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消疲(小品一)

(甲、乙、丙年龄70、60、50左右;丙先上埸,一直在做“颤、抖功”;甲乙同时上埸。)

乙(对丙):你在干嘛呢?

甲:傻冒,他在做“颤(抖)功”呢。

乙(仍对丙):你什么感觉?

甲:心旷神怡!

乙(对甲):你的耳朵和眼睛是管喘气的啊,我在问他哪。

丙(对乙):你的耳朵和眼睛才不好使呢,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呢。

乙(对丙):你干嘛呢?有什么感觉?

甲(抢答):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他在做“颤(抖)功”,是“综合运动消疲养生法”的重点内容。你可真是个笨蛋!

乙:你——你这个年轻人,怎么这样对我讲话?

甲:我,我是个年轻人?

乙:你以为呢?

甲:你是什么眼神?你再仔细看看。

乙(仔细看看):我看走眼了?

甲:咱们暂且不论此事。要不这样吧,傻冒!咱们三个分分工:

乙:怎么分工?

甲(对丙)你继续做“颤(抖)功”,我做解说,

(对乙):你跟着学。

丙:好!好!

乙(暗自发笑):好啊!

甲:开始,第一步预备动作:

甲(对丙):请挺胸站立,

(对乙)你也给我站好了!好好跟着学。傻冒!

甲(对丙):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两脚脚跟和大、二、三脚趾同时自然用力着地和抓地;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两眼微闭,排除杂念,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开始练功。

(乙斜眼看丙)

甲(对乙):你干嘛呢?

乙:我跟他学呢。

甲:看你那个傻样,像个贼似的!

甲(对丙):咱们再来一次,

甲(对乙):傻冒!好好学!

甲(对丙):请挺胸站立,

甲(对乙):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纠正动作),两脚脚跟和大、二、三脚趾同时自然用力着地和抓地;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两眼微闭,排除杂念,眉心舒展,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开始练功。

第二步做“颤(抖)功”的基本要领(动作)是:两腿一曲一直有节奏地自然上下抖动,全身随腿的抖动而自然抖动。

丙(按照要求):两腿一曲一直有节奏地自然上下抖动,全身随腿的抖动而自然抖动。

乙(学丙):杂乱无章的动作。

甲(对乙):你真笨个灵巧,死了算了。

乙:你才死了算了呢,我在逗你们玩。你们请看:

乙(做“颤(抖)功”的标准动作):两腿一曲一直有节奏地自然上下抖动,全身随腿的抖动而自然抖动。

丙(坚持做“颤(抖)功”的标准动作)

甲(对乙):你很会装啊,傻冒!

甲:前面我们讲了做“颤(抖)功”的两个步骤:第一步是预备动作,第二步是开始练功。下面,咱们再重现一次,观众同志们有想学的,就一起来:

(后面和过道边的观众纷纷站立)

第一步“预备动作”:全身放松,两脚与肩同宽(纠正动作),两脚脚跟和大、二、三脚趾同时自然用力着地和抓地;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两眼微闭,排除杂念,眉心舒展,面带微笑(纠正动作),心平气和,开始练功。

第二步“开始练功”:腿一曲一直有节奏地自然上下抖动,全身随腿的抖动而自然抖动。

大家清楚可见,做“颤(抖)功”的基本要领很简单,就是像现在这样,从开始到结束,都是在“一直抖动”。

乙:从表面上看,做“颤(抖)功”的基本要领很简单,似乎没有太大的学问,但是,一旦与其他相关运动方式有机结合的进行综合运动,其消疲养生的效果便很快的显而易见了。

乙(对甲):你是不是只会说不会做呀,你来来!

(甲做标准的“颤(抖)功”动作)

乙:接下来我给大家讲讲,如何结合做“颤(抖)功”,进行相关的综合运动,来强化消疲养生的效果。

第一,身体抖动的幅度要以感觉到胸肌和臀部都震颤起来为宜,要快慢结合,要大动,要以“感觉身体舒服而不疲劳”为宜。

(指导甲、丙做动作:要大动,要快慢结合!要以“感觉身体舒服而不疲劳”为宜)

(对丙):记住了,小傻冒!

第二,要呼吸自然,并“将肌肉和关节放松”。

(指导甲、丙做动作:不要紧张;要放松,“将肌肉和关节放松”)

甲(拦住乙):傻冒!还是你做我来说吧!

