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作者:林艾

出生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一定看过进口影片《尼罗河的惨案》,卡纳克神庙立柱上掉下的巨石险些砸倒女主人的险情就是在卢克索发生的。如今卢克索的神庙与开罗的金字塔一样,早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游客前往埃及旅游的重点地区。

卢克索距埃及首都开罗大约一千多公里,沿途大漠无垠,黄沙漫漫,没有牛羊,少见人影。山脉被风沙切割成蜂窝状,犹如一个个大盆景,撒哈拉沙漠的荒凉与想象并存,实在不是人间天堂。埃及的高速公路大部分不封闭,也少有交叉路口。车辆行驶上百公里便有一个服务站,服务站也就是为了车辆提供油料和人员如厕的需要。埃及的厕所都是座便马桶,方便一次两元人民币,符合其实际价值。不像中国甘南藏区摆放几块儿木板,熏天臭地,粪蛆蠕动也要收费的厕所。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中巴车沿着东撒哈拉大沙漠进发,突然出现的绿洲让人眼前一亮。导游阿杰说再过一个小时就要到达我们这次旅行的目的地——卢克索。附近田地的玉米、甘蔗等农作物中点缀着椰枣树,道路两侧到处都是红黄颜色的三角梅,只因为常年无雨的缘故,绿树鲜花灰头污面,不像我国海南植物青翠欲滴的样子。

小镇和村庄的民宿大部分由两层楼房和单层平房组成,整个建筑也是灰黄的颜色。可能地处沙漠边缘,气候炎热的缘故,本来窄小的窗户还有百叶窗阻挡,看不见屋内的真面貌。这里最高的建筑应该是尖顶清真寺院,那里不时传出诵经声,成为这个国家特有的风韵。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农田中的机耕设备与道路上的兽力车并驾齐驱,有些中国上个世纪末的样子。如今我国农村汽车和农用车早已替代了非机动车,马车和驴车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公元前十四世纪中叶古埃及新国王时期,尼罗河中游曾经雄踞着一座当时世界无以伦比的都城,这就是古希腊诗人荷马笔下的“百门之都——底比斯” ,底比斯就是现在的旅游胜地——卢克索。在公元前的三千多年以前,这里还仅仅是尼罗河岸边的一个居民点,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上埃及的首府,底比斯的崛起将阿蒙神奉为“诸神之王”,从而标志着埃及中王国时期的开始。


公元前2134年底比斯作为都城一直到公元前27年,底比斯被一场大地震摧毁为止,在长达两千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底比斯在古埃及的发展史上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底比斯在鼎盛时期人烟稠密,广厦万千,仅城门就有一百座,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每天清晨, 法老和他的臣民们在卡纳克神庙前迎接太阳的升起,虔诚地对太阳唱起赞歌,恭敬地举起贡品,迎接他们心中最伟大的神灵从梦中苏醒。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法老在这里颁布施令,使古埃及的政治和经济达到了辉煌的巅峰。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如今虽然昔日宏伟的殿堂经过地震、洪水、战争等自然和人为的摧残,变成了残缺的废墟。但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的雄姿。这里是古埃及文明高度发展的见证,也是现代埃及最靓丽的明珠。大约五百座古墓散布在卢克索地区,仅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就有六十四座帝王陵墓。因此,卢克索是古埃及遗址的宝库,也是探访埃及古文明不可不到的地方。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如今的卢克索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有着宫殿之城的美誉。尼罗河穿城而过,把它一分为二。由于古埃及人认为人的生命如同太阳一样东起西落,因而在尼罗河的东岸建起了最壮丽的神庙和充满活力的居民区,尼罗河的西岸便是法老、王后和贵族的陵墓地。生者与死者隔河相望,形成了两个世界的永恒。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卡纳克神庙是埃及现存最大的神庙群,主要供奉太阳神阿蒙,这座神庙也是法老们献给太阳神、自然神和月亮神的庙宇建筑群。这些大殿全部用巨石建造,殿堂建筑面积达五千平方米,其庙门高达三十八米,一百三十四根圆柱高耸入天,柱顶可站百人。圆柱通体遍布精美浮雕,残留着描绘太阳神故事的彩绘。这些石柱历经三千多年无一倾倒,令人叹止。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神庙最神奇的还有哈诗谢普苏特女王的方尖碑高达三十米、重达三百二十吨,人们不知道它是如何从阿斯旺的山体上分离的,又是如何在卡纳克神庙竖立起来的。

