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IT系统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生活中,我们离不开银行,手里有余钱,我们可以放在银行;缺钱了,可以从银行贷款。还有一些生活缴费,比如水电费、煤气费、通讯费等。总之,银行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或缺。

表面上,银行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服务,那么在背后,是什么支撑了银行的这些服务呢?。答案是银行的IT系统和信息科技。那也就意味着,IT建设对银行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银行业务发展的强力后盾。

银行一般都有上百个IT系统,分别服务于银行的各种业务条线。然而,在系统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我们就站在项目管理的角度来阐述IT系统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改进建议。

银行IT系统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一、项目人员知识更新难

在和一些系统实施项目组进行交流的时候,项目人员反映最多的问题是知识更新的问题,由于项目人员长期驻守在一个项目组,分别负债不同的功能模块开发维护。使得他们的知识面局限在某一个点上,非常狭窄。对于行业最新的技术架构、产品体系、业务知识缺少获取的渠道和机会。

项目人员自己的知识得不到有效的更新,其项目实施能力就无法很好的提高,服务的效果和效率就会大打折扣。随着银行业务的不断发展变化,开发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这种瓶颈越来越明显。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银行和IT服务厂商共同来讨论解决。对于银行来讲,不要一味的提高服务门槛,要给跟不上节奏的项目人员改进的机会。否则银行也会付出更多的成本,而且还会影响系统实施质量和进度;对于提供服务的厂商来说,企业应该制定有效的员工服务能力提升管理办法。针对每一个员工,合理制定其成长计划,记录员工成长轨迹。帮助自己的员工快速的成长,无论在业务层面还是技术层面都能很好的提升,进而提高员工自身的实施能力、服务能力,增强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

银行IT系统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二、人员频繁变动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作为被服务方,银行最反感的是厂商服务人员的频繁撤换。对于银行来讲,这样会无形的提高银行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给IT系统的稳定性也带来巨大的隐患。

对于服务厂商,项目人员的更换一般是客观原因造成的,比如说员工离职,员工生活上的一些诉求等,不得不进行人员撤离。当然也有一些主观上的因素,比如考虑成本,或者其他项目急需人员支持。这些都会涉及到人员变动。

现在很多公司为了尽可能的使项目人员保持稳定,基本实行属地化管理,一方面提高员工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生活质量;另一方面公司也节约了成本。

建议服务厂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了企业员工的项目服务流程

项目人员进驻:厂商统一出具工作介绍函,由银行相关人员进行签收,有时候进驻人员要先经过面试。

项目人员撤离:在项目人员撤离时,厂商要把人员撤离函以书面或者邮件的方式发给银行相关人员,银行对撤离人员给出评价并进行撤离确认后,人员方可撤离。

对于派驻短期服务/支持人员,厂商统一制定服务/支持人员服务单,服务支持人员去银行现场服务前,领取该单据,在现场服务完毕后,由客户对该服务人员的服务情况进行评价并签字确认后,方可撤离银行服务现场。

人员在更换时,一定要认真做好交接工作,并可在事后追责,作为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以实际经验来看,项目人员在调整时,一般也都会做交接工作,但这种交接更多的时候沦落成了一种形式。 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交接人员不是很认真的把自己的工作进行梳理,比如已经完成了哪些工作、哪些工作还没做完、做到了什么程度、哪些工作需要接手人员落实执行、需要注意什么地方等,而只是应付了事;二是接手人员不认真看交接的内容,对于交接中安排的工作不进行落实,不执行。这两个方面有一个方面做不好,工作就衔接不上,就会对项目成本、质量、进度等各个方面造成影响。

在对所有项目考察后,发现这种现象很普遍,做好人员的稳定工作是重中之重。

银行IT系统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三、需求管理落实不到位

需求对于IT项目建设至关重要,对于需求要进行过程管理,要贯穿项目始终。

在实践中,需求管理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脱离需求开发

在项目开发的时候基本不看需求,而是凭着感觉在做,或者不完全按照需求开发,喜欢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么做得后果是需求无法回溯,无法跟踪,质量也无法保证,找不到对应的测试案例而导致返工。

今年有一个项目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们开发时完全脱离需求,只是根据业务人员提供的一个需求提纲在开发,没有详细的需求规格,开发过程中,不断的找业务人员讲需求,反反复复,使得业务人员不厌其烦。最后的结果是这个项目无法正常实施下去,被强行终止。给甲乙双方造成了严重损失。

还有一次例行检查中,发现一个项目,在需求执行上也出现了问题,这个项目是有详细的需求规格,需求分析的。在查看一个项目人员完成的任务时,发现需求有一个功能是画一个圆,结果他给画了个正方形。问这个项目人员为什么这么做,这位同学的回答是:“我觉得这样好看一点”。检查人员当场晕倒。

可以想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IT系统之所以质量问题是个老大难的问题,与这种工作态度是密切相关的。

