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写的论语》之宪问第十四14.6

14.6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孔子说,即使是君子,也有不仁的时候,但是如果是小人,则从来不会有“仁”的举动。

  邢昺说:此章言仁道难备也。虽曰君子,犹未能备,而有时不仁也。若管仲九合诸侯,不以兵车,可谓仁矣,而镂簋朱紘,山节藻棁,是不仁也。小人性不及仁道,故未有仁者。

  谢良佐说:君子志于仁矣,然毫忽之间,心不在焉,则未免为不仁也。

  孔子追求的“仁”,是抽象的心理概念,还是具体的行为举措呢?暂时不说“仁”的具体定义和确切内涵。单说“仁”的指向对象是谁呢?是父母兄弟?是家族亲戚?是朋友?是君主?是天下苍生?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这个有必要先掰扯清楚。对父母兄长讲究孝;对朋友讲究信;对君主讲究忠;是不是对天下苍生、黎民百姓讲究“仁”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管仲   论语   兵车   孔子   黎民百姓   帝王将相   苍生   兄长   君主   心不在焉   君子   小人   讲究   父母   朋友   体育   天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