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王国维的“知行合一”中,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从王国维的“知行合一”中,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光绪“帝师”,晚清学者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这样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他同时提出了:教育之宗旨为培养“完全之人物。”


从王国维的“知行合一”中,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求学之道在于立

立,就是下决心立志,立读书、为人、处世的高远之志。“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在大多数人们心气浮躁的今天,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今天,恰同学少年,正是风华正茂之时,理应读书,于读书中求得“黄金屋、颜如玉”。干事创业之人,无论你干哪一行工作,理应读书,与读书中“修身、齐家”。不断塑造自己的精神长相,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内涵。读书是与高人的交流,是与先贤的对话。读书既可以明目,又可以清心。读书让人知道:志当从高远。


从王国维的“知行合一”中,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读书是与高人交流,是与先贤对话。

治学之道在于守

守,就是忍得了寂寞,耐得住孤独。守就是坚守做人底线,诚实做人、本分做人,守就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今天,作为教育人,就要坚守立德树人的信念,抵制一切诱惑,于清平中读书,求得自己专业化发展。干事创业之人理应读书,以读书化解寂寞,以读书排除孤独。读书是人生之修行,读书可帮人消除肤浅、眼界开阔,读书会让人内涵饱满;读书可帮人消除迷茫、指向清晰,读书可使人知耻后勇;读书可使人明辨是非、知晓荣辱,读书会让人心明眼亮;读书会教人知晓宠辱不惊,读书可使人拥有责任担当、家国情怀。


从王国维的“知行合一”中,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读书可使人明辨是非、知晓荣辱,勇于担当。

境界之道在于得

得,就是有舍有得。与读书中汲取其精华,克己之缺点,舍己之短处。德,就是于灯火阑珊处中探索学习之道、做人之道、做事之道、持家之道、向善之道、向上之道、爱国之道。在人人争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新时代公民的今天,唯有读书可帮人拓宽边界,做事有度量、有胸怀;唯有读书可帮人提高眼界,做事看得正、行得端;唯有读书可帮人提升境界,得真经、行善道;唯有读书可帮人守住边界,是非面前有原则、有底线。读书会让人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会让人求得“最是书香能致远”。


从王国维的“知行合一”中,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读书会让人求得“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会让人求得“最是书香能致远”。

作为一代大师、大家、大学者,王国维平生钻研学问无穷尽,他不随波逐流,不经营生计,不结交权贵,不羡慕荣华,不贪图享乐,平日深居简出,简朴生活,把做学问当做他毕生全部的追求和事业,以其杰出的贡献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独特的地位。而他的心学理论“知行合一”,在当下的社会环境里,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更加具有深远的、现实的教育意义。


从王国维的“知行合一”中,感悟人生的三重境界

知行合一!

我是若水,一位高级教师、省优秀专家、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原全国“优秀小学校长”、原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倾情并致力于学校管理、家庭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和孩子成长。感谢您的关注,欢迎阅读并评论指导! 2020-06-2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1

标签:先贤   光绪   境界   初心   明辨是非   读书会   爱国   诗书   干事   书香   眼界   荣辱   边界   美文   高人   底线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