甲:第三个要领,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做“颤(抖)功”,一定要深呼吸,要将调、运气和屈伸手、脚、腿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要先重点后一般的“将身体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活动开”,尽快缓解身体的不适之症。

(具体指导乙、丙的动作:深呼吸,屈伸手、脚、腿;感觉身体那个部位不舒服,就用调、运气的方法进行“消疲”。要“将身体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块肌肉都活动开。”)

(观众议论):削什么皮?是苹果还是鸭梨?

你们说什么?不是消水果皮,是消除身体产生和积累的疲劳!

甲:第四个要领,也是最最重要的一点,做“颤(抖)功”的最佳效果是(重复一次)是以下三点。首先,“已经感知气血在自己全身经脉里畅通而愉悦”;其次,微睁眼时“己见面前红色气体在流畅”;再次,持续做“颤(抖)功”10分钟之后,自感身体轻便甚至消失,只有心情舒畅和无比的痛快。

(问乙):你都感觉到了吗?

乙:感觉不大。

甲(问丙):你都感觉到了吗?

丙:都感觉到了:“已经感知气血在自己全身经脉里畅通而愉悦”;微睁眼时“己见面前红色气体在流畅”;自感身体轻便甚至消失,只有心情舒畅和无比的痛快。

问乙:知道你为什么感觉不大吗?

乙:当然知道。我刚做,时间较短。

甲:回答正确,你捣乱比练功的时间长,怎么会有明显效果呢。

丙:功到自然成!每次做“颤(抖)功”至少要十分左右才能见成效。

乙:你真是个马屁精,论做“颤(抖)功”的成效,我比你有发言权,我已经练五、六年了。

丙:自不量力,我做“颤(抖)功”已经十五、六年了。

乙:闭咀!我在逗你玩,我做“颤(抖)功”已经二十五、六年了。

甲:你们都给我闭嘴!我做“颤(抖)功”已经三十五、六年了。你们知道当今世界还有“羞耻”二字吗?目中无人,高傲自大,怎么能练好“颤(抖)功”?只有“脚踏实地,勤学苦练,勇于探索,自强不息”,才能达到综合运动消疲养生之目的。你们听明白了吗?

丙(一直坚持做“颤(抖)功”):听明白了。

乙:(摇头晃脑不服气)你不要说大话,咱们比比实际效果如何?

甲:好啊,你说怎么比?

乙:十年前的一天,,我从郑州出差到北京,躺在软席车厢看书,觉着累了,就到车厢过道上做“颤(抖)功”,一次就抖动了一个多小时,列车员、列车长和乘警见状,都好奇的问:你这是在干什么呢?累不累啊?我回答说,不仅不累,还“消疲”了呢。列车长和乘警边走边议论:他在削什么皮?

甲:表现不错,收获也很大,请继续发扬光大!

乙(对甲得意忘形地):你若想练好“颤(抖)功”,我可以教你。

甲:好啊,你老毛病又犯了,我也给你讲一个故事,之后再研究谁该当先生谁该当学生如何?

乙:好啊,好啊,我拭目以待!

甲:二十年前的一天,我和老伴从郑州出发坐飞机去美国,正巧那天满员,夜深了,该如何睡觉休息呢?我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首先让我老伴躺在我们两个人的坐席上,然后,我到最后面比较宽敞能站立的地方开始练“颤(抖)功”。我快慢结合的练了三个多小时,几乎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直到我老伴来了,我才从梦中惊醒。此时此刻,周围的人(中国人和外国人;男人和女人)向我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乙:他(她)们都怎么进攻你了?

甲:同志,先生,朋友,你怎么了?生病了吗?要不要看医生?

乙:你是怎么回答的?

甲:我“坦然自若”的向众人打招呼:谢谢各位的关爱,我现在的身体状态很好,通过做三个多小时的“颤(抖)功”,我感到身体舒适,心情舒畅,我已经“消疲”了。

(众人议论):他说他“消疲”了,削什么皮了?脑子出问题了吧?(Are you crazy? what is wrong with you?)

在埸的一位明白人告诉大家:他说他站着做了三个多小时的“颤(抖)功”,不但没有产生和积累疲劳,而且还消除了疲劳,精神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了。

(众人议论):是不是啊?太神奇了!(It is amazing!)

甲(对乙):你听后感觉如何?

乙(颤颤惊惊):好,好,好,你是货真价实的老师,今后我一定好好向你学习。

丙:老师,我也一定好好向你学习。

甲:有些好心人经常问我:你做“颤(抖)功”,一次长达几个小时,不感到累吗?对此,我向大家讲清这样一个“大道理”:

乙:什么“大道理”?

