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出土即臆造”论和朝代形制论是对汉服运动初心的背离


当初那么多人矢志不渝发起的汉服运动,是“让每个汉族人都有一件汉服”的运动,并且希望以汉服为起点,再造整个华夏。虽然目前保守估计穿过汉服的人早已上千万,但是距离全国十几亿人而言,这个数字远谈不上乐观。

朝代形制论、“无出土即臆造”论反映出穿汉服的人群中,朝代形象装扮爱好者越来越多,而那些致力于通过尝试各款式汉服,寻找现代汉服共性和适应现代社会各种生活场景的人影响力越来越小。

表面上,有了出土文物的支持,汉服的结构越来越合理了,花纹配色加上妆容也越来越好看了,但从整体看,汉服的古装扮演化倾向也越来越强了,离现代社会简洁、端庄、斯文、大方的方向越来越远,过去的十年,不但没有为汉服融入现代生活积累足够的经验,也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新规范、新民俗。

汉服虽然知名度在增强,但民众仍敬而远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服的样式和功用不够符合普通民众对汉服的期待。早些年,民众对汉服的态度是极其负面的。经过十七年的发展,社会比以前宽容了,

但是,社会对汉服的宽容,更多来自于对所有极具个性爱好的宽容,广大人民群众并没有把“你们的汉服”变成“我们的汉服”。

为什么会这样?据调查,人们的理由仍然是二十年前那些陈词滥调:“宽袍大袖不方便”,“不适合现代生活节奏”,“小孩子的玩意”,“一大把年纪了穿不出去”,“不知道胡服骑射吗?”等等。是不是很令人气馁?

其实,大可不必气馁。我们都学过中国共产党胜利的三大法宝,其中对我们最有用的,自然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不要哀叹国民为什么就要对西式风格的旗袍唐装念念不忘,毕竟人家上下楼都不用拎着裙角,不用时不时整理y领的角度以免衣衫不整,也不用把襦裙的系带圈圈绕紧防止散开。民众未必就喜欢原汁原味清朝的旗装,只因民众对现代化了的传统衣服更喜欢一些罢了,所以汉服尚未攻下“中装”这一城。

没有现代化、便利化,汉服就没有向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饰转化的可能。反观我们现在的汉服,商家们战战兢兢地反复挖掘着几部流行古装剧里比较靠谱的道具服装,生怕被形制党指责为“臆造”。

“无出土即臆造”论和朝代形制论是对汉服运动初心的背离

“无出土即臆造”论和朝代形制论是对汉服运动初心的背离

“无出土即臆造”论和朝代形制论是对汉服运动初心的背离

▲欧美礼服和正装有严格的配搭和着装规范,非常体系化

“无出土即臆造”论和朝代形制论是对汉服运动初心的背离

2019年首届中日传统衣裳<汉服·和服>服饰秀

“无出土即臆造”论和朝代形制论是对汉服运动初心的背离

2019年首届中日传统衣裳《汉服·和服》服饰秀

在汉服亟需进一步现代化、工业化和生产生活礼仪规范化的今天,大力解除形形色色的桎梏,设计生产出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汉服才是要务,这时搞所谓朝代形制的自我设限,如何能够得到最广大的汉族群众的支持和喜爱?


提炼汉服的历史共性才真正尊重形制


汉服运动致力于总结历代汉服共同特征,致力于为现代汉服体系提炼汉服基本规范,这才是真正为汉服的发展而殚精竭虑的“形制党”。

汉服运动十七年来,历代汉服所共有的华夏文化特征已经初步整理出来了;再加上从最初一批同袍里成长起来、仍然秉持汉服运动初心的现代汉服理论研究者和商家已经拥有一定的业内影响力,不必担心汉服的主流会被带偏。

对现代设计的汉服予以规范,也找不到很多空子可钻,做不出天马行空的衣服。要说遵守形制,可以称为汉服的基本形制,这是民族骨相身形、姿态气质、行为习惯、信仰传承等代代相传不变的东西。只要在这个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挖掘,即便没有官方来制订汉服形制标准并且推行,我们民间也完全可以磨合出一个整体的现代汉服形制框架出来,进而参与构建现代汉服体系。


汉服复兴的征途是与西方服饰并立


最后,从国际视野看,只有赋予汉服现代化的自由空间,才可能充分调动现代人的智慧和能力,把汉服变成能够与西方服饰分庭抗礼的东方服饰体系,而不是搞成盆景化传统服饰。

以西方服饰中的礼服为例,绝大多数的服装形制都是大杂烩,配饰、面料、穿搭都是现代构建起来的,我们并没有因为现代西装跟维多利亚时期大不相同就说现代西服是“臆造”,更不会因为现代服饰借鉴一些古希腊的宽松扎束就嘲笑是“现代版文艺复兴”。

同理,不管是古代汉服复原款,还是现代风格发展款,本质上都是现代人穿的现代民族服装,“朝代形制党”、“十级汉服娘”又何必去嘲讽和吐槽呢?


构建现代汉服体系需要解放思想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构建现代汉服体系,就要舍得砸烂过去十年立起来的错误理念和一些说不得碰不得的瓶瓶罐罐,就要在尊重历代舆服制和习俗奠定的美学基础上,从承认和总结华夏礼乐文明的内核出发,结合现代民族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去找寻汉服历代共通的形制,而不能止步于“朝代形制不可破”的古代服饰史学迷思。

既然现代汉服就是一种现代民族服饰,我们就没必要去刻意追求保留那些老百姓不知所云的古时的名字:道袍,直裰,宋褙子明褙子、“诃子裙”之类,不妨用老百姓一看就懂的交领加摆袍、交领无摆袍、直领衫、抹胸裙或宽裙头齐胸裙之类就可以了,从民众的生活需求和角度出发,才会有真正的现代汉服。

至于哪种形式更好,就让民众自己用脚投票吧——这才是打通古今,打通官民,打通汉服圈内外的真正形制,才是赋予汉服大发展的机会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形制   朝代   迷思   初心   华夏   共性   气馁   历代   民众   影响力   宽容   致力于   群众   体系   传统   服饰   时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