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东奶爸教育手记—和孩子聊"道德":老师没收东西该不该还》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和孩子聊“道德”(二):老师没收的东西该不该还?》

文/晓东-奶爸&心理师

这周可把大儿累坏了,本来就巨沉无比的书包,每天还要多装8本书。

我说:“你中午在学校也就一个多小时,看得完吗?”

他:“不得不带啊,一群人都等着看我带的书呢!”

今天放学,他一脸无奈:“爸爸,我今天遇到一件倒霉事,你评评理。”

“看来挺有趣,说说看。”

“xxx趁我不在,从我书包里拿书看。”

“拿就拿呗,都是好朋友,而且看完就都还你了嘛。”

“这倒没什么,可TA竟然在上品德课上看,被老师发现,把书没收了。”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和孩子聊

“哈哈!确实够倒霉。”

“这倒好,我带了书,却被没收了,TA得赔我啊。”

“按理说确实得赔偿你,况且还得给你精神损失费。哈哈。”

“唉!”大儿一声叹息,露出一丝苦笑。

“一本书也不贵重,都是好朋友,赔不赔倒无所谓。但因为是品德课,我突然想起一个有关“道德”的问题,考考你哈,看看你是如何看待的。”

“什么问题?”

“你觉得,老师应该把书没收了吗?”

“应该没收吧,毕竟违反了纪律。”

“那么,没收的书可以不还给学生吗?”

大儿思索了一会儿:“主课可以不还回来,副课应该归还。”

“角度独特啊,为何主课和副课的处理方式不同啊?因为主课重要?还是主课老师厉害?”

“呵呵,我也不知道了。那你怎么看?”

“我同意你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即老师应该没收,毕竟违反了课堂纪律,应该提出批评或有具体惩罚措施。但是没收应该是暂时的,如果不归还学生,这就属于侵占学生的财产。”

“哦,也是,那我的书还能回来吗?”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和孩子聊

“放心吧,下星期老师就会还回来了。”

“那如果不还回来呢?我该不该去要?”

“那就需要看你觉得值不值得要回来。有的人会觉得,即便是一张纸,也有必要去要回来,因为那是我的财产、我的尊严;有的人觉得只要价值不超过100元,我就不要了,免得又被老师一顿批评,又耽误时间又影响心情。没有对错之分,只有取舍之别。你做何决定我都同意。重要的是你能明辨这里的对与错就好,这是我最希望你去思索的问题。”

大儿又陷入了沉思。

我庆幸他能遇到这样的事,庆幸他面临一个“道德困境”促他成熟,也很欣慰他可以明辨是非:一是违反纪律应受批评惩罚,二是即便被惩罚,但个人的财产也不该受侵犯。

这样,他便不会在未来,在压力情境下选择不得不伤害自己,在对方把工作证扔到地上而自己心如止水地去捡。我相信,他更理解了陶渊明、刘禹锡、张九龄和苏东坡等君子了。

是的,当你愿习君子之德时,坎坷便已然来临,但孩子,请不必难过,相信你也不难过,那就是你选择的人生。

【晓东奶爸心理师:心理咨询师,二孩奶爸,专注家庭教育、学习策略和婚恋情感。】

【点击“关注”,免费答疑解惑。】

《晓东奶爸教育手记—和孩子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道德   主课   老师   孩子   明辨是非   精神损失费   好朋友   品德   手记   纪律   财产   庆幸   批评   确实   东西   心理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