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你知道自己在做出某一个行为的时候,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行为?

比如,为什么你拿起一个纸,立刻就会想到写字。

估计在座的各位可能会回答,这没有什么可回答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常识的反映,换做任何一个人,应该都会想到写字。

但是,你可以试想一想,难道所有人,都是这种想法吗?拿起纸的下一步,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钢笔,真的是这样吗?

难道就没有人想做用纸张做一个纸飞机,或者画画。

答案是否定的。更加严谨地说,如果你是一名作家,看到纸张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写字,那么,你如果换做一个画家,那么下意识的反应,大概率情况下,应该是画画。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白纸与钢笔的联想关系

那么,接下来,在加大一点难度想问题。

如果你和平时特别要好的朋友一起喝酒,当你们谈论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每个人都发表各自的观点。突然间发现,你们的对于此事的观点,都会有略微的差异,甚至于背道而驰,最后恶语相向。

当然,从个人价值观的角度讲,对于同一件事情,每个人看待的视角不一样,这很正常。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你为什么会从自身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这个视角的脱口而出,那么的不假思索,甚至于对于别人的视角,你深知完全不赞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当然,今天这篇文章,并不是从世界观分化出来的视角问题来解释这个现象,而是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说明我们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的大脑就是犹如“小程序”一样的“已设机制”。换句话说就是,当某一件事情的信息,输入我们大脑内部的“小程序”,然后经过“小程序”思维导图的推算,最后得出一个结果。而且,无论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你都感觉不到这个处理过程是如何在你的神经网络中发生的。

那么,这个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呢?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小程序

突触

先给大家出一道世界上最简单的数学题。

1+1=?

对不起,这个问号,显然是侮辱了大家。但是,我并无此意。如果让你感到不适,我深感抱歉。我的目的,只不过是做一个话题的引申。

什么意思呢?这就是一个最最简单的“小程序”。

首先,阿拉伯数字1,是最最简单的一个数字概念。

而1+1=2,最后在我们的脑中形成了一套思维逻辑。

而逻辑的产生,关键点在哪里呢,关键点就在那个“+”。它才是产生逻辑的连接点。

加法的逻辑,在我们的脑中形成了一套细胞的连接方式,形成一个最最简单的“小程序”模式。

所以,当有人问你一加一等于几,你会不假思索地说,等于二。

因为这套“小程序”已经在你的脑中根深蒂固了。所以,当你说出二的时候,你会那么的毫不犹豫,不假思索。

你可以理解为“单线思维”,就好像两根绳子中间打了一个“结”,只要有这个“结”的存在,两个以往看似并不相干的概念,便会产生逻辑关系。

从神经学的角度来讲,这个“+”或者“结”就是逻辑点,称为突触。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打结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突触



神经元网络的形成

那么接下来,我在考大家一道题。

5+2*3=?

大家都知道,应该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结果是等于11。

看看我上面说的那句话,你会发现,这里面有两个逻辑点。

1.先算乘法。2.再算加法

啥意思呢?

就是说,你形成了两个突触,你已经不再是线性思维了。

什么叫线性思维。通俗地讲,两点成一线,数字1是一个概念点,数字2是另外一个概念点,“+”就是连接两个概念的线,成为线性思维。

用空间维度的说法就是,你已经不再是一维空间的思维了,而是二维空间的思维了。

用5+2*3=11这个公式做比喻。

第一,数字2和3是两个概念点,彼此通过乘法逻辑的连接形成一条线,即2*3=6。

第二,数字6和5通过加法逻辑的连接形成另一条线,即6+5=11。

第三,这两条线相交,形成了一个面,形成了局部思维。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直线相交成面


由于大量的“线性思维”的交叉重叠,所以在我们的脑中会形成一套错综复杂网络型思维,成为神经元网络。就好像一张渔网,迭代出千丝万缕的逻辑关系。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神经元网络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如果有一天,你跟你老公打架了,然后跟闺蜜哭诉,你闺蜜说,这样的男人不要也罢,换一个。真正爱你的男人,应该是。。。。样子的。这就是明显的“线性思维”,就那么一条思维,简称“大条”。

