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子路第十三13.21

13.21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狂,《说文解字》:狾犬也。本意就是疯狗的意思。狷,心胸狭窄,急躁。

  《注疏》:此章孔子疾时人不纯一也。“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者,中行,行能得其中者也。言既不得中行之人而与之同处,必也得狂、狷之人可也。“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者,此说狂、狷之行也。狂者进取于善道,知进而不知退;狷者守节无为,应进而退也,二者俱不得中而性恒一。欲得此二人者,以时多进退,取其恒一也。

  《集解》:狷,音绢。行,道也。狂者,志极高而行不掩。狷者,知未及而守有余。盖圣人本欲得中道之人而教之,然既不可得,而徒得谨厚之人,则未必能自振拔而有为也。故不若得此狂狷之人,犹可因其志节,而激厉裁抑之以进于道,非与其终于此而已也。孟子曰:“孔子岂不欲中道哉?不可必得,故思其次也。如琴张、曾皙、牧皮者,孔子之所谓狂也。其志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狂者又不可得,欲得不屑不洁之士而与之,是狷也,是又其次也。”

  孔子喜欢的学生,属于“中行之人”,做事不急不躁、不瘟不火,恰到好处,无不过亦无不及。但现实生活中,这种“中行之人”太少了,当然假如我们身边都是这种人,也用不着圣人的教诲了。中行的两头,不是左倾、就是右进,狂者激进,比如子张“师也过”;狷者保守,比如子夏“商也不及”。孔子眼中,狂者的特点或者说优点是“进取”,狷者的特点或者说优点是“有所不为”,均属于质胜于文。狂、狷都不是最佳状态,但是是可以接受的,并能“教而育之、文而化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论语   孔子   注疏   中道   时人   有所不为   疯狗   急躁   激进   进退   中行   恰到好处   两头   本意   圣人   优点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