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童话,因为手间有魔法

童年的手影表演是在电视上看到的,觉得新奇而有趣:一块白色的幕布,固定的几个北京,一双或两双灵巧的手便可以勾勒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曾经和即兴作画的沙画一样是我非常想学习的游戏。沙画的学习应该需要一些基础的绘画知识吧,那么先跟随着《手影的魔法》学习手影吧。

《手影的魔法》开篇介绍手影的来源,练习手影所需要的条件(一面墙,一束光),如何练习手指的灵巧程度,接下来把手影造型大致分为动物手影和人物手影,第三部分则设计了十六个常见的场景--当然,可以在这些场景的基础上设计你喜欢的,便捷的场景;最后一部分则绘制了一些手影道具。可以说《首映的魔法》全方位地介绍了如何来进行手影这一互动小游戏,是非常实用的使用指南。

在接触《手影的魔法》之前,虽然对手影也感兴趣,但是依然有个固有印象:普通人能够摆出的手影非常少,灵活的变换是专业演员才能做到的。而当翻开这本书,不得不为“黑手指”组合充满童趣和诗意的创造力所折服:经过练习的手指既可以憨态可掬,也可以变换不同职业的人,甚至扮作外星生物。如果说想象力是孩子的翅膀,那么手影就是双翼上瑰丽的长羽。

在翻阅绘本时也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拥有各式各样的、逼真的玩具,相比我小时候所拥有的,现在的玩具可谓是栩栩如生(曾经就差点被小侄子的大号霸王龙吓一跳)这是制作水平上的进步。但是是否越具体的事物越让孩子失去了想象这些事物的兴趣?或者换个角度,家长购买精美的玩具后放手让小孩自己玩,是否会降低和小孩一起的互动性?就我本人的经历而言,有一些玩具或者课堂上(主要是数学)的教具都是爸爸做的,比如立方体的展开图是用略硬的试卷封皮,翻过来就是雪白的底封,用铅笔描好然后仔细剪下来;同样的还有用橡皮切开的立方体,看电视剧看到一半做半个晚上的九连环--那会家里还没有电脑,爸爸记九连环的样子还是二十多年前自己童年里的模糊样子,把铁丝折来折去敲敲打打了大半夜,成了我之后好几年都没玩腻的玩具--虽然在集市上最便宜的两块钱一个。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教育?如果从小就让孩子觉得:想要什么玩具都需要花钱去购买,越喜欢的,越精细的所需要的花费越多,什么重要会从模糊到清晰形成一个概念。但如果从小变力所能及地把游戏,玩具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边角料制作出,或者进一步和孩子一起享受制造,游戏的乐趣,对于儿童性格的形成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应该不言而喻。

回到手影。这是一种既抽象又充满想象力的表演艺术,也是充满幻想的童话。生活中有魔法吗?当然有,就在你的手指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连环   立方体   魔法   灵巧   想象力   场景   童年   事物   模糊   手指   小孩   童话   玩具   孩子   游戏   手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