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名人的长寿之道

甲乙同时上埸

甲:今天,我想和你

(面对观众)和大家,共同学习讨论“名人”的长寿之道(长寿秘诀),不知你感兴趣否?

乙:我不“否”,也不“跑”,我非常愿意和你一起共同学习讨论名人的长寿之道(长寿秘诀)。

甲:这就好。算你聪明!

乙:算我聪明,什么意思?

甲:你和我一起共同学习讨论名人的长寿之道(长寿秘诀),你将他们的长寿秘诀学到手了,你不也就能够健康长寿了吗!

乙:言之有理。我一定好好跟你学习讨论。

甲:这就对了。

乙:请问,你说的“名人”是哪个朝代的?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代?

甲: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

乙:这可是近三千年的历史,名人数不胜数,我们的水平和能力能达到吗?

甲:我们不能千篇一律的都研究,我是这样想的,以我们的水平和认识,选择几位具有典型性长寿之道(长寿秘诀)的名人,先学习讨论一下,你看如之何?

乙:好的,好的。

甲(面对观众):谢谢大家的配合,有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乙:你说从哪个朝代、哪位名人开始?

甲:从现代开始,然后不分朝代交叉选择名人,你看如何?

乙:我听你的,你就“熊瞎子打立正一手遮天”吧!

甲:那就先说说世界、世纪伟人毛泽东主席的长寿之道(长寿秘诀)。

乙:好啊,好啊。

甲:世人共知,毛泽东主席生前日理万机,百倍操劳,却能享年83岁高寿。这是为什么?

乙:是啊,他全心全意地想着如何为人民服务,怎么会有时间研究长寿之道呢?

甲:经有关专家研究证明,奇人毛泽东有如下奇特的养生之道:

第一,“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这16个字是毛泽东主席的长寿秘诀之一

乙:“基本吃素”讲得是饮食,“饭后百步”讲得是运动,“遇事不怒”讲得是心态,“劳逸适度”讲得是规律生活。毛泽东主席对“生命管理的要点”归纳总结的太系统太全面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甲:毛泽东主席奇特的长寿秘诀之二,就是“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是他年轻时在《新青年》发表的《体育之研究》中所言)。毛泽东在年轻时就非常注重锻炼身体,磨砺意志:不论春夏秋冬,清晨坚持冷水浴;春风吹来,他迎面呼唤,说是“风浴”;夏日炎炎,赤身曝晒,他说是“日光浴”;遇大雨,脱衣而淋,他说是“雨浴”。他还徒步穿越野林、爬山绕城、做体操、练拳术等。

乙:毛泽东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强度较大的运动就是游泳,他在72岁高龄时,还能横渡波涛汹涌的长江,可见其游泳的技艺是何等的高超,其体魄是何等的健壮。运动医学认为,游泳是一种促进心肺功能的极好的运动方式。

甲:你理解的很深刻,配合的也很默契。

毛泽东主席奇特的长寿秘诀之三,就是“科学饮食”。

毛泽东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他在世时从没有顾及到养生的问题,更谈不上刻意的追求养生之道,但他生活中的很多习惯及嗜好却是极好的养生方法,真可谓“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便是奇人毛泽东的奇特养生之道。

乙:红烧肉是毛泽东极喜欢吃的食物,当完成一项重大的工作任务之后,他都要美美地吃上一顿。以往人们认为红烧肉含有大量的脂肪,可能引起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红烧肉经过4小时的文火烧制,其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胆固醇含量下降50%,而脂肪中具有防治心脏病、抗衰老的花生四烯酸、A脂蛋白却没有变化。

甲:毛泽东还有一个特殊的嗜好,就是吃茶叶。茶叶内含有益人体健康的成分近400种,它们均有抗癌和抗衰老作用。饮茶只能吸收茶叶中的水溶性成分,而不溶于水的成分都被丢弃了,但毛泽东饮完茶后再把茶叶吃下,真可谓奇人奇招,物尽其用。

乙:吸烟可以诱发多种癌症,毛泽东一生嗜烟,因其吃茶而抵消了尼古丁的致癌性。因为茶叶中的多元酚可与尼古丁形成不溶物而排出体外。这正是毛泽东的大智慧才有如此英明的大举措。

