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说的“一念花开”的正解释义




佛家说的“一念花开”的正解释义

要准确理解“一念花开”的释义,就要先理解佛家的“清净”与物理学家们的“状态迭加”。

佛家的清净,指的是事物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天地万物都是无善无恶、无大无小、无高无低、无美无丑的。所有的善恶、美丑、大小、好坏、高低等等,并不是事物自身的特征,都是人类的意识强加上去的。所以,佛家说,万物自性原本清净。

物理学家们在观察事物状态的时候,假设了一只猫的存在,通过对这只猫的死活状态的研究,发现了一个诡异的现象:这只猫竟然同时处于又死又活的状态迭加中。但是,一旦有人在观察这只猫,它的生命状态又坍塌到唯一,要么是死的,要么是活的。于是,这些科学家们、物理学家们认识到了,人类的意识竟然决定着世界的形态。

所以,波粒二象性的研究就符合了这种状态迭加。一个微小的量子,它同时存在着波、粒子两种状态。诡异的是:我们认为它有粒子的性质、并且采用观察粒子的方法和设备观测的时候,它非常配合地呈现出粒子的特点。我们认为这是波、并且采用观察波的方法和设备观测它的时候,这个微小的量子又非常配合的展现出波的形态。所以,量子的形态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定、以及所采用的观察的方法。

前边两个方面的认知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意识、念头的加入。也就是有了“一念”。因为意识的参与,事物不再清净,有了状态的具体展现。因为意识的参加,事物的迭加状态便坍塌到唯一。

事实上,天地间,万事万物都处于各种状态的同时迭加中。因为我们所处的角度、距离、以及自己的情绪、意识等的影响,我们便对事物形成了属于自己个人的认知。我们对世界事物的认知都是个人形成的一种非清净的坍塌态。这种非清净的坍塌态,一直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意念,从而生出种种的烦恼和疑惑。

就如“盲人摸象”。盲人们因为自己所选择的立场、角度、从而形成了属于个人的认知,便出现了“大象是扇子”、“大象是柱子”、“大象是鞭子”等的认知。又因为都非常信任自己,相互间就争吵了起来。


佛家说的“一念花开”的正解释义

那么,“一念花开”四个字,就可以准确理解了。“一念”,不仅仅是一个念头,更是“一旦动了念”的意思。“花开”,便是说明事物有了具体的状态了。四个字合起来,就是明确地表达了“人一旦动了念,事物的形象便清晰具体了起来”。然后,就会在这个念头的支配下,把自己融进了“花开”的这已经坍塌了的状态中。

那么,我们引申一下,就更清楚“一念花开”的含义。一念朝阳起,一念凉风至,一念风平浪静,一念泥泞变坦途。当然也可以有这样的一念:一念阴云涌,一念风雷至,一念波浪滔天,一念大道无通途。

古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诗很有哲理,很符合这个文章的含义。我们站在山脚下,感叹它因高而成山。当我们站在山顶,便叹息周围低而成就此山。那么,这座山到底是因己高还是因其它低?我想,也是,也都不是。因为心里一旦有了“高、低”的念头,动了“相互比较”的念,就有了“山高”的感叹。就如同我们,一旦动了与其它人比较收入高低、职务高低、财富多少、权力大小等念头的时候,不论比较的结果是高兴还是烦恼,内心都不再清净。

一念花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不要动念,一旦动念,就会陷入幻象。如果做不到,那就尽量放下念头。如果还做不到,那就多产生一些美好的念头。心里的念头是美好的,世界便呈现给你美好的世界。



——学习传统文化,增长人生智慧。欢迎关注知本学社。我是宗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佛家   花开   量子   释义   粒子   物理学   清净   认知   万物   形态   念头   事物   意识   美好   状态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