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本聪:36号教室


李本聪:36号教室


想你了。“你”是谁?不是娇媚女子,不是优美画面,也不是钟子期和俞伯牙那样的友情。她是我工作了一辈子的36号教室,以及曾经在里面学习过的同学们。

美国年度教师艾斯奎斯写过一本《56号教室记事》,这个优秀教师访问过中国,他的书也跟着来到中国,风靡教师中。学年末,县里举行统考,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都涉及到。考场由中心校统一编排,监考教师也由中心校排定。我们班的教室,许多年都被排为36号考场。好啊,正想给我工作了几十年的教室起个名字,写文章涉及到,说得更具体和个性化,于是就有了“36号教室”的名字,我有一部书稿是以这个教室命名的。

这个教室很小,宽5米,长7.5米,37.5个平方。四面墙壁滚了淡黄色的油漆,后墙装着三道玻璃窗,前墙装着四道玻璃窗,靠近前门和后门的玻璃窗子很窄,仅一扇闭合不能打开的窗页。和我搭档上课的是位女老师,她很爱美,带领学生在小花盆里种了绿色植物,摆放在窗台上。绿色植物的藤茎生长,葳蕤,垂吊下来。左右两边的墙壁经常是绿茵茵的,仿佛叶圣陶先生笔下被爬山虎覆盖的那一面。同学们还嫌这个装饰不够美,经常画一些想象画贴在墙上。于是啊,36号教室里,不但具有自然的美,还有孩子们童年想象的美。

扫把整整齐齐放在一个纸箱里,一把挨着一把竖立着,一点也不乱;毛巾是用来擦桌椅和门窗的,用过后洗得干干净净,晾在铁线上。每次打扫教室后,值日生要把地板拖一遍。门外有个水龙头,拖把洗干净,担在护栏上淋水。教室里竖着摆了五排桌椅,一个班分为五个小组。星期一第一小组当值,星期二第二小组当值,以此类推到周五。由小组长率领着,遵守着,各司其职,做好教室卫生和公共地区卫生,接受学校检查。教室后面蓄着一架书,书架上面写着“班级图书角”几个字。书架上的书有些是老师捐赠的,有些是上一届或上几届毕业了的学哥学姐捐献留下的,还有本班同学捐献的。课间休息,同学们在这里看书。书放乱了,自有值日生去整理摆整齐。

墙壁显眼的地方,张贴着班规班约,还有宣誓词和感恩词。班约是这样三句话:我读书是为了我自己,不是为老师,也不是为爹娘;人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只有抓住今天,才能走向成功。老老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班规每学年修改一次,出2017版,2018版等。班规的增删是为了与时俱进,班级管理成功的经验需要写进班规,进行巩固,完善班级文化建设。不协调的需要废除,开放型,吐故纳新。周一由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宣誓,背诵感恩词,意在教会学生做人。“善良、诚信、谦恭、恻隐是我恪守的道德准则”;“感恩老师、听从教导、惜时如金,闻鸡起舞,奋发努力、天天向上,追求理想,把自己铸造成器是我一生的追求”……“感恩天地,赐予我食物;感恩父母,带我来到这人世间;感恩家人,让我获得温暖幸福;感恩老师,教给我知识;感恩古圣先贤,让我走出愚昧;感恩同学,让我获得欢乐喜悦。”班会的时候,师生还要依据班规班约,对照检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

网络发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36号教室里鸟枪换炮,黑板换成了电子白板,粉笔换成了专用笔。还增加了电脑,实物投影。利用多媒体设备,依靠网络支撑,36号教室可以和兄弟学校联系起来,和外面的世界联系起来,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坐在教室里,师生和网络互动,网络和师生互动。现代高科技,书上的东西,在这里变成可视可感,变成了一班人的亲身感受。

在这间教室里,我工作了42个年头,从风华正茂到“三十而立”,再到“五十而知天命”,再到“六十而耳顺”,再到两鬓斑白,有两千多学生从这里走出去,在岁月流逝中,变成社会主义建设者。他们有的成为精英,独当一面,主政一方,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办实事做好事;有的在工地上为高楼大厦添砖加瓦,让旧貌换成新颜;有的种粮种蔬菜,发展农村经济;有的参加我们的教育事业,和他们的老师一样,教书育人,做好自己的教育中国梦……同学们长大了,通过辛劳付出,在改革开放中大显身手,展现劳动者的风采。这间教室里,虽然没有出现过英雄,出现过名人,但却涌现出一大批遵纪守法,自食其力的好公民。我想一个乡村小学教师,这就够了,他能做的就是这样。历史提供给他的舞台,他已经在上面把自己的角色扮演好了。

回忆起来,我在这间屋子里结识了许多学生。我们之间真是有缘啊,中国两亿多中小学生,我为什么只教着坐在面前的一群,而其他没能被我教着?我为什么只做了他们的老师,而没有做其他学生的老师?这是冥冥中的天意安排,缘分。既然是缘分,在我们师生相遇的日子里,有话好好说,有理好好讲。不要呵斥,不要声色俱厉,不要雷霆震怒,牵着学生的手,珍惜这一程,走过这一程。我真没那大的本事,把每个学生都教了考试一百分。但老师已经把自己的善良和爱传达给你们了。在我们相遇的日子里,让学生获得一份好心情。

今天是国庆节后的第13天,是我走下讲坛两周年的日子。我想起那间教室,想起曾经坐在那间教室里的孩子们,想起我们相聚的日子,想起师生一起演绎出出来的故事,情不自禁,写下这些文字来纪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教室   值日生   绿色植物   玻璃窗   桌椅   考场   中国   墙壁   师生   小组   老师   教师   学生   旅游   工作   网络   李本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