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欣赏(Appreciation),是指领略观赏,也指认为好和喜欢研究(Research),是通过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等,为提高工作的可靠性、稳健性和科学性而开展的活动。学科专业是教师从事教育最基本的专业。除此而外,教师更应具有超越学科的专业,那就是了解儿童。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教师既要研究儿童的学习状况,思维活动和发展过程,更要研究儿童的学习方式,生活样态和成长过程。研究儿童就是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欣赏儿童就是用心体验儿童的发展,而这些任务最终落地于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欣赏并研究儿童的课堂情绪状态

教师不光要关注孩子课间的情绪反应,也要关注孩子课堂上的心理表现,特别是孩子因某种外界因素干扰而导致情绪低落,心情不好而影响其课堂活动时,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关注。新课程改革倡导,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还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和能力获得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既关注学生是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关注学习过程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还要关注学习过程中对情绪的自我控制力。除去孩子的日常生活情绪,单从课堂角度出发,某个孩子也许会因为自己回答问题犯错而导致自己情绪受阻;某个孩子会因为他人回答问题正确流畅而使自己沮丧;某个孩子或许因为自己对新知识、新内容理解不透彻而迷茫。所以,课堂既可有预设性,也从存在着变数和不可预设性,挑战和考验的是教师从事课堂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情绪,挑战和考验的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

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教师不光要关注孩子课间的情绪反应,也要关注孩子课堂上的心理表现。

欣赏并研究儿童的课堂参与状态

如果想要孩子在课堂上的主体学习者地位落到实处,那就需要教师让孩子在课堂的参与度落地生根。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主要表现在其参与的主动程度、深度和广度。学生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积极地、主动地去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参与互动积极探究讨论问题,是考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状态和观课议课的主要依据。而他们参与的深度广度是通过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体验等因素体现出来的。具体表现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动手操作、回答问题等方面是否全员参与,体现教学公平;作为引领者的教师给他们互动、活动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如果一个老师在同一节课堂教学中连续提问同一个孩子,而对其他举手的学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那欣赏和研究儿童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了。

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状态主要表现在其参与的主动程度、深度和广度。

欣赏并研究儿童的课堂交往状态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和完成双边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高度统一。要实现这一任务,就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每一次交往活动来体现。而课堂生态下,学生之间是否通过结成学习共同体,来展现良好的合作状态;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是否通过良好的互动,来表达自己对教与学中新的知识点发表自己的认知与看法;学生通过老师的抛砖引玉,是否在课堂上生成更多的有意义的有价值新的信息;师生间、生生间在交往的过程中,是否体现出彼此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信任的状态;课堂氛围是否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民主、宽松、和谐、公平的育人氛围;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交流与互动中,是否容许学生发表各自的看法、意见和观点;老师在面对学生回答问题后,是否给予客观、真实、准确和艺术的评价;老师是否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等,都是考验一个老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态度的具体因素。

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开展和完成的双边活动。

欣赏并研究儿童的课堂思维状态

课堂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是要求老师机械灌输。课堂教学的灵魂在于教师通过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来唤醒学习者的良知,开发学习者潜能,提高他们认识问题、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新问题;是否具有挑战新问题和新难题的能力;是否具有回答问题的独到之处和新颖性;是否在回答问题时言语清晰和表述清楚;是否在回答问题时有条有理;是否在回答问题时生成新的问题而使课堂教学得到升华等,同样是一节好课不可或缺的元素。不管学生回答的对与错,这一切构成了课堂教学的魅力,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美丽;建构着课堂教学的精彩,彰显出课堂教学的真实,何乐而不为呢?

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课堂教学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不是要求老师机械灌输。

欣赏并研究儿童的课堂生成状态

真正意义上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更要关注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之后生成了多少。生成性是指学生理解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不是简单的知识转移的过程,而是依据其自身的经验来建构、发现和领悟的过程。具体表现在通过新的教学活动,师生间不仅能生成预设内容,而且能生成非预设内容;不仅有预设的收获,而且有意外的惊喜;不仅要教师想要的预设,而且有学生通过学习之后的新突破。这些都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也是考察教师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而解决这些问题、突破这些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老师时常以敬畏之心研究自己、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和研究生活,以独立的人格、渊博的知识,艺术的方法和高度的思维去对待教学生活中出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以独立的人格、渊博的知识,艺术的方法和高度的思维去对待教学生活中出现的新困难和新问题。

会欣赏儿童的教师,职业生活会获取满满的幸福感;不会研究儿童的教师,职业生涯便是一种酸涩的苦差事。儿童是教育的对象,是课堂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传递知识信息的活动中,教师时刻眼睛要看着学生,心中要想着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的关注度高度集中到孩子的学习状态中去,才会换来孩子认真的专注度。因为,学生的学习状态决定并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也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和专业可持续发展。当一个老师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关注儿童时,这个孩子走在上学路上他会期盼尽快回到教室,听老师讲课;这个孩子遇到难题他会期盼尽快见到老师,帮他解决疑难;这个孩子当他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会期盼尽快见到老师,向老师诉说,从而获取乐趣。尝试如此当教师,一定会是一个有品位的老师。

课堂以欣赏的姿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了解儿童,是教师的第一专业

会欣赏儿童的教师,职业生活会获取满满的幸福感;不会研究儿童的教师,职业生涯便是一种酸涩的苦差事。

我是娑婆若水,一位工作在凉山州的一线乡村支教教师,感谢你的关注。欢迎阅读并留言指导,你的评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2020-11-20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课堂   儿童   教师   广度   学习者   课堂教学   美文   新问题   姿态   情绪   角度   思维   状态   过程   老师   孩子   知识   学生   专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