甲:毛泽东主席奇特的长寿秘诀之四,就是“特殊的休息方式”。毛泽东一生酷爱看书,他宽大的床上摆放着大量的书,他将看书视为最好的休息方式。

乙:此外,毛泽东喜欢打乒乓球,同样将其视为休息的极好方式。书法是毛泽东的又一大爱好,工作间隙他时常揣摩古代名家碑帖或写上一阵,这也是他的特殊的休息方式。

甲:毛泽东主席是经得起后世评说的旷世伟人,其长寿秘诀也必然是后人的宝贵财富。

乙:我们一定要将毛泽东主席的长寿秘诀学到手,用到老。

请问,接下来应当向哪位名人学习长寿之道?

甲:向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养生学家孔老夫子学习。

  乙:孔子在当时人均寿命尚不能达到30岁的历史条件下,却能享年73岁,成为同代文人中的长寿者,这和他有一套全面系统的养生之道息息有关。

甲:孔子的长寿秘诀之一,就是主张“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乙:孔子认为,人在年轻时,若沉湎于儿女之情,非但不利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对一生的健康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壮年时不可争强好斗,要注意调节心态,只有做到“知足常乐”,才能预防疾病和健康长寿;老年时不可贪得无厌,不要竭力追求名誉、地位和金钱,如果贪婪无度,就会大伤元气,损身折寿。

甲:孔子的“三戒”讲得太好了,他针对人在年轻时、壮年时和老年时的不同个性,相对应的提出了“戒色”、“戒斗”和“戒得”的警世,以避免损身折寿。孔子对人性及其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太精细了。

乙:孔子的长寿秘诀之二,就是“讲究饮食卫生”。孔子有“七不吃”的良好饮食习惯:“粮食霉烂发臭不吃,鱼和肉腐烂不吃,食物颜色难看不吃,气味难闻不吃,不到吃饭时不吃,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祭祀的肉放过3天也不吃。”从“七不吃”的具体内容看,对现实生活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甲:孔子的长寿秘诀之三,就是“爱好广泛,非常喜欢文体活动”。 孔子除了研读诗书外,还喜爱唱歌、弹琴、射箭、驾车、登山等活动。

乙:特别是当他同别人唱歌时,如果好听,一定请对方再唱一遍,随后自己再和一遍,常常是“白日西下咏而归”。

甲:孔子的长寿秘诀之四,就是“注意品德修养,胸怀豁达”。 孔子心存济世,常不考虑个人得失,他的人生抱负是: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而对个人生活却要求不高:“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乙:他非常谦虚谨慎,并以“一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而能改,善莫大焉”等自创精辟格言自勉。

甲:孔老夫子的这些至理名言,已成为千古绝唱,为后人争诵和仿效。特别是他对于搞歪门邪道而得到的荣华富贵,则视若浮云。

乙:孔老夫子一生曾培育三千弟子,桃李满天下,成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甲:孔老夫子的长寿之道,很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乙:特别是他的“品德修养”,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甲:你知道姜太公垂钓养生的故事吗?

乙:略知一二。

甲:姜太公,名吕尚、吕望,为齐国的开国之君。因其德高望重而又高寿被尊为“姜太公”,他寿至97岁而终。

乙:后人总结他长寿的秘诀是“动静结合,天人合一”这八个字,而这一长寿秘诀却集中体现在他的“无饵直钩垂钓之中”。

甲:姜太公将钓鱼作为养生之术,他几十年如一日,只要一有空儿便持竿傍溪,静观天水一色。他那“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给予我们三点重要启示:

乙:“淡泊利禄”是他的长寿秘诀之一。他“无饵直钩钓鱼”正说明了他“钓鱼是假,赏鱼是真”的淡泊利禄养生观。正是在众人千方百计要多钓鱼、钓大鱼之际,他却静观鱼群绕钩而乐。尤其长时间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天人合一,有利于机体的新陈代谢,特别是有利于改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生态功能。

甲:“动静相兼,运动平衡”是他的长寿秘诀之二。他垂钓虽无饵,但抛钩可观浮,一览群鱼绕直钩而过,再抬竿提线另抛,这一起一立、一提一抛,正好使四肢、手腕、脊柱得到了全面的活动伸展,起到了舒筋活血的作用。而静观鱼儿绕钩时则全神贯注、屏气凝神,两者一动一静,动静相兼,使运动平衡达到了高度统一。

乙:“磨炼毅力和耐性”是他的长寿秘诀之三。姜太公在垂钓中还磨炼了自己的毅力和耐性,使他养成了谋大业不求功名利禄的胸怀,从而以豁达、宽容、仁和获得了健康长寿。

甲:我也愿意钓鱼,而且自己感觉心态非常好。我钓鱼有两个基本原则:

乙:哪两个基本原则?

