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与人类文化(38)神仙方术与丹道之学

气功与人类文化(38)神仙方术与丹道之学

神仙之说,古已有之。它表现了古代人类对自然力的崇拜和对控制自然力的幻想和追求。绚丽的古代神话,是这种崇拜和追求的体现。古神仙家作为一种学说或一个学派,它所追求的目标——超自然的能力,尤其是对自身生命的控制能力,和古神话相仿佛,但是二者却有质的差别:神话里的神是自然力(各种自然力)的人化,神是天生的,是神的后裔;而神仙家的根本立足点是:神仙是人做的,是人通过自身的修炼而达到的。人的天赋,固然是“成仙”的根基,但能否成“仙”,决定性的是他自身的修持。因此,尽管神仙家所追求的目标是虚妄的,是不可取的。但它的能动性和与之相应的修身实践是有可取之处的,是有其积极意义的。就气功学而言,尤其是如此。 

另一方面,如前所述,神仙家和养生家都主张“贵生”、“贵己”,认为自身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但养生家追求的是“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而神仙家的目标是“我”的形体的长生不老。而生、长、老、死,是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普遍规律,甚至(按佛家学说)宇宙都有其成、住、坏、空的过程。因此,神仙家的目标是违反自然规律的,是不现实的。但就其修身方法来说,养生家的修身是顺其自然,是顺成;而神仙家的修炼则是“逆天”行事,是逆取。后者更具能动性。 

再从方法论来说,天人整体观认为,作为局部的个人的生命运动决定于包括人自身在内的宇宙整体,但是,整体观并不排斥局部的能动性。相反,天人整体观认为,人应该而且可凭藉自身的努力,在整体运动规律许可的范围内,改变局部的运动规律,在一定的程度上掌握自身的命运。神仙家的长生不老的目标超越天人整体观允许的范围,因而应该舍弃,但神仙家的修身方法——充分发挥个体的人的能动性,逆而取之,就方法论而言,是符合天人整体观的,只要“逆”得有道理。 

不仅如此,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是多层次的,人的生命的稳态也是多层次的。

因此,对于自然之道(规律)来说,“顺”和“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可作机械的理解。比如,先秦道家主张无为,主张顺其自然,主张虚一而静。其理由是“道法自然”,作为自然本体的“道”的本性——德,是无为的,是虚静的。因此,先秦道家修身的根本要旨是:顺其自然,循“德”求“道”。但无为而无不为必有所不为,真无为必有所为。所以,老子要“涤除玄览”,使之(人欲)“损而又损以至于无为”;管子要“开其门,洁其宫”,要“去欲”,要“一意抟心”;庄子要“表我”、“齐物”、“心斋”等等。但道家所要去的“欲”,实际上是人的本能,也是自然所赋于人的,所以属于先秦养生家的杨朱学派就反对“去欲”,认为人而无欲,则“与死无择”,是反自然的。因此杨朱主张“适欲”,而“适欲”之“适”本身又含有“节制”、“控制”的意思。故杨朱实际上认为,“人欲”既是与生俱来的人的自然本能,又是关系到生杀人的无形的刀子,故要求以“利于生”抑或“害于生”而予以节制。故对养生家来说,其修身也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所以,道家的循“德”求“道”,实际上是要求人们循自然之性,实现自然所固有的人的生命运动层次的由低级而高级的跃迁,而其前提则是:逆低层次上人的自然本能——去欲。又如,先秦儒家特别强调人的心性的修养,而自然之性是中和的,是“诚”。而要达于此境界,必须以“礼”、“乐”来制欲而“养心养气”或“养心治气”,以“率性而知天命”而成圣。所以,和先秦道家一样,先秦儒家的修身,也是循自然(更侧重于它在人类社会这一层次上的反映)之性,而实现自然所固有的人类生命运动层次的跃迁。总之,无论是先秦道家、先秦儒家,还是医家和养生家,他们修身的总的原则,是顺人的生命的自然之本性,而“顺”中有“逆”。与此相反,如果不论先秦神仙家的最终目标(形体的长生不老)的现实性,而只论其修身方法,那么,神仙家修身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不是顺而成之,而是逆而取之,但“逆”中有“顺”,即符合天人整体观基础上的逆取。因此,与先秦道家的修身相比,它更富于能动性,更富于进取性。这一点,也体现了黄老之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特色)与先秦道家的区别。 

应该指出,在整体决定论下的局部的能动性,正是我国古典文化的基础——一元论整体观的基本特色,气功和气功学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之上的。否定了这一点,就陷入了宿命论,就否定了气功和气功学本身,也否定了人类文化和人类物质文明本身。基于此,我们认为,真正的长生不老,羽化登仙是虚妄的,但古代神仙家的修身方法和学问是古典气功学的一份宝贵的财产,也是中华古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讨论古神仙家的修身方法和理论之前,探索一下整个神仙家的立论基础是有益的。由此须从黄老之学的经典著作《阴符经》说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气功   神仙   儒家   方法论   方术   自然力   能动性   长生不老   先秦   道家   天人   局部   人类   目标   自然   生命   方法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