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抢跑,有内幕?

10月14日,知名的白马股通策医疗盘中闪崩跌停了,从盘后的龙虎榜情况来看,有两个机构席位卖出。


恰好今天又是三季度报披露时间,要说机构没有提前得到消息,那怎么会卖的这么突然?这么坚决?


董秘的回应是信披没有违规。反正也没证据。


其实这种暗箱操作在市场里也是见怪不怪了,经常会有那种财报发布前股价异常波动的现象。


通策医疗仅凭几个亿的利润,市值炒到900亿(之前千亿),卖方研报铺天盖地,要说没"市值管理"你信?


盘后公布的十大股东明细显示,张坤在三季度末之前已经卖出了,那么机构得到的消息可能有两种版本:一是三季度业绩增速太慢;二是张坤卖了。


从三季度报来看,业绩确实放缓了,Q3营业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12.44%;净利润2.69亿元,同比增长5.88%;扣非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7.75%。


机构抢跑,有内幕?

数据来源:IFind


从近六个季度的营收增速来看,三季度营收增速是最慢的一个季度,扣非净利润和净利润增速均创下近六个季度以来的最低。


市场一向比较关注预期,既然连续三个季度业绩增速都在下滑,四季度本身就是牙科淡季,业绩会不会下滑更严重?


资金最忌讳的就是不确定性,本身搞白马的资金就比较看重业绩增长的稳健性。当然有人会认为通策医疗不是白马,而是赛道。


不管是白马,还是赛道股,支撑高估值的前提条件一定是较快的营收增速以及较大的行业发展空间。


目前通策医疗的市值878.7亿元,动态PE106倍,估值很贵,所以公司每季度的财报都要保持较高的增速,才能支撑这样的高估值。


张坤在易方达的二季度报总结的很好:对于一些公司,在各种假设都兑现的情况下,可能未来5年能赚取贴现率或者比贴现率略高的收益水平,但是一旦错误,可能就要面临30%甚至50%的股价下跌。


这大概是张坤卖出通策的原因,跟年初卖出颐海国际的逻辑同出一辙,就是估值贵了。


通策医疗的主营业务是牙科医院,收入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按财报披露的数据,浙江省内贡献了90.39%的收入,省外贡献了9.61%。


很多人都说,是因为南京疫情影响了三季度业绩,这一观点可以直接否了。


牙科行业,之所以能给出高估值,是因为这本身是个暴利行业,而且行业的集中度低,未来发展空间大。


通策完全可以效仿爱尔的那套模式,在全国各地进行并购,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营业收入。


但是牙科跟眼科还是有区别的,做近视手术对机器的要求更高,而牙科更重要的是医生的动手能力。所以,牙科行业相对分散,竞争也更加激烈。


在不考虑竞争环境的情况下,按照现在3.21亿的总股本不变,通策要想把估值拉低到50倍,有两种方式可以实现:


第一种是股价直接下跌,按照前三季度净利润6.2亿元来计算,50倍估值对应的股价在128元左右。


第二种是业绩大幅增长,按照现在的股价274.05元不变,50倍的估值对应的净利润是17.6亿元。


机构抢跑,有内幕?


2020年,通策净利润为4.93亿元,假设2021年增速100%,那净利润就是9.86亿元,如果2022年的增速依然是100%,那估值就会降至50以内。


注意,前提是274.05元的股价不变,且净利润增速保持100%的增长。


按照近五年的净利润增速来看,连续四年是在下滑的,2020年可能是因为疫情原因下滑幅度略大,不过重回翻倍的增速可能有点难。


总之,短期估值是真的贵了,至于长期嘛,那都是以后的事了,A股瞬息万变,估值便宜的遍地都是。


接下来是三季度报密集发布期,注意业绩下滑的风险,特别是二季度单季度已经出现下滑的那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贴现率   机构   牙科   赛道   疫情   浙江   市值   净利润   省内   股价   白马   内幕   季度   业绩   医疗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