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关键词】:基因、营养基因、精准营养、营养代谢、营养支持

近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截至2013年,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已达10.4,即13.8亿人口中有1.4亿糖尿病患者,位居全球第一。

十个人成人里面,就有一个患有2型糖尿病

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发病风险因素为:

肥胖、

遗传、

饮食、

体力活动减少等

饮食干预和运动是2型糖尿病的首选干预方式。

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的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全身大血管、微血管病变,累及心脏、肾脏、脑等器官,导致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卒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生酮饮食

生酮饮食是一种以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为主,辅以适量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的饮食方案。

这一概念由美国医师Wilder在1921年首次提出,他利用生酮饮食使机体产生酮体模拟饥饿状态,以替代针对癫痫的饥饿疗法,随后这种饮食被广泛应用于癫痫的治疗中。

营养性酮症

指人体在极度饥饿或极少碳水摄入的情况下,肝脏将适量脂肪转化为酮体后释放人血液的一种状态。此时血液中的酮体控制在0.5~3.0 mmoL/L,通常伴随着血糖的降低,而血液pH值正常,无酸中毒症状。

糖尿病性酮症

是一种严重的病理性状态。由于胰岛素的相对或绝对不足,拮抗胰岛素的因素增多,患者血糖升高,大量的脂肪分解为酮体并释放到血液中,患者出现高血糖、高血酮、高尿酮,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因为酮体本身偏酸性,血酮大幅度升高会导致严重的酸中毒,甚至威胁生命。此时血酮浓度通常>3.0mmol/L

饮食干预是针对2型糖尿病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首选干预方式,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贯穿全程的基石。


生酮饮食主要理论基础

血糖波动减少: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消化后,主要以葡萄糖的形式被吸收,具有直接升高血糖的作用

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可通过调节肝糖原的分解速率影响糖的基础代谢,从而降低血糖指标。

随之带来反馈性胰岛素的波动减少、峰值和曲线下面积的减少。

适用人群:

年龄18~65周岁,

超重或肥胖(BMI>24kg/m2),

体脂率高于同龄正常标准,且肝、肾功能正常,

无严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

生酮饮食结构

①净碳水化合物(除外膳食纤维):小于100 g/d。

②蛋白质:1 g/(kg.d)。

③脂肪:除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来源外,其他能量需求全部以脂肪给予,总能量参照基础代谢率给予。对于脂肪摄人,应该从富含Ω-3的食物中获得脂肪,如三文鱼、金枪鱼、秋刀鱼、沙丁鱼等;摄入含单不饱和脂肪酸较高的食物,如鳄梨(牛油果)、橄榄油。

④膳食纤维:每日推荐给予30 g膳食纤维,早、晚各15 g。

⑤每天不少于2 000 mL的饮水量。

⑥每日补充适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⑦每天保持适量运动。

以减脂增肌为目标,建议辅助无氧抗阻运动为主,不推荐大量、超负荷的有氧运动。

运动时间逐步延长,10~20 min/组为宜,1~2组/d即可。

生酮饮食干预阶段

①营养干预的第一阶段——启动脂肪分解阶段(即“启动期”)

在启动期,主要是通过合理的饮食调整(生酮饮食)、适度的运动和重塑健康生活方式,加上专业营养师的全程跟踪指导服务,使受干预人群启动自身脂肪分解机能,消耗体内堆积的脂肪,达到减脂、减重的目的。

启动期一般为2—12周,考虑到较长时间低碳水饮食对人体的影响,超过12周未达到目标的可以暂停几周,采取过渡期饮食模式再重新启动。

②营养干预的第二阶段——减重过渡阶段(即“减重期”)

在减重期,受干预人群基本达到或达到减重目标后,逐步由启动期饮食向正常饮食过渡的阶段。

在此阶段由营养师向患者传授体质量维持的方法及注意要点,为防止体质量反弹做好准备。

③营养干预的第三阶段——体质量维持阶段(即“维持期”)

维持期是受干预人群完成减重过渡期后,进入体质量控制、维持的阶段。

通过定期的回访观察患者体质量维持的情况,指导患者饮食和生活方式,防止体质量反弹。

在整个过程中,减脂的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及其他代谢指标情况,及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生酮减脂任意一个阶段,如果出现或患者难以耐受、出现肝肾功能改变、高尿酸血症则为终止事件,终止后可以切换为过渡期饮食继续观察,或停止干预恢复正常饮食。


这些情况不能使用生酮饮食

代谢禁忌:

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肉毒碱缺乏症、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I或Ⅱ缺乏症、肉毒碱转移酶Ⅱ缺乏症、脂肪酸B.氧化缺乏症、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短链酰基脱氢酶缺乏症、长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中链3-羟基脂酰辅酶缺乏症、丙酮酸羧化酶缺乏症、卟啉病。

一般状况禁忌

重要生命器官(心、肝、肺、肾等)功能严重障碍患者、胰腺炎病史、活动性胆囊疾病、中重度肝功能损害、频发痛风、脂肪消化障碍、肾衰病史、怀孕和哺乳、正在感染或者体质非常差、不能配合的患者。

生酮饮食干预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   酮症   酮体   饮食   胰岛素   膳食   血糖   中国   体质   共识   分解   脂肪   糖尿病患者   患者   营养   阶段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