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宪问第十四14.10

14.10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这句话可以结合学而篇1.15理解,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富而无骄”其实已经实属不易了,子贡觉得自己能做到,所以挺沾沾自喜。孔子却说不如“贫而乐,富而好礼”。当然,“贫而无怨”还达不到“贫而乐”的修养境界,但比“富而无骄”要更为难能可贵。

  《注疏》:此章言人之贫乏,多所怨恨,而无怨为难。江熙云:“颜渊无怨,不可及也。”人若丰富,好生骄逸,而无骄为易。江熙云:“子贡不骄,犹可能也。”

  上段江熙说颜渊“贫而无怨”,见雍也篇6.1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贫而无怨,是天生的质呢?还是后天文而化之的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如切如磋   不改其乐   论语   孔子   注疏   陋巷   贫乏   沾沾自喜   难能可贵   来者   怨恨   天文   修养   境界   体育   贫而无谄   段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