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01本书的机会要好好把握

促使人阅读的契机是什么?是学生时代由于囊中羞涩无法拥有的精装书,还是被“你还小长大再读”的阻挡,还是因为房屋狭小无法容纳太多的书籍?而假如给你一个机会通过一本书阅读1001本书,是不是足够让人欣喜若狂?

《有生之年要读的1001本书》作者彼得.伯克赛尔由于主编了这本让人爱不释手的书而广为人知。提及1001这个数字,他写道,“在死亡、讲故事和‘1001’这个数字之间,存在着古老的联系。”想必很多人的童年都读过《一千零一夜》,而这本故事集的背后是一个聪慧的少女通过知识求生的故事。而《1001本书》所收录的书目并非只是书目本身,精美的海报、作者的生平、书中的名言,都是彼得想要传递给我们的信息--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通过三五百字的介绍让人对一本书爱不释手。而很多书籍由于经典、名句横生而让他陷入不知如何介绍的窘迫。索性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座心灵的图书馆。在此刻彼得隐去了他在书写时的艰辛、收录书目时的繁琐工作,只将甘甜的果实呈现于人前--深藏功与名,莫不如是。

而关于如何阅读这本书,作者提供了三种方式:扉页将这1001本书对应的页码悉数标清,可以按图索骥;而书的主体内容则按照时间线划分,由古至今娓娓道来;而我则在拿到手的第一刻便信手随意翻到一页开始阅读--这样一份有份量的、犹如艺术品的书单,打开便是一种享受,遑论精美的海报、电影剧照与部分作家的影像。

广泛的阅读让人能获得什么?我觉得是从容--不在于了解了多少,在于知晓在已有知识面外还有广袤的未知,就觉得生活枯燥也没什么,至少还能了解更多有趣的世界。“阅读能把生命延长三倍,”把这句话奉为座右铭后我对于阅读的兴趣日渐高涨,而对阅读什么书却有些迷惘。此刻《1001本书》出现的十分及时--要知道循着已经熟悉的边界没有风景,而书中既有《三国》、《红楼》、《弗兰肯斯坦》等流传度很广的名著,也有在此前我不了解的《蛇结》(弗朗索瓦)、《没有个性的人》(罗伯特)等略微冷门的书籍;除此之外,书中也对一些带有明显时代背景的图书做了介绍--例如《飘》,同时彼得也指出,“《飘》并非没有争议的小说。”但同时“它是无可争议的文化现象,不只对美国小说的创作方向做出了贡献,还令美国人对自己历史的观念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正如对法国大革命可能不熟知但却知道《悲惨世界》的珂赛特,不了解南北战争也可以通过《飘》回到那个动荡的战争年代。有感染力的文字可以穿过时间的隔阂而带动人的情绪,这是文字的魅力,也是阅读的动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斯坦   份量   罗伯特   彼得   书单   美国   爱不释手   书目   海报   精美   文字   书籍   数字   机会   时间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