在这方面,我们应该有相应的解决方案,首先,从业务人员的角度讲,需求要尽可能的详细,明确,输出结果唯一,不给开发人员造成太大的困扰和理解上的歧义;其次,开发人员要养成良好的开发习惯,需求是开发的唯一依据,即使需求有一些问题,也应该是把问题拿出来进行讨论,看看是理解上的问题,还是需求确实有问题,切忌对于不确定的需求,自己凭空发挥;如果需求是明确的,那更是要完全按照需求进行开发,杜绝凭借个人想象,进行二次创造。

2、需求变更管理不到位

目前几乎所有的项目在需求变更控制上做的不是很规范。主要表现为需求变更随意、频繁。有时候只是口头变更,没有任何记录。导致的结果就是对项目的进度、质量、成本都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需求无法跟踪和回溯。

需求变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需求变更是需求管理过程中一项常规的内容。也就是需求变更是要进行管理的,包括需求的合理化分析,对项目进度造成的影响评估等。一个需求如果确定要变更,就要对变更的需求按照需求变更的管理流程严格执行。控制好需求版本。使得项目最新存挡的需求和实际开发的系统是一致。

3、需求分析和设计

调查中发现,现在很多厂商,很多项目,不太注重需求分析和设计,或者说在这个方面不太擅长。很多项目,尤其一些小项目,需求出来之后,由开发人员自行简单设计后,拿来就开发了。当甲方要求提供交付物时,临时根据系统,反向编写系统设计,来应付任务的完成。

退一步讲,项目实施人员能力不尽相同,一些不具备分析设计能力的开发人员,最后提交的工作质量就很难保证。而设计文档的缺失,给运营维护人员后续维护也会造成困惑。

文档编写确实是开发技术人员的一个难题。这就需要厂商要有自己的需求分析设计团队,或者专业的设计小组,进行统一的需求分析设计。经评审后,提供开发小组进行开发。

银行IT系统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四、开发中的问题

1、补丁式开发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人力外包型项目,这种项目周期长,项目人员变换频繁,而需求又相对零散,开发人员拿到需求后,缺乏全局考虑的意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进行了开发,与系统整体的设计思路和开发习惯大相径庭,破坏了系统整体性和可维护性。时间长了,系统臃肿不堪,补丁上打着补丁,最终系统维护工作异常困难。

所以,在拿到需求后,先要把这个需求放到系统的全局上来分析,在功能设计上要通盘考虑,而不是满足单一功能的开发。做到无论项目人员如何变换,都不会给维护人员造成困难为宜。

2、内部测试不认真

内部测试是系统开发过程中重要一环,但是实践考察来看,现在的项目越来越不注重系统的内部测试。即使项目经理从职业素养上重视这个问题,但并不能保证开发人员会当回事。一线开发人员往往缺乏最基本的质量观念,导致交付后问题多多。最近我到一个项目现场检查项目开发情况,要求开发人员把已经完成,并可交付测试的功能提交,我来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除了功能和需求不一致外,还有很多低级的错误,几乎测不下去。试想,如果这样的成果提交业务人员进行UAT测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更为严重的是,该开发人员并不以为然。

这是个有关项目人员职业素养的问题,但确实需要逐步提高改善。

3、客户体验不佳

IT系统最终是要交付使用的,系统上线后是否能够获得用户认可,是一个项目是否实施成功的重要考量。作为项目各个环节的人员,一定要站在使用者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付诸实施。系统的可使用性、交互良好、便捷、灵活是我们一定要考虑的基本要素。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却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把本来简单的功能,复杂化。这也是IT系统上线初期,往往导致用户吐槽的重要原因。

当然,这个从产品设计上就要下功夫,需要较高的分析设计能力,但作为项目实施人员,至少不要人为的增加功能到达用户的最短路径。

银行IT系统建设和项目管理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五、质量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不管任何行业,质量都是放在第一位的,IT系统建设也不例外。

通过近半年,我们对上线后的系统质量情况分析,情况不容乐观。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项目经理做起,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掌握质量管理的方法和技术。

质量是计划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这是质量管理的本质。

质量控制主要是监督项目的实施结果,将项目的结果与事先制定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其存在的差距,并分析形成这一差距的原因,质量控制同样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

项目经理应该具有质量控制能力,特别是程序抽样检查和对实施资源实施水平的认知。

质量控制是一个过程的管理,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作为项目经理,要根据质量控制计划,把质量管理作为一项常规内容来抓,经常检查开发人员的代码,检查是否有逻辑问题,编写是否符合相关管理规范等。

项目经理可以采取很多方法:比如计算每个人的代码差错率作为考核的依据,通过量化的指标让每个人从心理上对质量问题重视起来。

总结

IT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在过程中总是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文列举了一些常见性的问题。但还是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也相信在甲乙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问题也会越来越少。系统无论从质量上,还是用户体验上,都将得到很大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银行   系统   项目经理   成本   厂商   员工   需求   能力   功能   人员   质量   业务   测试   项目   体育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