甲:一是“好吃好喝好招待,愿者上钩”。

乙:如何解释?

甲:我根据水域里鱼的种类,尽量选择上好的鱼饵,用20多个杆错落有致的尽量投放到鱼的跟前,吃不吃就是它的事了。

乙:说得好,你挺讲义气,也挺讲道理。

甲:二是“二个不计较”。

乙:哪“二个不计较”?

甲:一是“投入多少不计较”,钓鱼就是一次小旅游,为了玩的开心、高兴,也是为了更好的产出,什么修杆、买饵料,等等,该投入的统统不必计较。

乙:这第二个不计较是什么?

二是“产出多少不计较”。最好是每次都能钓到大鱼,而且数量越多越好;但钓不到大鱼甚至连小鱼也没钓着,也无谓。

乙:你钓鱼的心态确实很好。我也愿意钓鱼,我向你学习。

甲:但是,与姜太公“无饵直钩能钓鱼”的理论和养生术比,我钓鱼的理论与实践就太相形见绌了!

乙:那你就向姜太公学习,今后也用“无饵直钩钓鱼”吧!

甲:我想——我想,还是不费那个劲了,还是我行我素的好!

(面对观众):请问,大家的意下如何?

(观众议论纷纭)

甲(面对观众):请问,你们认识乾隆吗?

(观众议论纷纭)

(对乙):你应当认识乾隆吧?

乙:我为什么应当认识乾隆呢?

甲:你自来熟,认识的人多呀!

乙:乱说,这哪跟哪呀!

甲:开个小玩笑而已。

乙:我查过有关资料,乾隆皇帝是清朝第六代君主,在位60年,活了89岁,是历代皇帝中寿命最长者。他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4朝,享受了七代同堂的天伦之乐。

甲:查遍中国的史书,前后有230多个皇帝,多为骄奢淫逸,醉生梦死,向来寿命很短,长寿的少。而唯有乾隆皇帝寿至89岁。

乙: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呢?

  甲:“十常”养生术,是乾隆皇帝长寿秘诀之一。其具体做法:

乙:一是“齿常叩”:即空口上下齿反复轻叩有声。经常叩齿,既能坚齿固齿,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又能活动面部肌群,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脑血栓和脑萎缩。

二是“津常咽”:即经常含嗽并吞咽唾液。唾液含有大量淀粉酶,能促进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有效预防胃炎、消化道溃疡和肿瘤。

甲:三是“耳常弹”:即以双手掌压住双耳,突然放开,或以双手小指插入两侧耳孔,突然抽出或用气力反复按摩数次,能预防耳鸣、耳聋等疾病并增强听觉和听力。

四是“鼻常揉”:即双手搓热后,沿鼻的两侧上下揉搓数次,可预防感冒、鼻炎。

乙:五是“眼常运”:即凝目远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眼球数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眼球数次(再结合进行瞪目数次),有明目、提高视力的作用,可预防视物昏花、视力减退。

六是“面常搓”:即双手搓热,上(实用力)下(虚用力)搓揉面部数次,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消除皱纹,并能预防面瘫,系美容良法。

甲:七是“足常摩”:即经常按摩足底部,能改善足部末梢的供血,防止寒从足下生,从而有效地预防腰腿痛以及失眠等疾病。

八是“腹常旋”:即沿顺时针方向揉腹,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加食欲,防治腹胀、便秘。

乙:九是“肢常伸”:即四肢经常进行伸展运动,能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糖尿病等富贵病。

十是“肛常提”:即每日聚精会神地收提肛门数次,能防治前列腺炎、慢性腹泻等疾病。

甲:“十常”养生术,主要是针对人的面部、五官、腹部和脚底等部位所进行的按摩和肢体活动,任何人若想在老年时耳不聋、眼不花,且满面春风,不妨试用一下“十常”养生术。

乙:听说你自创的“美容健身法”效果显著,可否借此表现一下?

