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如何破除认知禁锢

之前有人提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所有人都学会了“独孤九剑”,那么武林将会变成什么样子。

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解释,所有人都学会了“独孤九剑”将处于同一武学水平,就好像所有都学会了“广播体操”是一样的。

都学会了一种技能,也就意味着都没有学这项技能。

因为出现能力差距的主要原因是水平差距,只有水平有差距,才能出现高低之分。

认知心理学:如何破除认知禁锢

我们为什么会出现水平一致的情况

因为我们每个人吸收的“武学技能”几乎是出在同一个“社会大学”,所以,我们的各种招数大致雷同,所以很难达到相互拆招,故而很难在同一个擂台竞争。

这种效应就是群体效应的影响。你与周围人的共识,或者对于行业的认知,其实差距并不是太大,这就构成了我们所有人的经验和理念几乎趋于一致。

而且,我们也并没有觉察出我们的方式方法有什么错误可言,因为我们和大多数的群体信念水平并无太大差别,所以无法相互指点。

就好像一个山沟沟的孩子,走向大城市,会出现贫穷的指指点点。

而这个山沟沟的孩子,常年在大山生活,显然便不会有贫穷的觉察。

因为全体信念和经验过于一致性,所以几乎很少指出对错来。

社会学习并不同于学校,社会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而课本的知识是有限的。

所以,我们会发生一个问题,即我们可能已经被困在一个固有“社交群体”为课本的有限知识领域。

意思也就是说,我们的所学所想,都被禁锢在一个有限的认知空间中,衍生了一种从众效仿心理。

这种方式有一个优点,简单易学,而且有前人亲身尝试并无任何危险系数,所以会很安心地效仿。并且已经深入人心,慢慢在心理生根发芽,成为一种思维常识和行事惯性,进而我们会把这种心理当做社会中的主流思想看待。

如果某个人只是为了养家糊口,图的暂时性的生存,这完全可以。

如果某个人想创业或者图得更大的发展,这种主流思想便成为发展的禁锢圈。

认知心理学:如何破除认知禁锢

,我们如何破除认知禁锢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人类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秘诀在于,人类能创造并且相信某些虚构的故事”。

什么叫虚构呢?这是因为“虚构”是相对“真理”而言的。

这就是人类的总结智慧,或者说想象智慧。

比如孔子的儒家构想,以及法家的法律构想,都会形成一种左右人类行为的秩序或者智慧。

只要这种秩序被打破,整体体系便会变得不再稳固。必须征求一种新的秩序打击旧的秩序。

秦国之所以能打败六国,就是因为利用法家的先进秩序打败儒家的松垮秩序,或者打败魏国(李悝变法)和韩国(申不害变法)的不完善的法律秩序。

认知心理学:如何破除认知禁锢

同理,为什么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的信仰成分,要远远大于今天呢。

今天在当时,科技并不发达,很多的问题得不到科学验证,故而得不到答案,只能借助其他领域的认知来寻求答案。当然,按照现今的角度讲,固然知道那只是一种虚构。但是,按照当下的角度讲,当时的很多答案都是正确的。

所以,宗教之所以能够让人信服,主要依赖于集合众人之力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没有得到证实的假想,想象,最终得出自认为的真理。

在这里可以多说一句,很多的宗教出现了很多的分支,也正是由于破除了旧有的宗教学说,成立了一种创新式的新学说,演变为另一个宗教体系。

认知心理学:如何破除认知禁锢

金庸小说中的净衣派和污衣派就是这种方式。

那么,换做今天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换做当下,我们没有觉察而已。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几乎所有的认知和先验,都得益于群体虚构的结果。

如果我们不去质疑它,而依旧照搬,图存是没有问题的。

而要图发展,必须破界创新,解除群体认知的禁锢,开始研习另一种“虚构理念”。

毒鸡汤的风行天下也得益于此。因为另辟蹊径的独到观念,致富了一批人,同时,也坑害了一批家庭。

历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也曾说过:“身为人类,我们不可能脱离想象所建构出的秩序。每一次我们以为自己打破了监狱的高墙、迈向自由的地方,其实只是到了另一间更大的监狱,把活动范围稍稍加以扩大。

拓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都是路。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请关注我。

认知心理学:如何破除认知禁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瓦尔   认知   儒家   法家   山沟   心理学   秩序   群体   差距   所有人   宗教   技能   人类   答案   水平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