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的很惨,但不悲观

市场情绪容易极端化,涨的时候,估值50,60甚至上百倍,市场依然也不会觉得贵;下跌的时候哪怕30倍20倍,很多人也会觉得没什么价值。


2015年之后,市场机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现在头部规模的公募基金,大多数都是2015年之后成长起来的。靠的就是价值投资,抱团绩优股。


在全球资本市场里,很难看到那种靠投机题材能保持规模长期稳定增长的基金。桥水、高瓴、贝莱德、巴菲特,这些国际上知名的投资机构也都是价投。


当然,我并不是说投机题材一定没搞头,也有很多量化基金可以长期保持较高的收益率。国内也有很多游资的收益率也非常高,只是这种方式不适合大部分人。


市场今年分化的太严重了,几乎被公募基金重仓过的公司都很疲软,而那些先前机构仓不集中的,反而涨的很好。


跌的很惨,但不悲观

数据来源:IFind


规模靠前的15家基金里,有14家扑街了,这里好多基金经理都是去年封过神、上过榜的。


如果对比2018年的收益,你会发现其实今年也还好。18年真的是超过80%的基金都凉了,规模靠前的全军覆没。


跌的很惨,但不悲观


2018年下跌背景是:


1)白马抱团已经持续上涨两年,普遍估值已经不便宜了

2)全球贸易摩擦


2021年下跌的背景:


1)白马抱团已经持续上涨两年,普遍估值也不便宜了

2)各种政策利空


很明显,所有的下跌前提都是因为贵了,至于消息面利空,只是催化剂而已。


跌的很惨,但不悲观


上证50经历三次估值拉升和回撤。第一次是2015年,从7倍拉到14倍;之后从14倍调整至8倍左右。


第二次从8倍拉到13倍左右,然后2018年从13倍跌至8倍左右。注意当时的估值接近新低,指数并没有破新低,原因是成分股的业绩变好了。


第三次从8倍左右再次上涨至14倍左右,也就是2019年至2020年这次,估值创新高。目前已经从14倍跌至10倍左右。


按照历史规律来看,现在估值不算贵,8倍左右是铁底。


跌的很惨,但不悲观


沪深300的情况跟上证50差不多,但沪深300的估值水位一直高于上证50,这是因为成长性更好。


第一次拉升也是2015年大牛市,估值从7倍拉到了18倍,之后从18倍跌到了11倍左右(股灾)。


第二次拉升是从11倍左右拉升到了15倍,之后从15倍跌至10倍左右。指数未新低,估值新低了。


第三次是从10倍左右拉升至16倍左右,指数新高,估值未新高。目前估值已经跌至13倍。


按照历史规律来看,现在估值不贵,10倍是铁底。


市场估值跟盈利水平有直接关系,赚钱能力越强,估值越低。如果市场大面积的上市公司赚钱能力都变差了,即使股价不跌,那估值也会变高。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已经很低了,市场资金依然不认可,原因是对未来能否保持这样的赚钱能力没信心。


美股互联网、科技类的公司上涨了十年,而国际资本依然还在加仓,就是因为资本认可未来长期的赚钱能力可持续。


微软从次贷危机之后已经连续上涨12年了,估值依然不超过40倍,这赚钱能力全球也找不出几家来。


跌的很惨,但不悲观

图:微软股价年线 画面感感人


现阶段市场因为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投资者包括海外投资者,正在卖出A股以及中概股。


市场恐慌的时候,一些平时不算是什么利空的消息也会被放大化,而利好反而会被市场忽略。


回到经营的本身,很多公司的经营依然稳健,业绩也还在增长,所以这样的短期下跌,其实是在酝酿新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抱团   利空   微软   新低   上证   股价   新高   悲观   白马   指数   规模   能力   机构   基金   市场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