甲:几十年来,我坚持“美容健身法”,使我年轻了十几甚至二十几岁。近期,我已经将其以“美容”为题目写成了小品,请你继续关注。

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此看来,你的“美容健身法”,应当是货真价实的长寿秘诀,我一定认真拜读,并好好学习。

(面对观众):请大家也认真关注一下小品“美容”,好吗?

(观众热烈鼓掌)

甲:谢谢大家!

乾隆皇帝长寿秘诀之二是“四勿”养生术。其具体内容就是:“食勿言,卧勿语,饮勿醉,色勿迷。”

乙:其意是说:吃饭和睡觉时均不要说话;饮酒不要醉;两性生活要适度而不要迷恋。

甲:乾隆尊为天子,富有天下,美酒盈仓,佳丽满宫。在此种环境之中,居然能做到不恋酒、不迷色,实属难能可贵,很值得现代人学习和效仿。这也是乾隆区别于其他皇帝而能得以长寿的至关重要的原因。

乙:正是乾隆在皇帝当中的与众不同,方赢得了长寿。

甲:你理解得很深刻。

乾隆皇帝长寿秘诀之三是活动筋骨”。乾隆自幼习骑射,曾在避暑山庄几次皇家射箭比赛中大显身手。当上皇帝后,更是以骑射为乐。直到他80岁高龄时还去行围狩猎。骑马射箭,活动量很大,无疑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

乙:乾隆喜好旅游,“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一生中,曾6次下江南,3次上五台山,不少名山大川、古刹佛界都留下他的足迹。旅游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怡悦心情,是一种很好的保健措施。  

甲:“规律生活”是乾隆皇帝长寿秘诀之四。乾隆的起居饮食很有规律:6时起床,洗漱后用早膳;上午处理政务,和大臣们议事;午后游览休息;晚饭后看书习字,作文赋诗,然后就寝。他的膳食以新鲜蔬菜为主,少吃肉类,并且从不过饱。乾隆从不抽烟,但喜饮茶。他对饮用水十分讲究,以西山泉水作为御用水。

  乙:乾隆好读书,善诗文,喜书法。他写得一手好字,其字圆润遒丽,很有功底。每到一处,必要御笔垂青。西湖十景就是由他亲手题的碑。这些爱好对乾隆健脑、强身、养性,是大有裨益的。

甲:“适时进补”是乾隆皇帝长寿秘诀之五。乾隆十分注意进补的适时适当,而不乱补。

乙:他所用的“松龄酒”、“龟龄集”之类,主要由补脾肾、益气血为主的中草药制成。补肾可以滋先天,补脾可以壮后天,肾气强盛,脾胃健运,气血充盈,身体自然强壮。

听说你家里也泡了不少酒?

甲:我年青在东北工作时就喜欢喝酒和泡酒,什么人参、鹿茸、鹿鞭、海马、枸杞子、灵芝、冬虫夏草,等等,统统酒里面给。现在我家里10斤重的大瓶子,我泡了十几瓶,我每天喝一、二两,如果有人喜欢,我就送他一瓶。

乙:你都是用什么酒泡的?

甲:千篇一律都是比较好的60度以上的二锅头。你知道什么是二锅头吗?

乙:略知一二。有的说是在制酒时,掐头去尾取中间馏出的酒,叫二锅头;有的说二次换水后而蒸出的酒,叫二锅头。

甲:总之,在制酒过程,将口味最为香醇的那部分,称为“二锅头”。它在这个品牌中价格也最贵。

乙:找个时间我一定品尝一下你泡的酒。

甲:小事一件,一会儿我就送你一大瓶,回家自己品偿吧!

乙:谢谢了。

甲:你认识马季吗?

乙:不认识,但知道他是著名的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

甲:马季的养生之道,与众不同,别具一格,简单、易懂、富有哲理性,值得借鉴。

乙:何以见得?

甲:“人生要做到一二三四五”便是马季的养生之道。

乙:何为“一二三四五”?

甲:其中的“一”就是“一个中心”:就是“以健康为中心”,特别是老年人更要“以健康为中心“的进行正常工作和生活。

乙:说得好。这“二”呢?

