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运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动力

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运动是健康成长的核心动力

儿童肥胖率逐年上升,运动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核心动力

小尖尖亲子课堂

1625204664

据调查显示儿童超重和肥胖率逐年上升,成为全球范围内学前儿童营养的首要问题。

从中国儿童体质健康调查报告得出,我国学生的形态发育水平不断提高,但肺活量、耐力、力量、速度等多项体能指标却明显下降。

这些都是运动量不足导致的!

那么,运动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哪些好处,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进行适宜的运动呢?

一、想让孩子身体好,运动第一不能少

孩子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运动能提高骨细胞营养物质的供给,进而促使孩子身高的增长;

运动能提高大脑控制肌肉动作和关节的操作灵活性,进而降低孩子身体在活动时受到伤害;

运动时心跳呼吸加速,提高了心肺功能的发育,进而提高孩子对疾病的抵抗力。

足够的运动也能促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而提高孩子的食欲,有助于睡眠。

例如,家长带娃到户外玩耍,孩子会时不时地跑跑跳跳,一会工夫,小脸蛋就红通通的,脑门上还微微冒汗,喘气也加速了,这些现象都是运动对机体带来的外显变化。

当然,运动时孩子身体内部也有许多变化,如血液、骨骼、神经等部位会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

所以,促使孩子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少不了运动。

二、想让孩子聪明性格好,运动绝对不能少

一切运动都少不了脑神经的支配与调节。孩子在掌握某种运动技能时,需要认真观察、反复训练,进而提高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

凭借动作的持续练习,提高了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活动的强度、灵活性,构建起复杂的神经联系,使整个神经系统的功能得到提升。

例如:孩子未来学习物理、数学等知识,通常需要具备良好的空间和运动知觉来理解抽象的学习内容。

而这种感知觉的发展,更多要靠孩子小时候丰富多彩系统的运动刺激来构建。

例如:攀爬一定高度的山,爬到山顶从上往下看地面上的物体,与在平地上看是完全不一样的视角,这对孩子建构物体的立体感十分有作用。

孩子听课需要保持专注,也与小时候的运动发展有关系,能够 凭借运动的刺激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如多走走平衡木、玩一玩听信号变化运动方向等运动游戏,对孩子注意品质的提高十分有作用。

孩子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参与活动有息息相关。

例如,孩子在运动中常会发生摔倒、拥挤抢玩具等状况,这种状况对推动他的自我情绪调节、协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勇敢的意志品质都十分有作用。

家长要适当适时地放手,让孩子得到丰富多彩的运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性格与行为习惯。

三、想让孩子交往能力强,运动更是不能少

活泼好动是孩子常见的特点。根据对幼儿园孩子的调查统计,有近80%的孩子首选户外运动游戏,因为户外运动首要满足了孩子好动的需求,并且更能满足他们与小伙伴一同畅快玩耍的需要。

例如:两个孩子一同抛接大皮球,只能在两人都愿意玩的条件下,彼此才可以抛、接皮球。

运动不仅仅增加了个体与同伴相处的机会,还便于让孩子懂得与他人友好合作,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孩子在与小伙伴一同运动时,还需要有一同的规则才可以顺利地开展游戏。

因此,孩子间要彼此协商制定规则,每人必须依照规则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种遵从游戏规则的良好意识和行为,对未来了解和融入社会中的法律和道德规范打下了良好基础。

因此 ,运动是孩子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核心动力。

家长带着孩子运动,除了给孩子穿适宜的运动衣裤和运动鞋、挑选合适的天气和适宜的地点、保护孩子的安全以外,还需要考虑带娃玩什么、怎么玩。

四、带孩子做什么运动

1、身体各部位锻炼要全面

在选择运动项目时,建议爸爸妈妈从孩子全面发展的角度进行多样化选择。

拍球、投沙包可以发展上肢手臂的力量;

跑步、跳跳球可以发展下肢腿部的力量;

爬行、翻滚可以发展全身的协调性;

动作的选择可以是稳定性的平衡练习,也可以是移动性地走、跑、跳,更不能忽视操作物品的动作练习,如脚踢、手抛、怀抱等。

2、不同年龄锻炼各有侧重

适合小班孩子:

①双脚并拢连续向前跳,有利于发展身体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

②练习自抛自接球,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③向不同方向手膝着地爬行,锻炼身体的灵活性。

适合中班孩子:

①增加运动难度和适当加大运动强度,练习四散追逐跑、听信号改变方向跑等跑步练习,发展孩子的灵活性和专注力;

②练习改变方向跳跃,发展动作的控制能力;

③练习将投掷物投向远方,发展孩子的目测力及协调能力。

适合大班孩子:

①可以增加合作运动和提高运动技巧的难度,比如练习双人在一定距离内传接球;

②练习过有障碍的平衡木,可以适当让孩子走马路沿、小台阶、石头路等;

③练习跳绳、跳皮筋等,发展孩子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由于孩子身体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因此有些运动项目不适合孩子。

例如:拔河、扳手腕、负重力量练习等,以免对孩子身体造成伤害。

五、运动时别忘了科学指导

运动是一把双刃剑,科学适宜的运动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反之会影响健康发育,因此家长带孩子做运动时一定要符合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

1、遵循人体运动规律

运动之前,要带领孩子进行身体各部位的热身活动,再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遵循人体生理机能上升——平稳——下降的一般变化规律,运动量要由小到大,再到小,动静交替进行。

2、判断运动量是否恰当

孩子在运动中的心率最好在130次/分钟以上,最高心率最好不超过170次/分钟。

直接观察可以帮助爸妈判断孩子的运动量是否适宜。

当孩子面色微微红润、呼吸稍快、情绪高涨、动作不失常态、注意力能集中,则表明运动量合适;

若运动量过大,孩子会出现脸色苍白、呼吸不均匀、动作不协调,出现疲劳的状态,应及时调节,在孩子略显疲劳时结束。

结束后可以带领孩子做身体放松的活动,帮助孩子放松肌肉,但不要马上让孩子坐下或静止不动。

3、在游戏中开展运动

带领孩子运动的方法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通常家长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提高孩子对运动的兴趣。

对于小班孩子,可以采用模仿相应的角色进行游戏。

比如:模仿小鸟飞、学学小兔跳等;

对于中大班孩子,可以开展具有对抗角色的游戏,比如:狼捉小羊、解放军炸碉堡等,还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激发孩子的运动兴趣。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让孩子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日后才能更好的成长、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儿童   孩子   平衡木   调性   心率   运动量   灵活性   肥胖   适宜   专注   家长   方向   核心   身体   力量   动作   动力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