换句话说,孩子怎么办,将来怎么办,是非对错谁的责任大,过日子应该怎么过,方案是什么,等等,居然少了这么多线性思维,这些角度都没有概念连接的线。

在通俗点讲,“计算器思维”和“计算机思维”有着天壤之别。

出生时,婴儿的神经元是相互独立的、未连接的。在人生的头两年,随着大脑细胞接收感觉信息,它们异常迅速地连接起来。每一秒就有多达200万个新连接(突触)在婴儿的大脑里形成。两岁时,小孩子拥有超过100万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

虽然我们大脑内部的神经网络,是由极其复杂的“线性逻辑”组合而成的。然而,您有所不知,突触连接的数量达到了高峰,远远超过自身所需。新连接数量将不再大量增长,取而代之的是神经的“修剪”策略。随着孩子不断成长,50%的突触都会被剪掉,形成最后的神经元网络。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修剪

神经元的成熟化

您可能不禁会问,从“神经突触修剪”这个角度来说,因为我脑中少了这么多的“线”,我是不是变笨了。

然而 ,事实却恰恰相反,不是变笨了,而是你变得更加成熟了。

怎么解释呢?给大家看一个实验,方便理解。

爱德华·李·桑代克在19世纪末期的时候,开始对大量动物的学习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其中最著名的实验就是饿猫学习如何逃出迷笼,获得食物的实验。

桑代克把一直处于饥饿中的猫关入一个笼子中,当然,这个笼子是经过特殊处理的。他在笼子中安装了一根绳子和一个按钮,通过拉动绳子和按下按钮,笼子就会自动打开。当然,处于饥饿中的猫并不知道这点。所以,当猫第一次被关进笼子的时候,感到非常的迷茫。之后,桑代克在笼子外面然后笼子外面放了美味的食物,然后发现这只猫开始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

经过一段时间,这只饥饿的猫无意中打开了笼子,并吃到了笼外美味的食物。

之后,桑代克等小猫酒足饭饱之后,重新抓回笼子中。

之后,小猫不再那么迷茫,而是按照以往的“经验”行事,每次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

认知心理学:大脑内部的“小程序”是如何搭建的?

被关进笼子的猫

通过这个实验,桑代克认为猫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也就是说,这只被桑代克关进迷笼中的猫经过多次的尝试错误,学会了打开笼子门的动作。

桑代克很快把这个实验写成了报告,他在报告中表示,他发现了学习类型。最初猫被关进迷笼中所出现的挣扎动作都是盲目的,当猫的某一个盲目动作意外打开了笼子的门,那么当猫再次被放进笼子后,所有其他未成功的动作都消失了,成功逃出笼子的正确动作被保留下来。

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对某种情景下所出现的反应形成可变的联结之后,会出现一种满足的状况,这时这种联结就会加强。反之,如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联系是让个体感到厌恶的,那么这种联结就会被削弱。

用神经学的角度解释为:如果一个突触成功加入了某神经回路中,它就得到强化;反之,如果它没有用,就会遭到弱化,最终被消除。

就好像上学期间的唐诗,倒背如流,工作后,几乎都还给老师了,就是因为“唐诗=加分”,已经不具备生存逻辑的必须存在了。

从这个角度为出发点,就可以诠释为什么突触变少了,反而是成熟和聪明的表现。因为减少的突触,其实用效率太低。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的工作和生活遇到麻烦了,不要害怕,也不要怀疑自己,这是试错的一个阶段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

拓展认知,仿若拨开人生云雾,原来四处都是路。想了解更多认知领域,请关注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关进   突触   大脑   程序   神经元   加法   笼子   线性   认知   视角   心理学   逻辑   角度   思维   概念   动作   数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