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吃草问题解析

牛吃草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比较有代表性,也比较有难度的一类题型,由于在牛吃草的过程中,草量会发生变化,因此,给学生解决这类问题增大了不少难度。我们来看几道典型习题:

一片青草地,每天都匀速长出青草,这片青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者23头牛吃9周。那么这片草地可供21头牛吃几周?

解答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草是会生长的,也就是说草量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假设1头牛1周吃1份草,那么,27头牛6周就吃了27×6=162份草,23头牛9周就吃了23×9=207份草,我们用下面的图形表示。

牛吃草问题解析

上图为27头牛6周吃的总草量,下图为23头牛9周吃的总草量,我们用207-162=45(份),就是草长了(9-6)=3天的量,因此,草1周的增长量就是45÷3=15(份),这样,对于第一种情况来说,6周时间草增长了6×15=90份,而27头牛一共吃掉了162份草,说明原来的草量是162-90=72(份),知道了这些信息,我们再来看题目所求。

21头牛几周吃掉的草量等于原草量+这几周时间里草的增长量,因此,我们设21头牛吃了x周,可以列出以下公式:

21x=72+15x,得出x=12(周)。

我们再来看一道非典型的牛吃草问题:

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从开始检票到等候检票的队伍消失,同时开4个检票口需要30分钟,同时开5个检票口需要20分钟。如果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需要多少分钟使队伍消失?

这道题其实也是一道牛吃草问题,只是粗看起来不是那么明显罢了。这里哪个是牛?哪个是草呢?通过分析题意我们发现,检票口是牛,它是“吃”草的,这里的草就是排队的旅客。找到了这样的对应关系,我们就很容易对这道题下手了。

牛吃草问题解析

4个检票口(牛)30分钟要“消耗”掉排队人(草)=4×30=120(份)

5个检票口(牛)20分钟要“消耗”掉排队人(草)=5×20=100(份)

它们两者的差是20份,是30-20=10(分钟)内减少的,因此,检票口1分钟消耗排队人数20÷10=2(份),我们再利用这个信息反推原排队人数,即(4-2)×30=60(份)。

设需要x分钟,则根据检票通过的人=原排队人+新排队人列出下面的公式:

7x=60+2x,得出x=12(分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长出   题意   青草地   所求   题型   青草   习题   代表性   旅客   公式   消耗   队伍   人数   时间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