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案之当归芍药散治疗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大家听说的也比较多,肝硬化患者初期的症状不是很明显,患者发现自己患上肝硬化时,病情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肝硬化对于患者的危害也是很大的,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及时的治疗是很重要的,中医对肝硬化的治疗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那么,中医如何治疗肝硬化?分享我的一医案:

李某某,男,45岁,教师,2020年5月26日初诊。肝硬化合并食道静脉曲张出血于3月份行脾切除术,术后仍有腹水,伴腹泻、肠鸣,时有腹痛,下肢浮肿,按之凹陷,泛酸,嗳气,纳可,脘胀,时有低热,无汗,怕冷,口干不黏不苦,尿短少,舌红苔薄黄,脉弦关旺。


经方医案之当归芍药散治疗肝硬化腹水

拟当归芍药散加减:当归10g,白芍15g,川芎6g,云茯苓10g,泽泻10g,白术10g,神曲10g,谷麦芽各10g,陈皮10g,竹茹10g,杜仲10g,大腹皮10g。七剂水煎服。药后浮肿减轻,嗳气减少,腹胀减轻,纳欠佳,稍恶心,不吐酸,不厌油,大便日1~2次,舌红,苔薄黄,脉弦但关旺减。上方加山楂再进10剂。药后腹胀又减,下肢肿消,腹中不痛,大便偏稀,纳一般,眠安,小便较长,口干稍黏,舌红,苔薄黄,脉稍弦关稍旺。上方白术改为12g,加太子参10g。药后尿长,腹胀除,彩超示腹水消。原方继服巩固疗效。

体会: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臌胀”、“癍瘕”、“积聚”等症,其证情变化复杂。仲景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由此可见气血来源脾胃,而肝有病,脾胃首当其冲。湿邪困脾,脾虚生湿,而产生一系列病 理变化。本症是因情志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脉络瘀阻,肝郁乘脾,脾失健运,引起水湿内停,而致此病。仲景云:"血不利则为水"。以当归、白芍、川芎化瘀利水,茯苓、泽泻、白术、大腹皮健脾利水,神曲、谷麦芽、陈皮、竹茹健脾理气,气行则血行,杜仲补肝肾,强筋骨。肝气疏泄有度,腹水自退。肝腹水日久,用“文攻”为好,不宜于“强攻”,选药以平和适度,更符合整体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腹水   肝硬化   当归   大腹皮   竹茹   泽泻   白芍   川芎   白术   杜仲   陈皮   芍药   茯苓   神曲   脾胃   患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