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当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说:“在压抑的思想环境下,禁锢的课堂氛围中,是不可能产生创造性火花的。”很多时候,我们在课堂上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手中拿着教科书或教学设计,点读笔播放着课件,教师讲得津津有味,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预设的教学环节,而对学生的提问、发言充耳不闻、缺乏评价、漠然置之,生怕学生的回答影响自己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的流畅。还有就是教师对自己预设的问题想从某个学生身上未获取满意的答案时,立刻将自己的目光转向他人,全然不顾刚才回答问题学生的感受,这种表性的、低层次的倾听,其实是对学生心灵的刺激,是对学生思维发散的束缚和限制。


教师当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教育路上的追梦人

课堂上要引领孩子敢想

萧伯纳说:“你有一颗苹果,我有一颗苹果,两者交换,仍是一颗苹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两者交换,就是两个思想。”课堂上要首先解放学生的眼睛,鼓励学生通过所学知识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家国,放眼天下。课堂更要学会解放学生的大脑,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如果我们的每一个孩子都能耳聪目明、眼观八方、耳听六路,他们的行动一定是敏捷的,他们的大脑一定是活跃的。思维始于观察,思想源于思考。会引领的老师,自己首先有一双善良、慈祥、明亮、清澈、纯洁的眼睛,它一定是胸中有学问,目中有学生。这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一定是活跃的,他们的言行是一致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能纠结学生想法的单纯与幼稚,不要顾及学生想法的正误与天真,只要敢想就是好事。


教师当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不能纠结学生想法的单纯与幼稚,不要顾及学生想法的正误与天真,只要敢想就是好事。

课堂上要鼓励孩子敢说

真正的好课堂,就是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学生敢说、善说、会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敢说是勇气,这对性格比较内向,胆子较小、不善言谈、不善表达的学生更为重要;善说是艺术,这对不善交往、性格内敛、思想封闭的学生尤为重要;会说是能力,这对思想表达、善于表达、勇于表达的学生们而言,非常重要。无论哪一门学科教学,很多时候,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就是在言语交际间完成并实现的。而当学生们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一次、两次无关要紧,但时间一长,就会限制学生进行言语表达的欲望,就会剥夺学生言语交际的权力,更有甚者,就是让一个敢于表达自己想法和思想的学生在课堂上变得不想开口说话,变得不再自信,这对学生学习行为、学习习惯、学习自信没有一点好处。


教师当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解放学生的嘴巴,鼓励学生敢说、善说、会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

课堂上要倡导孩子敢做

真正的好课堂,就是要善于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会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敢干是担当,学生的责任意识源自于课堂;会干是本事,学生的能力提升源自于课堂;善干是技巧,学生的艺术思维同样源自于课堂。是有一双灵动的双手,就会丰腴灵动的大脑。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听他们的翻书声是一种悦耳的享受;带孩子们走进实验室,看他们操作的双手是一种幸福的构建;带孩子们进行美术作品的制作,就会看到满眼都是艺术;带孩子们制作几何图形,就是重新认识和了解学生;带孩子们走上操场,看他们身体的灵敏就是开心的快乐;带孩子们走进自然,看他们生命的绽放是收获的体验。做不对无所谓,作比不做强,动比不动好,行比坐着好,做起来就是为生命添彩,动起来就是为生命歌唱。


教师当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做不对无所谓,作比不做强,动比不动好。

课堂上要鼓励孩子敢错

课堂要允许学生敢于犯错,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犯错是正常与自然,敢错是信心与自信,这是两个概念,敢错就是敢于不断地尝试,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纠错与总结,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好课堂就是在学生一次次的出错、敢错中实现教学目标的再认知,抓住教学重点的再突破,化解教学难点的再理解。在师生生命怒放、师生灵动、师生乐动、师生律动、师生悦动的课堂上,要善于解放学生的空间,扩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不局限在学校中,甚至引领他们畅想与大自然,就是对学生思维的再拓展;要善于解放学生的时间,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独立活动和独立创造,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再培养、再生成和再升华。如果把课上的密不透风,把课上成教师的“独角戏”,把课程排得满满当当,把课外作业和家庭作业布置得扎扎实实,教学效果未必高效,学习效果未必明显。


教师当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要允许学生出现错误,犯错是正常与自然,敢错是信心与自信,这是两个概念。

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应是多元的,发生在课堂教学生态下的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双边的。有时候,课堂是静态的;有时候,课堂是动态的。有时候,课堂是不可预设的,它所考验的是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彰显的是教师课堂教学的行为艺术。“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课堂才是充满诗意的。教是为了不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教师在课堂上当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最大的赋能。如此课堂,教师就会教得轻松,学生就会学得愉快,教学效果一定突出,学生一定会在自主学习中收获成功的体验与愉悦。


教师当好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赋能

教师在课堂上当好学生学习的引领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就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最大的赋能。

我是娑婆若水,一位工作在凉山州的一线乡村支教教师。感谢大家的关注,欢迎阅读并评论指导。2020-11-04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正误   教师   学生   作业   主动权   灵动   美文   师生   善于   大脑   课堂   自信   思维   想法   思想   生命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