卢克索阿蒙神庙的规模虽然比卡纳克阿蒙的神庙小,但其名望和声誉丝毫不亚于卡纳克神庙。这座在古埃及占有第二位的神庙,最完美地体现了新王国时期的神庙建筑风格。如今,卢克索的阿蒙神庙已经成为埃及最著名的古迹之一,象形体铭文还为我们提供了修建卢克索神庙建筑师的名字——阿缅霍特普。阿缅霍特普生前受到赞誉,死后还被奉为埃及的一位贤士。如今依然保存他的三尊雕像,其中一尊刻有这位伟大建筑师的生平业绩。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古埃及时代,卡纳克神庙与卢克索神庙之间有着漫长的通道相连,就像北京明朝的十三陵一样,通往陵区的神道有大象及文武百官等石雕。这里存留着以羊石雕为主的部分通道,依然能够想象当年的气势。卢克索神庙虽然比卡纳克神庙小许多,但站在斯芬克斯通道的尽头,阳光映照的塔门、尖方塔和巨像的完美组合扑面而来,具有非常震撼的感觉。

当时的两座神庙还建有屋顶,真不知道是如何把这些建筑材料搭建上去的。导游阿杰说是用堆沙的方法从上往下,盖好屋顶一边清理砂土,一边在圆柱上绘制图案。就这样沙土运完了,神庙的建筑也就大功告成了。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阿杰手指巨型圆柱上方的英文,问我们近代人怎么写上去的,众人有猜搭架写的,还有答案是用绳子把人吊到上方雕刻的。阿杰一一否定,他说就是站在地上写的。原来尼罗河洪泛,逐年将神庙的立柱掩埋,只留下顶部的圆柱,欧洲人占领卢克索就把他们的名字刻在了立柱上,用以证明他们的“丰功伟绩”。

本世纪初埃及就成了旅游探险的必去之地,埃及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把沙土运走,才使这一旷世建筑重见天日。我看见周围的地形都比神庙附近高,尼罗河也同中国的黄河一样,除了浇灌土地繁荣社会之外,一旦发怒威力无比,造成的破坏率难以想象。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古埃及人还认为太阳神推着走过天空和屎壳郎推粪球的方式一样,因此他们就把屎壳郎和太阳神联系在一块儿,屎壳郎也就享受到了神袛的待遇;每到中午时分苍鹰不知疲倦在蓝天上翱翔,古埃及人便把苍鹰当作中午神;每当黄昏羊群在晚霞的映照下显示出彤红的色彩,古埃及人又把羊群奉为晚上神。导游阿杰不但中文讲得好,渊博的地理历史知识也让大家受益匪浅。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在清澈的蓝天下,四尊拉美西斯二世高大的坐像呈现出无比瑰丽的金黄色彩。他们面带微笑,气宇轩昂,平视前方。直到如今仿佛还在恐吓当时的奴比亚人。臣属国从十八王朝的图特摩斯就被埃及征服,这座神庙供奉的不是古埃及的伟大神灵,而是法老拉美西斯本人。

埃及见闻——神秘的古都卢克索

一年中只有两天太阳的光芒恰如其分地照入神殿,势如破竹般地穿过黑暗的长廊,射入常年不见天日的神殿。阳光从阿蒙神的身上扫过,接着逐渐停留在拉美西斯二世与阿尔玛一世神的身上,整个过程只有短暂的二十分钟。这两个神奇的日子就是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和加冕日——2月21日和10月21日。人们也将这两天称做瞻仰圣光的日子。在完全不具备现代高科技测量器材的情况下,古埃及人的天文、地理和度量的造诣让现代建筑家、科学家也望尘莫及。

历经沧桑的神庙最让人着迷的还有镌刻在圆柱、墙壁、神像基座上的优美文字和象形文字。图绘有战争的惨烈,田园的幸福,还有神灵和法老的亲密,似乎告诉人们一个遥远而辉煌的过去。我的思维有些混乱,四千多年前如此宏大周密的建筑是地球人类所为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埃及   沙土   开罗   尼罗河   法老   太阳神   都城   屎壳郎   阿蒙   拉美   神庙   古都   圆柱   见闻   古埃及   神秘   埃及人   建筑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