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宪问第十四14.7

14.7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这句话,重点是孔子说的“爱”与“忠”,主语是谁?谓语是“能勿劳”和“能勿诲”,那宾语又是谁?主语和宾语不同,释义自然不相同。

  一般认为,这里“爱”的主语是父母,谓语是使其劳,宾语是子女。“忠”的主语是臣下,谓语“诲”是进谏忠言,宾语是君主。

  翻译成白话,孔子说:“如果父母爱子女,能不让孩子们学会劳作并自力更生吗?如果臣下对君主忠诚,能不进谏忠言吗?”

  邢昺说:此章论忠爱之心也。言人有所爱,必欲劳来之;有所忠,必欲教诲之也。

  苏轼说:爱而勿劳,禽犊之爱也;忠而勿诲,妇寺之忠也。爱而知劳之,则其为爱也深矣;忠而知诲之,则其为忠也大矣。

  苏轼话中的“妇寺”,妇,特指宾妃、后宫;寺,特指宦官、太监。爱而勿劳,就是溺爱,历史和现实故事告诉我们“溺子等于杀子”。忠而勿诲,就是沉浸在宾妃和宦官的阿谀奉承中,历史和现实故事告诉我们没有忠臣的谏言护邦,国危矣。

  孔子这句话,没有背景交代,这么解释倒也通顺。至于是不是孔子心目中的标准答案,只有圣人心中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论语   孔子   宾语   谓语   忠言   阿谀奉承   宦官   主语   通顺   君主   子女   父母   臣下   现实   故事   体育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