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就是消除家长教育焦虑,让孩子免于童年恐慌

自二胎政策放开以来,我在不同的地方和许多年轻的父母谈起为什么不再生一个时,多半会说出一个相同的观点,就是今天的孩子生得起而养不起。这让我想起了多少年前一个同事的孩子在幼儿园过“六一”的事,那天正好幼儿园邀请我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我看到当天陪孩子的家长有他的姥爷、姥姥、父母和两个姨姨,这让我想到:儿童教育的输入端是何其的高,但不知孩子未来的输出端到底有多高?还有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里开着电瓶车、私家车带着孩子奔波于各种文化辅导班,各种兴趣特长班忙碌的身影和焦虑的等待。今天,一句“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话,将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恐慌和焦虑体现的淋漓尽致,可它真正带给教育的到底是什么?怎样消除家长的教育焦虑,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怎样才能避免孩子的童年恐慌?让他们健康生长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人,便成了千千万万个家庭和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

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就是消除家长教育焦虑,让孩子免于童年恐慌

娑婆若水——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从儿童生活习性的实际出发,发现儿童

儿童就是儿童,儿童就应该有儿童自身天然的真实样态。一个热爱生活、活泼欢快的孩子,一个身体发育正常的孩子,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每个家长希望看到的,是每个老师喜欢的。男孩子自小就喜欢枪、魔方、变形金刚等玩具,女孩子从小就喜欢爱美,喜欢穿大人的衣服、鞋子,偷偷涂抹大人的化妆品等等,这一切表现都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不关注孩子未来的学习固然不对,但要想孩子未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先从发现儿童、观察儿童的生活习性做起,观察他们的饮食习惯、游戏爱好、睡眠时间、天赋秉性、品德塑造等;从了解儿童的兴趣开始,注意他们的身体发育、学习能力、活动空间、克服困难、 交友相处、性格特征等诸多因素;从研究儿童的视角出发,密切注意他们的心理反应、生理特点与成长规律等;这一切都是孩子走向教育之路和教育生活的保障。

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就是消除家长教育焦虑,让孩子免于童年恐慌

从儿童生活习性的实际出发,发现儿童。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关注儿童

儿童是一个属于社会的人,他们应该具有、也应该享有一切最基本的人权;儿童是完整的人,是生活在集体当中,又独立存在的生命个体;他们除了本该属于他们拥有的健全身体外,还有着丰富的精神世界。作为新时期的父母,必须要高度重视他们在身体发育、认知规律、品德培养、情感世界、个性走向等方面的全方位而又综合性的发展。别等到孩子上学以后,学业负担与日俱增,“不提作业母慈子孝,一提作业鸡飞狗跳。”这种只注重孩子的分数、看重孩子的成绩、关注孩子的学业,忽视孩子全面发展的家庭教育势必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家长要学着如何去尊重儿童,不轻易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家庭成员面前、公众面前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轻易打探孩子的隐私,要给孩子自由生长的空间,让他们在一个干净的环境里发展。

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就是消除家长教育焦虑,让孩子免于童年恐慌

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关注儿童。

从儿童个人具有的潜能出发,解放儿童

儿童是正在生长和成长的人,具有充分发展的潜能和无限的发展空间,而且存在着发展间的个体差异。儿童是独立的人,他们应该有主动活动、自由活动和充分活动的机会和权利。潜能人人都有,潜能却是千差万别。 开发儿童的潜能就是学着去理解儿童,知道他们的幼稚、看到他们的好动与多动,保护他们的天真与纯,包容他们的调皮调皮,理解他们的烦恼,纠正他们的过错等。 开发儿童的生命潜能,就是学会正确鼓励儿童、培养他们高度的自信、教会他们人格的自立、树立他们学习的自主、教会他们做人的自强、培养他们生活的自制、教会他们独立地思考、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开发儿童的潜能就是大胆去相信儿童,保护他们的话语权、培养他们做事的能力、确保他们进步的欲望和协调他们综合能力的发展。

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就是消除家长教育焦虑,让孩子免于童年恐慌

从儿童个人具有的潜能出发,解放儿童。


从儿童适应未来的世界出发,发展儿童

所有的家长都担心孩子的未来没有出路,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的未来过得比他人好,于是就有了表象上只要孩子的学习好,什么都好说的想法,可未来的世界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好的人,还需要身体健朗、心里阳光、人格健全的完人。可更深层的原因是家长不了解儿童的生长与发展规律,对孩子什么阶段培养什么样的能力、什么阶段学什么、什么阶段不学什么,总是显得一头雾水。既为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也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发展儿童就是从培养他们适应未来世界的视角出发,学着去欣赏儿童,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地去学习、学会正确而又艺术地表现自己、教会他们收获成功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发展儿童就是科学地去热爱儿童,给他们真诚的爱、公平的爱、全面的爱和科学的爱,若要爱,请先学会爱。

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就是消除家长教育焦虑,让孩子免于童年恐慌

从儿童适应未来的世界出发,发展儿童。

当家庭教育出现只关注孩子学习的误区时,家庭就少了一点生活陪伴,多了一份学业关注;就少了一份温馨,多了一份负担。家庭就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学校,家长随之也变成了纯粹意义上的老师。这当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学校、老师的任务,更有家长对孩子知识学习的教育焦虑,还有家庭与家庭之间的相互攀比,孩子与孩子之间的相互竞争,家长与家长之间跟风与赶时尚,于是就有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边玉芳的话:“中国有这样一批父母,从小让孩子学好多东西,所以有人说孩子不报班,都不好跟人打招呼了。”可怜天下父母心,但更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让孩子通过童年的学习获得自由,获得幸福,获得自己潜能的实现,为将来的自己奠基,这便是教育的本质。我们不妨记住刘长铭校长的话:“今天家长的焦虑,唯恐自己的孩子在技能方面,被别人家的孩子赶超,认为被别人超过了,就是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家长考虑的是孩子不应该输在起跑线上,而要想想孩子在1万米、2万米以后会不会掉队,在10年、20年后,还能不能顺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和社会。”倘若如此,家长的教育焦虑定会减轻,孩子的童年才会免于恐慌,孩子的未来一定可期。

营造家庭教育新生态,就是消除家长教育焦虑,让孩子免于童年恐慌

家长的教育焦虑定会减轻,孩子的童年才会免于恐慌,孩子的未来一定可期。

我是娑婆若水,一位工作在凉山州的一线乡村支教教师,感谢你的关注。欢迎阅读并留言指导,你的评论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和支持。(部分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2020-12-1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家庭教育   恐慌   焦虑   童年   家长   美文   潜能   教会   生长   生态   父母   身体   未来   儿童   孩子   家庭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