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结构——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进化(上卷)(192)

不可逆结构——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进化(上卷)(192)

三十五、希腊化时代(4)


伊壁鸠鲁的思想是超前的,他通过直观的感受和理性的思考完成了他的理论。他没有借助任何科学仪器,但他的理论已经相当接近现代科学的描述。用唯物主义的态度看待人的存在,把人和物质放在同等的位置,在那个年代需要巨大的勇气。从宇宙演化的角度看,人就是进化的产物,人的感知、意识和思维来源于原子、分子的有序运动,这些运动是在极其复杂和高速的状态下进行的。虽然人的机体限定了原子、分子的运动方式,但不可能消除所有的随机状态,人的机体所展现的复杂性超越了人的认知。正因为人类无法理解自身的奥妙,从而将自身看作超脱于自然之外存在的独特现象,把人的精神活动描绘成与物质运动完全不同的抽象世界,构造了一个由灵魂、上帝、真理所组成的绝对世界。没有人见识过这个绝对世界,但是却有很多人相信这个世界确实存在。如果有一天,人类通过科学手段把意识、情感和欲望用分子运动的模式作出精细地描述,此时人类的心情可能会因为自己的伟大成果而变得有些沮丧,因为人类所独有的浪漫、热爱、理性、坚韧等个性都有可能变成了一堆公式和科学概念,这与人类最初的认识相距甚远。人类并不愿意承认自己仅仅是物质运动构造的结果,这显然没有一点让我们骄傲的地方。如果人类的确只是复杂的物质构造,那么人类的所作所为就应该时刻关注物质的运动规律及其产生的相应制约。如果我们不理会客观规律给予我们的提示,只关注自身欲望所发出的信号,结果就会变得一团糟,人类自身所受到的伤害也会更大。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引申出一个道理:如果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越透彻,人类的行为就会越符合物质运动的规律,结果人类对自我行为的主动性约束就越强,社会群体的有序性越高,最终人类整体所受到的伤害就越小。

伊壁鸠鲁认为,人的本性倾向于快乐,所有动物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根据其自然的本性追求快乐,避免痛苦。因此,快乐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所有的快乐都是善的,所有的痛苦都是恶的。精神上的快乐要比肉体的快乐更为重要,精神上的痛苦要比肉体的痛苦更为糟糕。“智慧是唯一的解救者:它使我们免于情欲的束缚,免于对神的畏惧,免于对死亡的害怕;它教我们如何忍受不幸,教我们如何从单纯的生活善行及平静的心地喜悦中求得深切而持久的快乐。”(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第二卷《希腊的生活》)没有精神上的快乐,肉体的快乐也不可能。伊壁鸠鲁因此断言,选择理智生活的快乐是智慧的一部分。为了摆脱恐惧,我们应当尝试理解事物的自然原因,也就是要研究哲学。美德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增强快乐、幸福和精神安宁的一种手段。他同样赞美智慧、勇敢、节制和公正等美德,但基于的理由不是美德本身,而是因为它有助于快乐地生活。伊壁鸠鲁反对放纵情欲,关心一生的快乐,认为身体的健康和精神的宁静才是真正的快乐和幸福。人们有必要为了将来更大的快乐而牺牲当前的快乐,或者忍受当前的痛苦来避免将来更大的痛苦。

