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悟《坛经》9:与猎人共处十五年,眼见杀生吃肉,惠能怎么办?


顿悟《坛经》9:与猎人共处十五年,眼见杀生吃肉,惠能怎么办?


惠能启发惠明悟得自心后,便到了曹溪。又被恶人追逐,只好躲避在猎人的队伍里。《坛经》记载:

惠能便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于猎人队伍,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这一小段文字中的信息巨大。听我慢慢细说。

惠能与猎人为伍,肯定天天要见到他们杀生吃肉。杀生为佛家第一戒。这样一对相冲突的人相处十五年,其中定有需要细细品味的东西在里面。

惠能时常“随宜说法”。这里就是告诉我们,给他人讲道理,是选择分时机场合的。如果每见猎人大口吃肉,惠能便说诸如“杀生会下地狱”之类的话,早就会被猎人赶走的。体现的是惠能对众生的“尊重”。

顿悟《坛经》9:与猎人共处十五年,眼见杀生吃肉,惠能怎么办?


猎人让惠能守网。网住的都是活物。说明猎人们还是心存善良的。知道惠能是和尚,不能杀生,所以不让其参与猎杀。在这点上,猎人们并没有为难惠能。这便是对惠能的“尊重”。

惠能时常将网住的生命,“尽放之”。这是一个做和尚的本份,体现的是“慈悲心”。这里的“尽放之”与前面的“随宜说法”,两相呼应。说明了惠能在传法的时候,原则与灵活有机的结合。

在肉锅里放菜煮着吃。用一个锅煮肉和菜,自己只吃菜;不是自己单独分锅煮菜。这一点说明了惠能将自己与猎人等同相处,并没有将自己独立出去。如果将自己独立了,便是孤立了自己。

对他人的问话,说“但吃肉边菜”。肉边的菜,必然沾腥带荤,就是说,因为菜和肉放在一起煮,那些菜已经“不净”了。但惠能一直吃“肉边菜”,说明惠能并没有认为“不净”。净与不净,并非着在物上,而是在心里。在这个问题上,鸠摩罗什为自己说过一句话,就很有道理:“出污泥而不染。”这位高僧并没有因为被人逼着结过婚、生过孩子,就认为自己不净了。

顿悟《坛经》9:与猎人共处十五年,眼见杀生吃肉,惠能怎么办?


所以,惠能与杀生吃肉的猎人共处十五年,不是惠能没有慈悲,不是惠能不去制止。一切都需要机缘。机缘不到,强扭的瓜不甜。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在这十五年中,惠能一直在努力做自己:一边保持日常行为上的“持戒”——不杀生不吃肉,一边保持六祖的责任担当——随宜说法。做好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人生。

这就是我从《坛经》上面这段文字中解读出来的东西。其实还可以有其它的解读。很多学者大师对上面那段文字都是匆匆略过,有些可惜。事实上,红尘处处是道场,潜心做事即修行。生活中的点滴,都是修行的契机。惠能大师与猎人共处十五年,就是在红尘杀场潜心修行的十五年,也是传法讲道的十五年。


【待续】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惠能   知本   佛家   猎人   大口   出污泥而不染   强扭的瓜不甜   恶人   机缘   和尚   红尘   说法   队伍   独立   文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