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本质在致用,创新的实践在思变

学习的本质在致用,创新的实践在思变

学习,无论是成人,还是学生,其本质就是在学以致用中立足社会,在创新实践中谋求发展。只有不断的学习,才有知识储备,才会让人在认识自己,改造自己的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是一个人取得进步和获得成功的不二法则。读书之于学习,如果没意基本思考和深度思考的介入,如果没有创新性的实践,如果没有知识运用中的思变,读书只不过是浏览了一堆语言符号而已。那么,这些文字符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会在记忆中就烟消云散了。


学习的本质在致用,创新的实践在思变

学而时习勤思考,永葆创新新理念

古人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古人治学“头悬梁,锥刺股。”学贵有恒,学贵有方,方法不对,再努力的学习也是事倍功半。单纯的知识记忆,机械的死记硬背,是学习中不可取的,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勤动手书记,善用脑思考,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是紧密相连的,学习的过程如果缺少了思考,效率就会缺席。读书学习需要思考,如果光读书、光学习而不加思考,那么学富五车之人也只是一个“书呆子”。学习要明确思考什么?为什么而思考?要专注于学习中各学科、各知识点和事物之间的内在关联。学习要养成学会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思考中对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和分析、归纳和综合。思考可让人的智力得到开发,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创新的实践就是在学习和读书中不拘泥于书本,不因循守旧,不固步自封,而是要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实践活动和创新理念。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它有助于学习者坚定理想信念,统一思想认识,提升认知本领。通过学习中的独立思考,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别出心裁,不断更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探究新设计、探索新途径、创新新方法的学习活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创新。


学习的本质在致用,创新的实践在思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社会是个大课堂,事业是份大试卷

传道、授业、解惑,教书育人的地方是学校大课堂。而锻炼人的品行,磨练人的意志,成就人的视野的社会则是人生更大的课堂。社会大课堂是每个人一生的必经阶段,是每个走出校园的莘莘学子实现梦想和理想的地方,是检验自己所学知识的地方,是考验自己个人能力的地方,是学习为人处事的地方,是心灵接受洗礼和陶冶的地方,是认识成败与丑陋的地方,是经历磨难和挫折的地方,是体验收获和成功的地方。社会大课堂里并不是风平浪静,也不是一帆风顺,而是暗流涌动的危机四伏,他让每个参与者亲身经历生活的考验,体验由服从与沉默、反抗与竞争、合作与展示、成功与失败等种种现象所带来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人生中要答对、答好事业这份大试卷,眼到、手到、心到、想到和检测这些环节一样都不能少。学习使人耳聪,阅读使人目明;动手使人灵巧,劳动让人勤奋;细心减少过失,诚心提升品位;思想使人敏讷,思考让人睿智;检点弥补过失,考量论证正误。面对事业的答卷,更需要一个人诚实守信的诺言,需要脚踏实地的务实肯干。于学习中破解文字的深奥,于工作中化解生活的难题,在事业上找寻理想的答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将自己置身社会,融入事业,学习才会得到不断的更新,才会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


学习的本质在致用,创新的实践在思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进步是道大命题,实践展示大才干

人不负进步,进步肯定不负于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古圣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进步的关键在于不能自满,在于不能骄傲。进步是人生的大挑战,是人生的大命题。进步这一“命题的作文”会使人于“下笔”之处书写青秋,于“立意”之处规划人生。进步会让人在有所迷失的岁月里幡然醒悟,工作不是养家糊口,事业不是徒生苟且,更有诗和远方在向人招手。每个人都是进步的“被告”,也是进步的“原告”。人生的进步在于不断学习,偶尔的“退步”反而是给进步在积蓄能量,偶尔面对一时难以化解的难题,退一步会海阔天空,想一想再砥砺前行。实践增长才干,实践增长智慧;实践出真知,磨练长才干。有时候,生活并非尽如人意,也不是尽善尽美,更不是事随人愿,但要求无愧于我心。实践既不能盲目,也不能莽撞;既不能畏首畏尾,也不能鼠目寸光。而是目标长远的善于实践,是基于实际的学会实践。实践是要敢于挑战自己,干他人未干之事,读他人未读之书,走前人未走之路。实践就是创新,要行得正、走得端。路虽短,不走难以到达目的地;事虽小,不做就无法体验成功。


学习的本质在致用,创新的实践在思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必删。

海明威说: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就不是人生。诚然,学习如登山,并非是易事,也不轻松。学习有时是枯燥乏味的,有时是单调寂寞的,但于枯燥中求真知,于乏味中明是非,于单调中寻韵味,于寂寞中修内功的学习则更加现实,更有意义。“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学习需要一种持之以恒的坚持,需要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一种锲而不舍的毅力,需要一种发愤图强的思变,只有学以致用,创新才不会空洞无物、不切实际。

作者原创,版权所有。欢迎阅读并留言,还可点看广告!

若水 ---2020-05-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海明威   可点   学以致用   真知   才干   过失   美文   所学   命题   枯燥   课堂   本质   事业   地方   人生   社会   知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