甲:“二”就是“二个基本点”:“糊涂一点”(别在小事上斤斤计较);“潇洒一点”(该吃的吃,该穿的穿)。

乙:有哲理,这“三”呢?

甲:“三”就是“三个忘记”:一要“忘记年龄”(不要老是觉得自己老了,不行了);二要“忘记疾病”(不要老是把自己的病挂在心上而萎靡不振);三要“忘记积怨”(不要老是记着别人对不起自己,要想着大家能在这个星球上一起共事不容易)。

乙:“三个忘记”讲得是,任何人要长寿,都必须时刻拥有一个好心态,才能正确面对现实生活和现实问题。这“四”呢?

甲:“四”就是“四个老”:一要有个“老伴”(人越老越要珍惜爱情,珍惜自己的老伴儿);二要有个“老友”(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唠唠家常);三要有个“老窝”(老了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安心、舒坦);四要有个“老底儿”(手里要有“过河钱”和零用钱)。

乙:这“四个老”说得非常好。人的一生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很重要,有了期盼和寄托,有了安全感,才能顺理成章的为实现“百岁梦想”而努力前行!

甲:你体会得很深刻。

乙:这“五”呢?

甲:“五”就是“五个要”:一要笑(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二要跳(要坚持适当的运动);三要唠(有什么心里话要说出来,别憋在心里);

乙:四要俏(衣着打扮要俏皮一些,不要窝窝囊囊的);五要掉(退休离开工作岗位是正常现象,不要有失落感)。

甲:此外,“糊涂长寿”,它既是马季先生书写赠人条幅的内容,又是其养生的良方。

“糊涂”一词,来自清代著名诗书画家郑板桥“难得糊涂”的处世经。“糊涂”的广义解释,应当是指凡事“放一着,退一步”、“损于己则益于彼”,“但求心安、心静而足矣”。马先生吸收了这一传统精髓,并将其视为养生良方,潇潇洒洒地工作着、生活着。

乙:听说马先生在“史无前例”那阵,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他听到两个小伙子这样传播“信息”:“哎!听说马季出事被抓了!”“不会吧,昨天电视台还在播他的相声呢?”“哎!播归播,抓归抓,你不明白!”当然,此时最明白的是在场的马先生了,可他又“糊涂”起来,把头往衣领里一缩,不吭不哈,提前一站就下车了。

甲:由此可见,“糊涂养生”,难能可贵。

今天,我们学习讨论历代名人的长寿秘诀就暂且到这里。

(问乙):你感觉如何?

乙:受益匪浅,真的是受益匪浅哪!

(面对观众):大家感觉如何?

(观众热烈鼓掌)

甲:索性我们来一个简单扼要的精彩回放如何?

(观众热烈鼓掌)

甲:孔老夫子:“少戒色,壮戒斗,老戒得”;“一日三省吾身”;“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等,至理名言,千古绝唱,“品德修养”美名扬;

乙:姜太公:德高望重,“动静结合,天人合一”,“无饵直钩钓鱼”看浮“动静相兼,淡泊利禄”美名传;

甲:“乾隆皇帝:“十常”养生术;“饮勿醉,色勿迷”“西湖十景御笔垂青”;“骑马射箭”、“六次下江南”,家喻户晓天下传;

乙:马季先生:“三个忘记”(“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积怨)、“四个老”(“老伴”、“老友”、“老窝”、“老底儿”)和“难得糊涂”,养生之道,通俗易懂记心间。

甲:毛泽东主席:16个字的长寿秘诀(基本吃素,饭后百步,遇事不怒,劳逸适度);夏练“三伏”,冬练“三九”,“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爱吃红烧肉和茶叶”,科学饮食传天下;

乙:通观三千年文明史,生命管理的长寿秘诀牢记心间。让我们在

甲:“八十长寿下,百岁长寿中,百二十长寿中上,百五十长寿上”的“现代人长寿之道”指导下,为实现“百岁梦想”,

合:过好每一天,而潇潇洒洒。

甲:啊——五环,它比三环多二环;

乙:啊——五环,它比七环少二环。

(敬礼;退埸)

十、名人的长寿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长寿   乾隆   劳逸   孔子   名人   奇特   老夫子   养生之道   红烧肉   茶叶   秘诀   糊涂   观众   疾病   毛泽东主席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