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宪问第十四14.11

14.11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

  孟公绰,鲁国大夫。赵、魏是晋国中的大夫之“家”,滕、薛则是更小的“国家”(按公、侯、伯、子、男爵位,从大到小封土建国)。孔子认为:孟公绰去当赵、魏两国的高级顾问,把握大原则、大方向,肯定没有问题。但如果去当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事必躬亲,则很难胜任。

  《注疏》:此章评鲁大夫孟公绰之才性也。赵、魏皆晋卿所食采邑名也。家臣称老。公绰性寡欲,赵、魏贪贤,家老无职,若公绰为之,则优游有馀裕也。滕、薛乃小国,而大夫职烦,则不可为也。

  《集解》:公绰,鲁大夫。赵魏,晋卿之家。老,家臣之长。大家势重,而无诸侯之事;家老望尊,而无官守之责。优,有余也。滕薛,二国名。大夫,任国政者。滕薛国小政繁,大夫位高责重。然则公绰盖廉静寡欲,而短于才者也。胡氏(寅)曰:“知之弗豫,枉其才而用之,则为弃人矣。此君子所以患不知人也。言此,则孔子之用人可知矣。”

  孟公绰具体什么模样,什么性格,什么工作能力,如今已然不可知。但通过孔子的评说,我们也会有个概略的了解。从《论语》中多次记录孔子臧否人物能看出,孔子是个颇具慧眼的民间“组织部长”,对选人用人、人尽其才见解独到、言简意赅,很能予人启发。孟公绰有宏观管理才能,但缺乏处理微观事务的能力。类似这样的人,任何时代都有,关键是恰当的人都能任用到恰当的岗位上吗?历史朝代的演进,有时就是因为人不能各得其所,所以才有了纷争和更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论语   家臣   晋国   国政   国小   采邑   封土   孔子   注疏   概略   小国   大夫   用人   恰当   能力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