甲:就一般人的常规而言,站得时间长了,就想坐着或者躺下休息;坐得时间长了,就想躺着休息或者站着活动活动筋骨;躺得时间长了,就想坐一会儿、站一会儿或者一步到位再躺下甚至睡觉了。俗话说得好:“好吃不如饺子,休息不如躺着。”

乙:人之常情,一般见识,仅此而已。

甲:但我认为,综上所述,都是在被动的休息,不仅不能消除疲劳,而且还可能继续产生和积累疲劳。而做颤(抖)功则恰恰相反,不仅是在积极休息,而且还可以通过“天人合一”运、调气的气力作用,达到消疲养生、强身健体的目的。

乙:老师,你讲得太好了!

丙:而且越来越好!

甲:是真的吗?

乙、丙:是真的,百分之一百二十是真的。

甲:你们刚才说什么?你们说我能活到120!

乙、丙:对,对,对,起码活到120岁。

甲:我要是骑驴呢?

乙:脚踏实地的慢慢活,最好能活到:

乙、丙:150岁以上!

甲:谢谢你们的吉言。

(面对观众):同志们,大家好!我们都要加油活,首先,我们要为“实现百岁长寿中”而努力前行,之后,我们再一如既往,携手共进,为“实现百五十长寿上”而勇往直前!

(观众掌声雷动)

乙、丙:谢谢老师的吉言,请继续不吝赐教!

甲:既然你们如此谦虚好学,我就再教你们几招做“颤(抖)功”的基本要求:

第一,做“颤(抖)功”,“贵在持之以恒,做到习以为常”。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条件,就要认真练,要做到习以为常。对此,我女儿就经常夸我:她说,老爸!你能不能别在我们面前晃,你晃来晃去我有点晕。我说:你晕我可不晕,我越晃越感到身体舒适,头脑清醒;越晃越感到身心健康,心旷神怡。

乙、丙:老师说得好!

甲: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二句话:“贵在持之以恒,做到习以为常。并认真“贯彻执行”,记住了吗?重复二遍!

乙、丙:“贵在持之以恒,做到习以为常(重复二次)。

甲: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一个有机结合。

乙、丙:请老师继续不吝赐教!

甲:能不能换个词?

乙、丙:能,(大声)请老师继续不吝赐教!

甲:都神精了。

乙、丙:是!不是!

甲:这个有机结合就是:无论上下电梯、候机、候车,还是等候购物等,都应当与做“颤(抖)功”有机结合。要养成“积极消疲养生”的思想理念,最好是坚持做到“有空就练”、“有疲即消”,如此天长日久,日久天长,你们的功力增强了,快要赶上我了,必然取得消疲养生、健康长寿的最佳效果。

乙、丙:谢谢老师!

甲:记住,我下面说的一个比一个重要。

第二,做“颤(抖)功”,必须会“调、运气”,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最佳效果。

你们会吗?

乙:会点。

丙:会点吧?

甲:你们都学会谦虚了。你们做“颤(抖)功”已经一、二十年了,已经尝到了甜头,肯定会“调、运气”,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层次和高度深刻认识而已。

乙、丙:是!不是!

甲:实践证明,“调、运气”是做好“颤(抖)功”的关键环节。应当怎样“调气”和“运气”呢?

乙:“调气”就是在全身抖动时,两手要经常用力做屈伸运动(用力握拳和伸张手指),时间长了,不仅全身会自然感到舒适有力,而且两手均有强劲的气感,这无疑对强化按摩运动的效果大有益处。

老师,我说的可好?

甲:你说得很好。所谓“运气”:

丙:“运气”,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在正常情况下,在全身抖动时,对全身自上而下或者自下而上地“运气”(即深呼吸)进行消疲养生,以便尽快取得“天人合一”的最佳效果;

乙:另一种是,在全身抖动时,要随时针对身体不适之处,及时将气运到进行抚摸;如果功力不到位,也要加入“已经将气运到并正在消疲养生”这个意念,亦可程度不同地缓解不适状态。老师,我说得可对?

甲:说得很对。你们争先恐后,正在比翼双飞,真是可歌可贺。

乙、丙:谢谢老师夸奖。请继续不吝赐教!

