   童年   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