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逆结构——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进化(上卷)(197)

不可逆结构——论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进化(上卷)(197)

三十六、罗马帝国(1)


“公元前22世纪,当地一批希腊人在伯罗奔尼撒地区定居下来时,另一批从近东或中亚迁徙到欧洲,说一种印欧语言的部族进入意大利半岛,在中部定居下来。现在称他们为拉丁人。经过1000多年以后,另一个称为伊特鲁里亚(Etruscans)的部族进入这个地区。”(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公元前753年,罗慕路斯创建了罗马,但这并不是什么城市,而是简陋的村落。“公元前7世纪,伊特鲁里亚人侵入罗马城。……伊特鲁里亚国王统治罗马的一个多世纪中,和当地原有的贵族统治集团结成不稳定的联盟。当地贵族组织成一个元老集团。到公元前6世纪时,伊特鲁里亚-罗马社会已经城市化,类似意大利半岛南端的希腊城邦。”(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公元前509年,罗马人以武力驱逐了伊特鲁里亚的统治者,罗马人抛弃了王权观念,建立了共和国。“到公元前4世纪末,罗马已经是拉丁联盟中的主要城市了。到公元前3世纪80年代,罗马人控制了伊特鲁尼亚、翁布里亚和坎帕尼亚,正在把目光投向意大利半岛的更远处。”(林肯·佩恩《海洋文明》)他们先后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南部的土著和希腊人的城邦,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由于没有像巴尔干半岛那样的山脉,罗马的公路网,尤其是顺着靴子状的意大利半岛从靴子中部的罗马一直通到靴子跟部的布朗迪西恩的阿庇乌大道,将整个意大利联为一体。”(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公元前2世纪,罗马开始跨出了意大利半岛,先后征服了迦太基、马其顿以及小亚细亚的帕加马、比希尼亚和西里西亚,又通过叙利亚战争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最后吞并了埃及,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的地中海大国。罗马共和时代基本完成疆域扩张,到公元1世纪成为横跨欧亚非、称霸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从罗马建国开始,前后经历了罗马王政时代(前753~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前509~前 27年)、罗马帝国(前27~476年)三个阶段。

“实际上希腊人和罗马人的早期历史有许多相似之处。两者均起于同一种族,正如印欧语系的亚该亚人和多利安人是沿巴尔干半岛进入希腊那样,印欧语系的拉丁人则是沿意大利半岛抵达台伯河南岸的。……其战略位置颇有些类似于泰晤士河旁的伦敦。这种地理优势使罗马从一开始就比其他拉丁居留地更宜于经商和更易于受到外来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公元前8至前6世纪为王政时代,先后有7个王,实行的是“军事民主制”。氏族部落组织保持完整,它由国王、公民大会(库里亚会议)和元老院构成。王政时代的罗马政体非常简单,是一种原始的共和体制,类似于部落联盟制。国王掌握绝对的权力,他兼任大立法官、军队首领和大祭祀长,其权力仅仅受到来自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遏制。元老院由不同部族的长老组成,它有权通过或否决国王的任命以及判定国王的立法和诉讼。公民大会由罗马的全体男性公民构成,它授予君主行使权力,并由元老院最后正式批准。

公元前6世纪,古罗马完成了由氏族部落向国家的过渡,从王政时代进入了共和时代。公元前509年,国王被罗马平民驱逐出罗马,开启了独立城邦的时代。他们选出两名执政官,建立了由罗马贵族掌权的罗马共和国。在共和时代,执政官不但拥有最高军事,而且拥有最高行政权力。虽然执政官由选举产生,但大都被贵族把持着,贵族代替了君主成为了社会的统治者。公元前451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这代表了贵族对平民作出的让步,标志着罗马的精神。在王政时代,就已经出现了贵族阶层,他们尽量与出身卑贱的平民区分开来。共和时代的早期,这种介于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他们的斗争持续了2个世纪。罗马的贵族们不满足于相对平等的民主制,进而想要获取特权,寡头政治由此应运而生,贵族与平民之间的对立加深,共和制渐渐变成了少数贵族控制的寡头政体。寡头政体既满足了贵族获取特权的野心,又进一步促使他们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特权,获得更多的利益。贵族的集权统治也为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证,罗马军队为此不断东征西讨、扩大版图。“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罗马人的主要活动便是战争。历史上时常见到的是,用对外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战争成了罗马人取得名誉、财富、地位和权力的手段;尤其上层社会,更是如此。”(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罗马对外扩张的原因有几个:“首先,元老院成员需要获得军功,以此助推自己的升迁,西庇阿家族就是这样;其次,经济上的考虑刺激着罗马精英和民众从事战争;最后,罗马每年需要征用同盟的人力上战场,如果不这样做,……罗马将失去与其同盟团结在一起的手段。”(西蒙·普莱斯/彼得·索恩曼《古典欧洲的诞生——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早期民主化趋向因元老院在海外指挥的战争节节胜利、其威望和权力大大增加而逆转了方向。新的城市下层民众也不再是民主政府的基础,因为他们总是乐于出卖自己的选票或支持那些答应帮他们摆脱困境的煽动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对外侵略扩张和经济快速发展并没有能消除贫富分化、缓解社会矛盾。“这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期:阶级斗争、奴隶起义和愈演愈烈的军人干政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存亡。”(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温和的改革方案遭到寡头执政者的激烈压制,底层民众只有通过暴力方式加以反抗。公元前2-前1世纪,先后爆发了西西里奴隶起义和斯巴达克起义,史称内战时代;公元前90年,为了争取罗马公民权,意大利人起义,史称同盟者战争。危机是共和时代过度发展和扩张造成的,在此过程中共和制度的缺点暴露出来,它已经无法将各社会阶层团结起来,严重的阶级分裂导致了内战的爆发。如果没有人能够站出来实现国家的统一,罗马可能就会像希腊一样在不断的纷争中成为他人的“盘中餐”。所幸的是,在公元前27年,恺撒的养子屋大维得到了军队的支持,打败了所有的对手,恢复了旧贵族的特权。共和国从此宣告灭亡,罗马开始进入帝国时代。屋大维大权独揽,以独裁者身份建立了元首政治。“他创立了由他亲自监督的中央集权制度,直接控制各行省的总督,……规定税收标准,……严密控制军队,……他通过上述措施建立了有效的行政管理体系,从而确保了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和平能够维持长达200年之久。”(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他对外实行扩张政策,使帝国北疆达到莱茵河与多瑙河一带。屋大维死后,其养子提比略继位,从此开创了皇位继承制。公元2世纪初,帝国版图达到了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颠,东到幼发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达莱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到公元 3 世纪,帝国出现了危机,战乱频发,皇帝频繁更迭,奴隶起义遍及各地,对统治阶层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的经济不断出现危机,人口减少,田地荒芜,城乡萧条。此时的罗马帝国实际上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410 年,西哥特人占领罗马;452 年,匈奴王阿提拉进兵意大利;455年,汪达尔人再次攻陷罗马城;476年,西罗马帝国宣告灭亡。而分裂出去的东罗马帝国则又延续了一千年,至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地中海   彼得   希腊   罗马   上卷   罗马帝国   通史   意大利   欧洲   共和   公元前   国王   半岛   贵族   自然   结构   世纪   时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