甲:我再强调一下,你们一定要记住“调、运气”在做“颤(抖)功”过程中的极端重要性,否则,很可能产生和积累疲劳。

乙: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丙:谢谢老师的亲切教导。

甲:第三,

乙(继续抢答):第三,做“颤(抖)功”的速度越快、幅度越大、时间越长,收获越佳。但必须因人而异,以身体适应和感到舒服为前提。在正常情况下,做“颤(抖)功”一次以10~15分钟为宜。

甲:你还抢答上瘾了。这一条也是升华做“颤(抖)功”效果的关键环节。但必须注意与“调、运气”相结合。

在此,我再强调一下:在正常情况下,做“颤(抖)功”一次以10~15分钟为宜。

你们再重复二遍。

乙、丙(重复二遍):在正常情况下,做“颤(抖)功”一次以10~15分钟为宜。

甲:接下来,第四,

丙(继续抢答):第四,“正常大便、适时放屁”是检验做“颤(抖)功”消疲养生效果的重要内容。

甲:每天有规则的做“颤(抖)功”,可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早晨大便一天轻”,便后轻装上阵,新的一天开始了。

乙(继续抢答):“适时放屁”,而且放的数量越多、声音越大,说明“元气”(先天之气)与“谷气”(后天之气)这一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形态已经平衡,是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状态。

甲:请问,什么叫“适时放屁”?

乙:所谓“适时放屁”,就是任何人在做“颤(抖)功”的过程中,当人体的“元气”(先天之气)与“谷气”(后天之气)这一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形态实现平衡了,欲罢不能了,就是该放屁的时候了,此时,你不想放都不行。反之,人体没有产生屁,你拿什么去放?

甲:“笨蛋”同志,你说的太精彩了,今后你就是我们的“金蛋”了。

乙:谢谢老师!这种“消化平衡屁”有两个特点:

甲:“声大不臭”,“不污染环境”。

乙:今后,大家在做“颤(抖)功”的过程中,有屁就放心大胆的尽情开放吧!

甲:最后,我们再简单总结和归纳一下做“颤(抖)功”的益处,以便提高大家做“颤(抖)功”的信心、决心和自觉性。

做“颤(抖)功”的益处:

乙:第一,增强人体骨骼、肌肉和各关节的功能、活力和灵活性;

丙(重复一遍):

第一,增强人体骨骼、肌肉和各关节的功能、活力和灵活性;

甲:第二,疏通经络,有利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动作与协调,促进气血物质的循环和畅通;

乙(重复一遍):

第二,疏通经络,有利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动作与协调,促进气血物质的循环和畅通;

丙:第三,调整人体磁场。地球是个大磁场,个体是个小磁场。经过颤抖,使人体小磁场,成为有序化排列,更有利于气血循环和新陈代谢。

甲:做“颤(抖)功”的最佳效果是三句话:一是“已经感知气血在自己全身经脉里畅通而愉悦”;

丙:二是微睁眼时“己见面前红色气体在流畅”;

乙:三是持续做“颤(抖)功”10分钟之后,自感身体轻便甚至消失,只有心情舒畅和无比的痛快。

甲:有关科学家研究证明,做“颤(抖)功”是一种神奇的有氧健身运动,感受10分钟相当于慢跑五公里的运动量。

乙(重复一遍):

有关科学家研究证明,做“颤(抖)功”是一种神奇的有氧健身运动,感受10分钟相当于慢跑五公里的运动量。

丙:结论:一日抖三抖,能活九十九。

甲:如果一日抖六抖呢?

乙:能活一百五十九。

甲:让我们三个人和大家一起携手共进,“一日抖六抖”,为实现长寿一百五十九的梦想而

合:“轻装上阵,努力前行!”

(造型)

甲:最后,我再问你们一个问题,

丙:什么问题?

甲:你们认识潘长江吗?

乙:不就是那个小矮人著名的小品演员嘛。

丙:他怎么了,他长高了?

甲:净瞎说,他怎么能长高呢,他只能往低了长。

丙:为什么?

乙: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因为他说“凡是浓缩的东西都是精品”。

丙:对了,潘长江老师是精品,长得比较浓缩。

甲:这位著名的小品艺术家,在生活上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你们知道吗?

丙:不,不知道。

甲:和他的第一个特点联系实际的想。你们使劲猜。

乙:和他的第一个特点联系实际的想(重复),对了,他“翘脚或者是蹦高跟他爱妻亲吻”。

丙:为什么?

乙:因为他是精品,浓缩了,够不着!

甲:立正!稍息!立正!向右转!起步走!

唱:我们走在大路上——

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退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长寿   傻冒   气血   为宜   关节   疲劳   小品   运气   全身   人体   身体   动作   效果   自然   感觉   老师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