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仇恨”拉的莫名其妙

很多人对情境中的人做出的评判,最常见的是以道德为标准做出评判,但是,道德标准真的能评判所有人吗?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搞清楚一个命题。

什么叫道德批判?

其实这句话非常容易理解,就是以道德为标准,评说对方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是对,亦或是错。

比如说,张三骂人,我们就会以道德为基准,谴责张三是粗鲁之人。

再比如,张三杀人了,我们依然以道德为基准,认为张三是不道德的,以法律为基准,判定张三是杀人犯。

相信这个例子,大家很容易理解。

那么,接下来问题来了,是不是所有的行为,都存在道德基准呢?

比如说,前阵子抖音比较火的一段视频,一位保安救助被卡住头的小女孩,无意间摸到了小女孩的“隐私部位”。那么,这位保安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呢?网友呈现了两边倒的局面。

相信大家在抖音上,经常看到很多类似的事件,而出现围绕“道德层面”而分庭抗礼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两边倒的现象呢,难道道德标准失准了吗?并不是

其实这个世界很大很大,很多的事情,都无法基于“道德层面”来定义某人的行为“非对即错”。换言之,“道德层面”只能评判一些大是大非的对错,或者“社会共识”的明显错误。

而对于认知之外的事物或者俗称的“特殊情况”,即一旦超脱了当下认知框架,超脱了“大是大非”和“社会共识”,就好像“保安救女孩”这类特殊事件一样,就很难放在道德天平上来权衡了。

认知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仇恨”拉的莫名其妙

个人价值观

苏菲派诗人鲁米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

就是这样的,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片区域,即在道德与无道德的模糊地带。而这片区域就是超脱“道德层面”这种泾渭分明,具有明显界限的地带,形成了每个人的价值观。

故而,我们面对繁杂的世界,通常会基于自身对这件事情的价值观角度来评说。而价值观的模糊性,就注定难以分辨对错和真假。

因为价值观反应了我们基于某种“先验主义”而得出的结论而判定,或者基于某种期盼而设定的标准。

比如说,两口子经常因为到底谁去扔垃圾而争吵,谁收拾屋子而争吵,谁应该接孩子放学而争吵,就是基于主观期盼的价值观。这些都无关乎“道德层面”而分辨对错这种抽象的命题,却经常出现“你真自私”这样的评语。

最终双方出现了各种批评,各种指责,各种辱骂,各种埋怨,各种对彼此的评价。

所以基于“自身价值观”的标准,出现了凡是对立于我,称为“坏人”,契合于我,讴歌为“好人”。

所以语言的诉说,是基于价值观的外在表现与其说是语言使得我们与对方陷于是非对错之中,毋宁说是“价值观的火花碰撞”。

认知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仇恨”拉的莫名其妙

价值观不同而引发的暴力语言

我们从小就自诩对我们视觉看到的,都基于“客观”的视角来评说。

但是,我们往往会发生一些严重的问题。

第一,事物本身的真相,我们看不全,扭曲了客观。

第二,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只是基于“真理”中的一角而推理,再次扭曲了客观。

第三,我们容易被群体意识左右评判。

这些都会导致我们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从而塑造不同的价值观体系。

比如你老婆总是寻求关心,体贴,你就会认为对方矫情。

可是如果你突然间想寻求关心,体贴,你就会认为你老婆是块石头。

如果你的老婆爱干净,总是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点灰尘都不能有,你会给她戴上一顶“强迫症”的帽子。

如果你爱干净,总是把房间收拾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一点灰尘都不能有,你会给她戴上一顶“生活邋遢”的帽子。

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

其实,夫妻生活,这种情况特别明显,极其希望对方演绎为自己的配角,配合自己完成自己想要完成的价值观或者生活标准。

我们每个人都会对别人的期待有一定程度的定位期许,如果满足不了定位内的需要,则会气氛,进而衍生语言层面的评价。

而评价的目的,正是希望对方满足自己的需要,配合自己的价值观。不幸的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是在这片巨大的,模糊的“对错是非之地”,莫名其妙地招来了无从辩解的敌意。

科罗拉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哈维,从许多国家的文学作品中随机性地挑选了一些篇章,惊奇地发现,“主观评判”的使用频率越高,而引发的暴力事件就越频繁。

认知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仇恨”拉的莫名其妙

道德框架是个人价值观衍生的产物

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孔孟所构思的“道德观”也是孔子和孟子基于个人价值观所衍生和虚构出来的“非真理”体系。只不过,这种道德观念完全是围绕劳苦大众的生存需求而构思出来的。

比如骗人是不对的,抢劫是不对的,杀人是不对的。

而人类作为高感性的动物,是难以接受类似动物一般,通过相互厮杀的方式来遵循优胜劣汰的规律。

所以人类发明了更加文明的道德体系和法律体系,以及经济体系等各种体系,所以自古有“人类文明”的描述,却没有“动物文明”的词汇。

所以在道德体系的标准之下,出现善恶,好坏。并且为了维护这种机制的稳固,我们会通过互联网的各种事件进行评说,坚定地去稳固道德观念,否则一旦体系坍塌,便丧失了评判的标准,很容易出现强欺弱,智欺愚的乱象。

比如我们在看电视剧的过程中,一旦看到正义的一方吊打邪恶的一方,我们便感觉很痛快,除了感官上的视觉感,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你也在坚定正义的维护,倡导道德体系的稳固,即坏人理应受到惩治。

暴力的引发可能会从最底层的语言暴力,精神暴力,或者身体暴力为起点,进而扩散至个体双方,家庭,种族,国家。

如果你看明白了这篇文章,希望引起你的警惕。

拓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都是路。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请关注我。

认知心理学:为什么有些“仇恨”拉的莫名其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认知   大是大非   不道德   基准   对错   稳固   价值观   心理学   层面   保安   暴力   莫名其妙   事物   道德   体系   语言   标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