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证明“诃子裙”属于汉服,而不是少数民族服饰甚或西方服饰?


如何证明“诃子裙”属于汉服,而不是少数民族服饰甚或西方服饰要从汉民族服饰的演化逻辑和文化思想讲起,尽管汉服断裂过,尽管已有资料并不能确定古代“诃子裙”的结构,但是根据“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到明末清初,历朝历代《舆服制》的规定、汉族民众的服饰习俗、已有的出土文物、古诗、古画、古籍等资料,足以归纳和研究出汉民族服饰的发展脉络,现代商家们所设计的“诃子裙”,部分确实是符合汉族服饰结构和文化。

这里面最核心要素是平面剪裁,即采用汉服的平面剪裁原理,不破肩线,不装拉链和松紧带,大袖衫不绱袖等特征,自然是汉服体系中的一个款式。除此之外,还有审美上符合传统的汉族理念,即使是雪纺纱,也是“若隐若现”的含蓄美,而不是用“薄、露、透”的方式,凸显人体的性感与风情。

如何证明“诃子裙”属于汉服,而不是少数民族服饰甚或西方服饰?

属于平面剪裁的汉服“诃子裙”(图:月蝶飞坊)


对比那些粗制滥造的影楼装,立体裁剪打破了平面剪裁的原则、装拉链打破了围合式系带固定的特征,这才是我们需要“划清界限”并且称之为汉元素的服饰类别。

或许有人说,既然有争议,不妨都叫“汉元素”,也不意味着“低人一等”或者影响挣钱。但不能如此简单粗暴,因为评判一个事物的原则,标准不在于是否存疑,而应在于是否符合规定、规范与文明逻辑。因为争议就安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伤及无辜”,把合情合理的事物也排除在外,绝不是现代社会的行事准则,更不是文化复兴应有的姿态。

即使结构与文物不是一模一样,只要在本质特征范围内,它依旧属于汉服而非汉元素,因为它属于汉族文化体系。

元素,意味着是其他民族服饰体系上的拼贴,如爱马仕比基尼上的“中国龙”,纪梵希衣饰上的“中国福”,这些都是中国元素,但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有本质关联吗?如果把一件改变材料与花纹的马王堆曲裾袍,放到巴黎时装周上称作是“中国元素”,这与爱马仕设计的比基尼内衣内裤外的“中国龙”所标注的“中国元素”相提并论,又不知道是谁在“贻笑大方”?

何况“诃子裙”这一款式“重出江湖”的缘由,不是为了多元服饰文化中多上一个与“中国元素”媲美的“汉元素”,更不是为了塑造一款现代的“新中式服装”,它的核心依旧是填补汉民族传统服饰缺位的空白,是为了增加汉服体系中一款历史悠久、记忆深刻、影响深远的民族服饰,这是“诃子裙”一次次归来的初衷。


如何证明“诃子裙”属于汉服,而不是少数民族服饰甚或西方服饰?

更多的是希望在现代汉服体系之中,让这件“顾盼遗风彩,长啸气若兰”的千年衣裳有个可“用”之处,艺术拍照也好,时装周走秀也罢,又或是搭配上窄袖上衣,当做一款类似于现代抹胸裙的汉服时装裙,在现代生活中的传承。

为何不能用圆领袍,褶裙等没有争议的款式?并非说用了“诃子裙”而摒弃其他款式。至于名字的争议,不如直接用现代白描称作齐(抹)胸长裙加大袖对襟长衫,让这件潇洒、飘逸、俏丽,曾惊艳了历史的锦衣华裳,在现代社会里源远流长,一醉千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汉族   服饰   汉民   民族服饰   服饰文化   剪裁   诃子   比基尼   中国   款式   平面   元素   体系   结构   文化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