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东奶爸教育手记——绝佳的冲突体验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绝佳的冲突体验》

文/晓东-奶爸&心理师

儿子上幼儿园时,一次放学,他和小朋友们玩土,大家兴奋而专注。此后发生了一个小冲突,事虽小,但若处理好还真是需要费些脑筋,事后我觉得对儿子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冲突体验,也有很大收获。

当时,儿子的好朋友小美(化名)玩了一身土,妈妈就说她玩成了“小土孩”了。然后儿子也乐了,也对小美重复着:“小土孩,小土孩。”这时,小美不高兴了,推了儿子一下,儿子下意识反应,也推了小美一下。然后小美就更生气了,于是还要过来推,这时我们家长都把孩子拉开了。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绝佳的冲突体验

儿子撅着嘴,眼泪在眼眶打转,但还是控制住没哭出来。即便他嚎啕大哭,我也不会太多指责,因为这种哭闹并非无理取闹,而是背后有着委屈。

我首先确认下事情经过:“是不是你说小美是小土孩,小美生气了然后推了你,然后你也推了他。”

儿子不说话,只是轻轻点点头。

我共情他的委屈:“你是不是觉得只是和小美闹着玩,并不是真的嘲笑她,但小美推了你,你觉得很委屈?”

儿子瞬间挤出了眼泪,眼泪是美好的,是一刹被人懂得后绽放的烟火。

接下来我该如何处理呢?

我可以大事化小的说:“这是小事,别放在心上。”但如果我这么说,儿子便知道我并没有真正懂得他。

我可以讨好他,“你没错,是小美打人不对。”但这样他就不会看到这次冲突中他的责任。

我可以责怪他:“你不该首先说小美是小土孩,小美推你是有原因的。”但这样就会让他困惑:到底该不该和朋友开玩笑闹着玩呢?

我可以取悦他:“事情过去就过去了,爸爸带你去吃好吃的。”但这样并不能使他在这次冲突中学到任何经验。

于是我发现,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事情,需要找个安静的时刻好好谈谈。我简单安抚了一下他,准备先回家再说。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绝佳的冲突体验

一路,我思考着回去如何和他交流此事。他也沉默不语,情绪有些低落。但快到家时,他情绪恢复,跟我说着说那,似乎刚才的事情都忘了。

一到家,他拿出最爱玩的飞行棋要和我玩。我答应可以玩五盘,但之前他需要先叙述一遍刚才发生的事情。他平静地叙述了一遍,似乎完全没了生气和委屈的情绪。我确认他基本明白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先正面肯定了他的表现,如冲突过后控制情绪能力比以前进步了,而且冲突时没有害怕等。

接下来我启发他换位思考:“如果很多小朋友一起说你'小土孩',你心里是高兴呢?还是不高兴呢?”

儿子立刻做鬼脸,说“肯定不高兴啦!”

“那么当小美听到你叫她'小土孩'时,她也会不高兴,你能理解了吧?”

儿子点点头。

然后我又引导儿子在感受到小美生气推他时,可以用语言代替报复,比如说:“小美别生气了,我只是说着玩,我以后不说了。”

儿子逐渐在学会换位思考,这是他未来包括夫妻关系、和孩子关系等在内所有人际关系保障。但我依然担心刚才那种问法的副作用,会不会我再暗示儿子,当别人说自己“小土孩”时,我就应该不高兴呢?类似的问题,我会倾向于引导他去分别对方是开玩笑还是恶意嘲笑。但对于四岁多的孩子来说,这真是一个复杂的社交情境。无法一蹴而就,一劳永逸。

我相信儿子慢慢会明白,使我们受伤的并不是别人的语言,而是我们对别人的语言的解读、加工和认同。或者是,他们可以打到我们,但我们决定着自己是否被打倒。你会成为一个柔情似水但铮铮铁骨的人。

【晓东奶爸心理师:心理咨询师,二孩奶爸,专注家庭教育、学习策略和婚恋情感。】

【点击“关注”,免费答疑解惑。】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绝佳的冲突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绝佳   铮铮铁骨   冲突   手记   点点头   到家   专注   委屈   生气   情绪   儿子   眼泪   事情   语言   简单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