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子路第十三13.25

13.25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需要强调的是,句中“说”,大家一般均当“悦”解。当然也有觉得当“说话”的“说”解的。个人觉得当“说话”的“说”解,句意一样能讲得通,还别开生面,哈哈。下面详解。

  邢昺以“说为“悦””:此章论君子小人不同之事也。“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者,言君子不责备于一人,故易事。不受妄说,故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者,此覆明难说、易事之理,言君子有正德,若人说已不以道而妄说,则不喜说也,是以难说。度人才器而官之,不责备,故易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者,小人反君子故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者,此覆明易说、难事之理,以小人为人说媚,虽不以道而妄说之,亦喜说,故易说也。及其使人也,责备于一人焉,故难事也。

  朱熹:易,去声。说,音悦。器之,谓随其材器而使之也。君子之心公而恕,小人之心私而刻。天理人欲之间,每相反而已矣。

  南怀瑾:孔子说,君子之人,与他共事,容易得很。因为君子人多半爱人,多半平易近人,比任何人好相处;但是要想做些什么事讨好他,就很难了。从历史上看,许多好的大臣、好的领袖,都是这样,向一个好的主管提供一个意见,只要差不多,他就会接纳,准予酌情照办;但要想使他真的心里很高兴,就很难做到了。至于说不以光明正当的途径,而想讨好他,那更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君子人对于部下,信任、体谅、因才起用。因此,作为一个主管的,对部下的建议,认为可行就采纳,不必问这人本身的学识够与不够。倘希望自己得到百分之百的满意,对部下的品德、才能、知识各方面都要求第一流,则不易得。当主管的不必什么事都要自己计划,要量才而用,舍掉部下的缺点,用他的长处,下面一定能达成任务,这就是“使人也,器之。至于小人就很难共事。但是摸到他的心理,稍稍迎合一下,他就高兴了;乃至其他一下,他都高兴。可是小人用人的时候,要求完备,样样要好,这做部下的就很难了。孔子这些话,都是从政的经验,这就是圣人。把人情世故,透彻到极点。因此我们知道做领导人的,用人不要过分要求,世上没有样样都好的人,爱打牌的劝他少打一点,爱喝酒的劝他少喝一点。办好了事,让他去,不要求备。希望每一个部下都是孔子,道德又好,才能又好,太不可能了。如果孔子来做自己的部下,自己又是一个什么“子”,才能承当呢?

  李泽厚直译:孔子说,“在君子手下容易做事,讨他的喜欢却困难。不用正当方式去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等他分配任务给人的时候,却按照各人专长来使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困难,但讨喜欢却容易,不用正当方式去讨他喜欢,他也会喜欢。但等他分配任务时,却求全责备。”

  李零:“事”“使”同源,从古文字材料看,都是从“吏”字分化。下奉上曰“事”,上使下曰“使”,两者相对。两“说”字,旧注皆读为“悦”,清毛奇龄指出,应读为言说之说(《论语稽求篇》)。孔子的意思是,事奉君子容易,但要说服他却难,因为讲得不对,就不敢说;他待下属宽容,总是知人善任。事奉小人难,但要说服他却容易,因为讲得不对,也敢说;他待下属苛刻,总是求全责备。(君子和小人一)

  如何甄别君子和小人,孔子给出了多种方法,这句话是其中的又一种。君子“易事而难说”,“说”当“说话”讲,能讲得通,因为在 4.24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于言”就是“难说”,“敏于行”就是“易事”。不符合道的话不妄言;在用人方面,则努力结合人的特点,因人制宜,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小人“难事而易说”,做事浅尝辄止却爱夸夸其谈,明知所言不合乎道仍妄言妄语;在用人方面,则求全责备、吹毛求疵。

  关于“器”,在前面公冶长篇出现过。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君子用人,器之,子贡这样的就是登大雅之堂祭祀用的瑚琏,那宰我呢?是朽木还是粪土之墙呢?哈哈。子路又会是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正德   朽木   论语   孔子   求全责备   妄言   什么事   易事   部下   难事   用人   君子   小人   正当   说话   喜欢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