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春节前接了个个案,是个女性来访(下文中用L代替),30多岁。

她有个女儿,6岁。

她来做心理咨询,想要解决的问题是:

心情极度烦躁,如何才能心平气和,有耐心地陪伴性格高度敏感的女儿?

在交谈中得知,L平时全职在家带孩子,

作为孩子主要养育者,她却经常和女儿爆发激烈的战争,

在她打骂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呈崩溃态势。

现在临近春节,事情一多,更让L无法控制情绪。

她自己也觉得不对劲,觉得这样下去对孩子、对自己、对家庭都不好,

所以来寻求帮助。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先科普一下“高度敏感”的意思。

高度敏感的性格特质一般具有遗传性

也就是说,女儿高度敏感,父母中基本上有一人,或者两人都是高度敏感特质。

在L家里,女儿是高度敏感特质,她自己也是高度敏感特质。

高度敏感的含义是:对外界的刺激比一般人更为敏感

如:衣服领口的商标、嘈杂的环境、变动后的摆设……

如:对方说话的语气、某个地方的氛围改变……

当一个人对这些“明的”、“暗的”事情都能非常敏锐的体察到时,其实是挺烦人的。

所以,高度敏感的孩子,往往会用哭闹来宣泄烦躁和抵触

但这样的表现,非但不能获得理解,反而给人“爱哭鬼”、“作”、“难搞”的印象。

所以,大部分高度敏感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被人曲解,受到委屈。

这么看来,高度敏感是个不好的特质吗?

其实不然,高度敏感是种性格特质,无所谓好坏,

但一定要以好坏论,我更倾向于这是一个比较高级的特质。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人群中,拥有高度敏感特质的人,大概占20%左右。

但“少”并不是高级的原因,

高级是因为这个特质的作用很大。

远古时代,古人类并非自然界中最强者,

所以想要活命,就要有非常高的敏感度,第一时间发现危险,就能马上远离。

如果发现不了,那很可能就会毙命,

但并非所有原始人都具备这样高度敏感,

因此,具有高度敏感的人,在族群中就会是比较高级的存在。

因为它维系了生命和族群的壮大。

到了现代,虽然不用为活命而奔波了,

高度敏感的人,往往能在生活中发现别人关注不到的点,

也就是说他们比一般人更专注,更细致,也更严谨

而这,是科学家、艺术家、甚至商人等各领域成功人士的基本特质。

而且,高度敏感的特质很难后天培养,

但一旦先天拥有这个特质,这会是个稳定的特质,能跟随一生。

因此,拥有这一特质的人,也可以说是老天赏饭吃,

因为能跟随一生,早年没有利用好这个特质的人,到了年长更成熟时,便能大器晚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经过上面的解释,我们也能看到,

高度敏感的特质,在一个人足够成熟时,是加分项

但在还不成熟的童年阶段,这个特质很可能成为孩子,甚至家长的困扰。

高度敏感的孩子,在童年时期,很容易体会到不安全感和被抛弃感

这样的感觉,甚至会伴随他们一生。

解决办法,通常掌握在孩子父母手上。

只有在童年时被父母接纳、包容、善待的高度敏感孩子,

在度过了童年时的磕绊后,才能脱变成真正的强者。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回过头来,继续说L这个案例。

L自己是个高度敏感的妈妈,照理应该更理解自己同样高度敏感的女儿,

但事实是并没有,

非但没有,甚至她会比一般的母亲更没有耐心,

看到孩子哭闹,她会烦躁到抓狂,分分钟想把孩子扔出门。

或许这让人很不能理解,很不可思议,

但对于高度敏感人群来说,

普通的生活,已经给了他们足够多的刺激,

需要他们拼尽全力去平衡、消化,

现在,要在普通生活中再加入一个不普通的孩子,

这对他们来说,简直要命。

那么L该怎么解除眼前的困境呢?

我给L的方案由三部分组成: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发动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支持

这里的支持,包括:

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立竿见影出效果的,所以我把这列为第一条。

要注意的是,支持不是替代

作为全职妈妈的L,如果家人完全替代她的育儿功能,那么对L来说,将是个更大的灾难,她会敏感地意识到自己被家人抛弃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真正了解自己

人成年后,会越来越仰赖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认为所有的情感都是可以通过逻辑分析来克服的。

比如L,她在咨询室里能将自己对孩子的态度,联系到情感,再到动机,分析的头头是道。

但分析的这么好,这么全面,为什么却做不好呢?

因为用逻辑分析出来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情实感

L曾说,她小时候,母亲对她很好,她认为自己有个幸福的童年,

她问:“不是说被狠狠爱过的孩子,内心会充满力量,此后更能接纳生活中的坎坷吗?”

我请她详细说几个妈妈爱她的事例。

她说:“妈妈很爱我,我的书包一直都是用姐姐的,到了高中,妈妈给我买了第一只新书包。”

她还说:“妈妈很爱我,但她从来不抱我,无论小时候,还是长大后,当我想抱她的时候,她会把我推开。”

读者们看到这里有什么感想呢?

是不是觉得L的感受和真实情况是矛盾的?

事实上,这种不一致的表述,在心理学的判断中,就是一种亲子不安全依恋关系。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高度敏感的L,童年时经历的那些痛苦感受,并非成年后,一句“妈妈很爱我”所能掩盖的。

这种深深的失落感,甚至创伤,不会轻易消失,

除非被真正看到。

但L显然没有真正体会自己的真实感受。

她不去体会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一份痛苦的情感,出于防御本能,她将之屏蔽了

一个没有真正体会自己情感的人,也是很难去体会别人的,特别是孩子

当她看到孩子哭闹时,她无法体会孩子的情感,她只会认为那是挑衅,是失控。

由此,从某种角度来说,L对女儿的“失控”表现,怀有敌意,自然就无法做到包容、理解、接纳了。

女儿在一天天长大,女儿的自主性会越来越强烈,

这对L来说,越来越无法承受这样的失控,

所以,就有了前面所说的“比一般母亲更没有耐心”、“烦躁到抓狂”。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了解了前因后果,直面自己的真实感受,虽然会很难过,也有愤怒、委屈,

但L对女儿更能接纳了。

有句话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就是这个意思了。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调整与孩子的交流方式

因为之前L和女儿亲子关系实在维系地不太好,

女儿见到妈妈又怕又讨厌,

所以,在和女儿交流时,我比较建议L少说,多听

如果一定要说话,建议从读故事开始

因为日常聊天,是要有感情基础的,

如果两人关系比较差,

硬聊,只会大家都不舒服。

而且,高度敏感儿童,通常都很有主见

表现出来就是:比较难哄,比较倔强。

所以,建议借第三方,也就是故事的力量,慢慢打开孩子的心结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父母唯有真正了解自己的感受,才能看到孩子

好在这个春节大部分时间都会宅在家里,

这对L来说,是个亲近女儿的好机会。

从上面这三方面入手,

如果家有高度敏感孩子,

或者,非高度敏感孩子,但有亲子的相关问题,

通过这个方案,也能得到有效缓解。

最后,希望大家都过个幸福、快乐年!


—END—


作者简介:

处处有心

儿童发展及教育心理学专业,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心理学会会员。

营养师,教师,EAP咨询师,婚姻家庭治疗师,育儿类原创文章获奖作者。

在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中,有10年以上实战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4

标签:孩子   慈悲   特质   烦躁   外界   童年   敏感   家人   高度   性格   不好   父母   女儿   高级   妈妈   家庭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