快乐和痛苦本质上都是人对于外界环境变化产生的情绪反应。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肉体的快乐和痛苦较早产生,是人的基本感知和本能反应,这些都属于生命体的条件反射,我们无法忽视和回避。精神上的快乐和痛苦是在人的意识形成之后产生的,是建立在更复杂的思维和情绪之上的。人类对此的认知并不像理解肉体反应那样直接和清晰,一方面因为人类对于意识和情绪的变化和反应的原理缺乏认识,更重要的是意识和情绪的变化方式随机性更高、自由度更大,因此它们显得更难以把握。人类在处理理智、情感等精神方面的问题时会显得力不从心,思想观点的分歧较大,缺少明确的方向指引。对于肉体产生的快乐和痛苦,人的感受是真切的,理解是直观的。虽然产生肉体快乐和痛苦的原因有所不同,但是人们在处理肉体的快乐和痛苦时并不十分困难,而且还很有经验。精神的快乐和痛苦分析起来就复杂得多,它们或者稍纵即逝,或者挥之不去,即便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也难以克服一些精神障碍。人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获得长久的快乐?如何又能避免持续的痛苦?在此,我们需要面对的不是人的生理本能,而是变化多端的情绪和意识。让我们用哲学方式来思考其中的差异。

在前面的篇幅里我们已经提及,人类在进化过程中的行为选择依靠本能和意识的共同作用。初期,本能在进化中的作用更为明显,因为本能对外界变化作出的反应是迅速的,它的效果比较明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人类这时作出的选择基本上都是短期的。即使严酷的“自然选择”都不能改变这种现状,因为本能无法对未来作出预判。随着意识的作用越来越大,人类的认知水平不断地提高,对未来的预判也逐渐增多,这些预判就会影响到人类的行为选择。人类的精神反应既包含了本能反应所产生的短期情绪,也包含了意识对未来的预期所产生的长期情绪。由于随机性因素对未来预判造成的巨大障碍,意识作出的判断并不值得信赖,其中包含了很高的风险,因此人类仍然会不自觉地依靠本能所作的选择。

人作为一种不可逆结构,出生后就要不断经受各种考验,因而痛苦会随时不请自来,而快乐则需要去努力争取。因此,接受痛苦则大都是被动的、盲目的,选择快乐更多是主动的、刻意的。核心问题则是,痛苦来袭的原因是什么?获得快乐的秘诀又是什么?有些痛苦也许是客观原因造成的,并非人为所致,对此我们就接受它,适应它。对于那些人为因素所形成的快乐和痛苦,我们则要加以重视。快乐和痛苦的比例是相对的,快乐多了,感受到的痛苦就会相对减少,同样痛苦强烈了,快乐的感觉也会跟随消失。如果我们能够通过某种方式获得更多的、持久的快乐,痛苦也就会被拒之门外;如果我们没有获得快乐的途径,痛苦的来源也就会逐步扩大,吞噬快乐的感觉。在此,我们并不想讨论那些通过意识来改变人的感觉的精神修行者,这不属于大众适用的范畴。

由于本能和意识的反应方式存在差异,它们所感受到的快乐也是不同的。本能通常感受的是直接的、短暂的快乐,这种感受来得快、去得也快。例如,买一件心仪的物品、吃一顿大餐或参加一次聚会,它们都会带来短暂的快乐,但是对人的精神状态并不构成持续的影响。既然影响是短暂的,那么导致其产生的原因大都也是相对简单的行为。这种快乐不能持久,还不足以长期抵抗痛苦的入侵。而意识所产生的快乐反应体现在人的精神方面,是意识活动的结果,这种感觉来得慢、去得也慢。只有能获得持久的快乐,才能与不断出现的痛苦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想获得这种快乐,人的行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这样的行为效果才有持久性,才能对人的意识产生持续而良好的刺激。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对待人的行为,特别是那些与人生的“核心事项”密切相关的行为,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所带来的快乐和痛苦最为强烈。这些“核心事项”包括家庭、工作、婚姻、健康等,它们有肉体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对不同的人来说它们的重要性有所不同。而有些事项则对人来说重要性偏低,属于非核心范畴,如社交、业余爱好、宗教信仰等。这些事项位于生活重心之外,所产生的快乐和痛苦较轻微。当然,不同人的生活重心不同,“核心事项”存在差异,我们只是探讨一个普适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上卷   肉体   持久   本能   客观   情绪   物质   痛苦   意识   事项   人类   核心   原因   自然   结构   精神   方式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