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坛经》5:面对五祖问话,神秀的回答很谦虚。谦虚是虚妄


顿悟《坛经》5:面对五祖问话,神秀的回答很谦虚。谦虚是虚妄


五祖看到神秀题在步廊墙上的偈后,便让众人炷香礼敬,多多唱诵。众人夸赞不已。当天夜晚三更时分,五祖便将神秀唤到自己的禅房。《坛经》记载如下:

祖三更唤秀入房,问曰:“偈是汝作否?”

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神秀的回答,符合我们日常的行为,而且还会获得赞许,因为里面体现了神秀的谦虚。但是,在五祖看来,这都是虚妄。为什么神秀的谦虚没有得到五祖的认可、而是否定呢?

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话题:谦虚与诚实,哪个更重要。

在这个问话的对答中,神秀的表现需要我们细细感悟。五祖问此偈谁作,神秀实言是已作。此言诚实。但是,神秀问“少有智慧否”的问话,表现了神秀的谦虚一面。

顿悟《坛经》5:面对五祖问话,神秀的回答很谦虚。谦虚是虚妄


我们一向将谦虚看作是一种美德,并鼓励大家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但对于修习自己的心来说,谦虚里面有若干虚妄。

让我试着分析一下:

首先,这份谦虚将他人给予的肯定进行了否定,也就是变相地否定了他人。其次,将自己的能力降低,这是一种自己单方面的认定,也是单向的比较。第三,话语里透露出来的更高的目标追求,是“有所求”。等等,都体现出“心中有物”,都是虚妄。离佛家修行所说的“见性”,尚有十万八千里。

五祖再次启发神秀的话,已经提示了上面的道理。五祖说:“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一切都是自然的流露,没有了人为的因素。为了更好的理解,再从《论语》中的一个故事去分析。

《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孔子评价自己的学生子贡“器也”,夸奖子贡是栋梁之材。子贡赶忙追问老师“何器也”。孔子回答“胡琏也”。可以清楚的感觉出,子贡没有谦虚,而是追问,说明他很在意名声的。这是私心重的表现。

顿悟《坛经》5:面对五祖问话,神秀的回答很谦虚。谦虚是虚妄


如果孔子评价子路、颜回“器也”,这两个人会如何回答呢?

子路性格鲁莽,但是很听老师的话,不会圆通。估计子路会很谦虚:“谢谢老师夸奖,我做得不够,我会继续努力的。”这个回答如同神秀一样的层次。

颜回深得孔子真传。对老师“器也”的评价,颜回定会这样回答:“弟子当敏而好学、信而好古、孜孜以求、不敢有丝毫懈怠。”颜回的回答,就是体现了这样的境界:不论你如何评价,赞美也罢、批评也罢,此心如如不动。

颜回就是如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这就是一种诚实。诚者,无妄;实也,自然流露。

所以,诚实,比谦虚更重要。

当然,我并不反对做人应该谦虚。只是在观照自己的心时,应该尽量做到诚实。这样才有助于更加清楚地看懂自己。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虚妄   知本   圆通   佛家   论语   孔子   栋梁之材   戒骄戒躁   弟子   三更   诚实   智慧   评价   自然   老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