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家的日子,教孩子养成和自己玩的能力,有利其一生的心理健康

生活中,很多孩子独自在家时,非常不会玩。

也就是说当没有外界的命令,如作业等的约束,他们会相当无聊,不知道该干啥。

最后往往就会用打游戏、看电视来消耗时间。

而无论游戏,还是电视,都属于外界的刺激,依赖这些刺激来填充自己的生活,心理能量只会越来越弱。

这和现阶段只能宅在家,导致一些人产生焦躁情绪的状况很像。

他没法和自己好好相处,时间久了当然就烦躁了。

一个真正强大、坚强的人,都是耐得住寂寞,能和自己独处的人。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闭环”,放到人的心理上,就是一个人自己能给自己反馈。

自身的圆满才是真正的从容。

作为家长,教会孩子自己和自己玩儿,就是培养他们的独处能力。

待在家的日子,教孩子养成和自己玩的能力,有利其一生的心理健康

人是社会的动物,是群居动物,所以我们不是生来就会独处的。

要特意培养独处的能力,先要找到和世界的接洽点。

这个点怎么找呢?

很简单,就是孩子的好奇心。

一个孩子对什么感兴趣,那么这个点就是他和世界的连接点。

可“好奇”就是孩子的本能,他和世界的连接点也太多了,具体该怎么做呢?

答案是,抓住一个较为稳定的点深挖。

要培养孩子以钻研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好奇心。

比如:孩子喜欢恐龙玩具,提了好几次了,那么这就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好奇点。

父母要敏感的意识到这点,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孩子去了解恐龙、恐龙的种类、恐龙生活的年代、恐龙灭绝的原因等等。

一旦开始钻研,好奇心便会让孩子产生充实感和愉悦感

待在家的日子,教孩子养成和自己玩的能力,有利其一生的心理健康

为什么要钻研自己的好奇呢?

因为在万事万物间,孩子唯独选择了这一件事,这足以说明孩子对这件事有一定的耐心。

如果不好好地、充分地利用这份耐心,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成父母口中“三心二意”的孩子。

所以,不是孩子“三分钟热度”,是父母没有及时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并且及时培养孩子的钻研精神

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来说,他们也不喜欢“三心二意”。

因为这不能带给他们深层次的快乐。

比如:孩子很想要一个恐龙玩具,但真的买了,他又很快把玩具丢一边,爱上了另一个恐龙。

这个孩子的表现,就是一种原始的钻研,是没有得到引导,孩子自己自身的钻研本能。

所以,父母要承担起引导的作用。

钻研,其实就是将外界玩具的刺激,内化为内心积极主动的探索。

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心流”,意思是:全情投入某事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

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和充实感。

而我们所做的,就是引导孩子步入心流。

待在家的日子,教孩子养成和自己玩的能力,有利其一生的心理健康

心流的这种状态并不一定是在完成工作,或者科研任务时才有,

运动、静坐、沉思时,都有可能进入心流。

所以,父母也不必执拗于非得让孩子养成钻研功课,钻研学习,才算成功的思维。

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孩子投入于自己的世界,让孩子拥有独处的能力。

所以,任何孩子关注的,好奇的,都可以成为钻研对象。

这绝不是浪费时间。

世上没有一件事会白做。

养成了钻研的习惯,孩子以后面对其他事情时,专注度、自洽能力都会比同龄人更强大。

当然,也不用担心孩子是否会从此养成孤僻的性格。

一个人只有知道的足够多,当进入团体时,他才会更自信,更容易融入,更淡定。

待在家的日子,教孩子养成和自己玩的能力,有利其一生的心理健康

父母该怎么引导孩子钻研的习惯?

做好三件事:

孩子的经济能力、社会经验等资源都远不如大人,他即使想钻研,也没有条件,更何况对孩子来说,一张白纸到这世上,怎么钻研一个事物他是没有方向的。

所以这里就涉及父母要给孩子创造钻研的条件。

比如:父母都会给孩子买书、买绘本,但如果你想培养孩子钻研精神,那你就要成套的买。

就是说,孩子喜欢恐龙,那你就不要今天买恐龙,明天买奥特曼了,你就盯着恐龙的书买。

将恐龙有关的绘本,或者书籍,基本都搜罗到。

让孩子的知识成一个体系。这就是钻研精神的第一步

千万不要给孩子设定类似“今天看几本书”的目标。

也不要有预设结果。

由好奇心使然的钻研,没有那么功利。

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不要勉强孩子,但要鼓励孩子。

既然要培养孩子玩的能力,那么首先就要让孩子心态放松。

如果孩子很紧张,那又变成外界的压力,是命令,是完成任务了。

以后没了命令,他依旧不知道怎么做。

要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闭环,那就一定要教会他们找答案。

不管是查字典、资料,还是问网络,总之要发挥想象,找到一切自己能解决,能找到答案的方法。

如果是查网络,要注意筛查信息,父母要教会孩子查官网的方式。

待在家的日子,教孩子养成和自己玩的能力,有利其一生的心理健康

很多北欧国家,冬季很冷,时间也很长,人们都是长时间待在家中,很少外出。

但他们的幸福指数却很高,这和他们很会独处是分不开的。

在北欧的书店里,我们平时完全不会看,甚至普通书店都没有的,例如:《木工》这类的书籍却卖的非常好。

这和当地人从小致力于钻研自己的兴趣是分不开的。

兴趣没有优劣,每个兴趣都应该被尊重。

因为它们才是真正滋养人心灵的养分。


—END—


作者简介:

处处有心

儿童发展及教育心理学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会员。

营养师,教师,EAP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育儿类原创文章获奖作者。

在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实战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北欧   能力   闭环   接点   心理健康   好奇心   恐龙   教会   外界   父母   答案   玩具   日子   孩子   时间   喜欢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