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解《西游记》20:金角银角两大王:依赖心幻化。做人当自强

心解《西游记》20:金角银角两大王:依赖心幻化。做人当自强


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猪猪会跑。凡事依赖别人,什么也做不成。《易》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此章回故事中出现的金角银角两个妖怪,就是依赖心幻化。

那么,这个依赖心是如何出现、如何表现的呢?先看小说中的情节。

小说第三十二回“平顶山功曹传信、莲花洞木母逢灾”中这样描写:

三藏师徒一众来到平顶山,一日值功曹化为樵夫报信,说是山中有妖怪非常厉害,专吃东来西去的人儿。唐僧听到后,便非常害怕。小说这样描写:

长老闻言,魂飞魄散,战兢兢坐不稳雕鞍。急回头,忙呼徒弟道:“你听那樵夫报道‘此山有毒魔狠怪。’谁敢去细问他一问?”

唐僧这话说的,就是很依赖他人的表现。

悟空大胆上前,与樵夫对话,得知到了具体信息后,便在心中有些想法了,生了计较。小说这样描写悟空的心理活动:

悟空暗想:“且等我照顾八戒一照顾,先着他出头与那怪打一仗看。若是打的过他,就算是他的头功;若是没有手段,被怪拿去,等老孙再去救他不迟。”

心解《西游记》20:金角银角两大王:依赖心幻化。做人当自强


这里面的想法和计较,只有一点,就是想让八戒先出头。这也是依赖他人的一种心理。基于这种念头,便有了后面与唐僧的一段对话:

行者道:“师父啊,刚才那个报信的,是日值功曹。他说妖精凶狠,此处难行,果然的山高路峻,不能前进,改日再去罢。”长老闻言,恐惶悚惧,扯住他虎皮裙子道:“徒弟呀,我们三停路已走了停半,因何说退悔之言?”行者道:“我没个不尽心的,但只恐魔多力弱,行势孤单。纵然是块铁,下炉能打得几根钉?”长老道:“徒弟啊,你也说得是,果然一个人也难。兵书云,寡不可敌众。我这里还有八戒、沙僧,都是徒弟,凭你调度使用,或为护将帮手,协力同心,扫清山径,领我过山,却不都还了正果?” 那行者这一场扭捏,只逗出长老这几句话来。

这一段话便充分说明了,悟空并不想自己一个人出力,而是想要把八戒捎上一起去打妖怪。这便是依赖心的具体表现。

心魔因此而生。妖怪就此出现。

心解《西游记》20:金角银角两大王:依赖心幻化。做人当自强


此心魔幻化的妖精,为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此妖怪的个人能力有多少并没有怎么表现,小说里也没有描写这两个妖精的武功。不像黑熊怪可以与悟空打个平手,也不像黄袍怪武艺高强,这两个妖怪之所以能够兴风作浪,全凭手中拥有的五个宝贝:紫金红葫芦,羊脂玉净瓶,七星剑,芭蕉扇,幌金绳。除此之外,还有可以做靠山的两个老妖精:压龙山压龙洞的老母亲,以及舅舅阿七大王。

而且,当得知那个葫芦和玉净瓶被悟空骗走后,银角大王劝金角大王说不要紧,没了两个,我们还有其它三个宝贝呢。言外之意,只要手中有宝贝,就不怕孙行者。后来,银角大王被悟空用葫芦收了后,金角大王战悟空不过,跑去压龙山,仍然说“会借外家亲戚、定要拿住那孙行者”,依赖心暴露无遗。

依赖心的出现,原因有很多。其表现主要是不清楚自身的能力,不知道自己的水平,一味注意外来的东西,一直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忘记了自己也是可以念经的。因为“众生皆有慧根”,“万物都有灵性”,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圣人,都可以成为佛菩萨,都可以修成神仙。源于自己的愚昧无知,源于不知道内省自察、不懂得回光返照,所以就迷失在外面的花花绿绿中,坠落在红尘繁华里。小说第三十三回的题目“外道迷真性、元神助本心”就是很好的题点。

心解《西游记》20:金角银角两大王:依赖心幻化。做人当自强


依赖心的存在,不仅会让一个人一事无成,很有可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俗话说“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外来的一切都是靠不住的。烂泥为什么扶不上墙?是因为烂泥没有自己的主心骨;阿斗为什么扶不起?是因为有诸葛亮替他打点好了一切。《三国演义》中,吕布的能力不可谓不强,完全可以打出自己的天地。但他空有一身本领,却不断投靠他人,认了一个又一个干爹。这就是有依赖心。最后被曹操活捉后,还指望刘备替他说几句好话以求得活命,至死一直在依赖他人,吕布的一生实在可悲。近代的国民党政府,汪精卫政权提出的“曲线救国”,中国人都清楚这是事实上的投降主义。而这种投降主义,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期待侵略者良心发现。这就是依赖心。蒋介石政权,曾经天真地指望美英等国对日本施加压力,借此实现国家的完整,都是不可行的。

男儿当自强。郑板桥告诉自己的孩子:“吃自己的饭,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父母,不算是好汉。”这就明确了,人一定要自助。俗话说,“自助者天恒助之”。一个人,惟有自强,方能得到他人的帮助。

心解《西游记》20:金角银角两大王:依赖心幻化。做人当自强


要自助自强,就必须学会审视自己。传统文化中一直要求:求内勿求外,求人不如求已。内求,则是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这种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长处优点,也要认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一个强大的自己,并不代表自己一定要有“力拨山兮”的能力,而是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能够管得住自己,能够很好的控制住自己,不做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一旦做了超过自己能力的事情,就必然需要外界的力量帮助。外界的力量不是不可以借助,但是前提一定要建立在自己具备足够的能力基础上。比如在经济领域,有些企业常常用一千万元做三千万的生意,美其名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心里的算盘是“钱不够有银行呀”。当银行收紧银根的时候,借不到钱,结果便是关门停业。金融领域,那些“杠杆”,可以将倍数扩大若干倍,就是扩张了对外界力量的借助。一旦外力消失、杠杆断裂、泡沫破裂,只有等死一条路。

要除掉依赖心,需要认真体会“求已”。依赖心体现的是“外求”,即是“求他”。而“求已”则是要求自己。佛家文化中讲,“万法不离自性”。悟空寻到的菩提祖师,就是“自我觉悟”;我们不惧怕任何困难,是源于“自信”,就是对“求已”的最好的诠释。

小说中,大魔金角大王比较软弱,二魔银角大王比较强硬,这非常符合有依赖心的人的心理特点:看自己的时候认为不行,便胆子小;想到有背景、有宝贝便牛逼得很。而小说中两个魔头依赖的亲戚“老奶奶”和“老娘舅”却不经打。说明外人是靠不住的。所以: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我们要做自己的主人。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大王   龙山   平顶山   西游记   唐僧   樵夫   长老   妖怪   徒弟   俗话说   悟空   妖精   两个   能力   宝贝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