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01融创与万达的世纪交易

9月10日,万达酒店发展发布公告称,收到来自融创中国的通知,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及融创商业战略的调整,将终止与万达酒店签署的酒店管理协议。

9月16日,万达再发公告,称双方已就此事达成一致,融创中国将向万达支付1.33亿元作为终止补偿,以及向万达支付6859万元,结清应付账款。

大家应该都会还记得,4年前,也就是2017年的7月19日,万达宣布将总值637.5亿元的资产打包出售给孙宏斌的融创中国还有李思廉的富力地产。

‘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其中包括了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要知道,仅仅在这之前的两个月,王健林曾经公开宣布文化旅游产业是万达未来的核心业务之一。

出售的文化旅游产业和酒店,都属于第三产业,是整个市场未来重点发展的项目;而且,对于企业来说,也都是属于现金流充足的行业。

万达之所以出售,自然是碰上了困难,否则谁愿意出售手里的优质资产呢?至于什么困难,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了。

也正因为是优质资产,所以才有了融创中国和富力的接手。

不过,现在很多人都在为万达的王健林庆幸,觉得还好王健林当时甩掉了酒店和文体项目,电影院这些资产。否则,今天的万达,可能比恒大还难过。

平心而论,三方都是商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出发点都没错。至于说,王健林甩卖酒店资产,实际也只是出于无奈,并非预料到疫情的影响。

同样,融创中国和富力,也是因为认为这几项资产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所以接手的。

至于疫情,这是个无法预料的事情。

这几个项目,唯一戏剧性的是,确认之前披露的信息显示,购买人都仅仅是融创一方,而后不清楚为何又加上了富力。

当然,这个也不重要,本文更多的只是介绍些融创中国的孙宏斌本人。

‘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02孙宏斌的几次收购之路

作为国内一家上市房企的老总,孙宏斌肯定是个能干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几年前他购买宋卫平的绿地,结局也不怎么样。

2013年,在‘去杠杆’和严厉的限购政策影响下,地产界对未来的局势有不同的判断。万科认为地产进入了‘白银时代’,绿城的宋卫平由于回笼资金困难,最后决定把公司卖给融创。

2014年,在喝了几顿好酒之后,孙宏斌和宋卫平宣布‘联姻’。孙宏斌的融创以63亿港币的价格收购绿城中国24.313%的股票,成为第一大股东。

按他们当时的话说就是,都是性情中人,都有英雄浪漫主义,还有理想主义情怀。

结果这种浪漫没有维持多久,半年之后,也就是11月12日,宋卫平突然公开反悔,以楼房质量问题为由。

要知道,早在7月份,他就已经付清了全部63亿港元的收购款项。

一些地方的业主甚至打出了‘孙宏斌滚出绿城’‘保卫宋卫平、保卫绿城’的口号。

但融创孙宏斌则表示,自己都还没来得及建房子,只是在去绿城的库存而已。

不过漏洞是,江湖义气的孙宏斌,在收购绿城的协议书里,居然连违约惩罚的条款都没有。结局自然是宋卫平抢回了绿城,失去自然就是信誉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宋卫平不惜信誉违约,是预测到了后一年的政策松绑,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那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孙老板却并未记住这一单义气收购带来的教训。

‘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三年后的2017年1月13日,融创中国宣布以150.41亿元入股乐视,成为其第二大股东。

没成想到的是,孙老板还是江湖做派,他说:双方合作的时候,我们基本没有谈价,就是老贾说多少,就是多少了。

这位老贾,当然就是下周回国的‘假药停’了。结果孙老板自然是收购了个‘寂寞’。

再接下来的就是开头说的,融创中国接手了万达的文体项目和酒店项目20年的管理合同。

很明显,孙老板挣钱能力是相当不错的,要不然也不能有这么大手笔的收购绿城,然后又是入主乐视,再到购买万达的项目。

但是,又很奇怪,是运气,还是眼光问题,或是性格问题,貌似孙老板几次的大手笔,都没有获得应有的回报。

回顾孙宏斌的经历,或许能找到一二。

‘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03孙宏斌的起伏之路

25岁成为联想企业部经理,2个月就建立13个独资分公司,为联想解决了库存积压。不过,快速的上位也就有了更快速地下台,30岁生日,他是在监狱中度过的。

根据吴晓波在‘大败局’中写的,孙宏斌是个能干的人,但也是个霸道的人,部门成了个人的王国,甚至连赏识提拔他的柳传志都管不动他的手下。

入狱则是因为,涉嫌‘挪用公款’刑期5年。彼时,他的孩子才几个月大。

还得佩服柳传志和孙宏斌,都是做大事的人。柳传志欣赏提拔孙宏斌,也亲手把他送进了监狱。孙宏斌出狱后,柳传志依然欣赏提拔他,他也依然接受了帮助。

带着柳传志借给他的50万去了天津,创办了一家小小的房地产销售代理公司,也就是顺驰,谐音‘孙氏’。孙宏斌完全没有因为几年的牢狱,而隐去自己的野心。

初期的楼市环境不是那么的理想,但孙宏斌依然凭借自己出色的才干,和喜欢豪赌的个性,在天津的市场上,获得了一定的名利。

  1. 初入楼市

进入1998年,政策开始支持楼市,孙宏斌也由此开始了大爆发。以他凶狠霸道的性格底色拿地,再以张扬的本色推广炒作,偏偏市场居然吃这一套。

顺驰很快便占据了天津市房产总开发量的20%,孙宏斌的房地产事业达到了一个巅峰。不过,他的野心,还远不止于天津,远不止于房地产。

2.开始爆发

2003年,虽未能成功挑起万科王石的怒火,却也让孙宏斌享誉房地产行业。并随之开始搅乱这个地产行业,从北京开始,便以高出起拍价一倍多的价格拿地。

到2004年,孙宏斌已经在全国拿了10多块地,建筑面积将近1000万平方米。2003年的销售额达到了45亿,直逼当年万科的63亿。

并在2004年达到了92亿元,宣称是实现了120亿元。

孙宏斌是对的,他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长期暴涨特质。但是,他也忽略了国内经济对于快速发展的承受能力,民力的承受能力。

‘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3.急转直下

2004年,国家开始一系列严厉的调控。随后,顺驰也开始停止拿地,虽然经历了一系列的腾挪辗转。

不过,还是无奈在2005年底,开始裁员20%。并在接下来的2006年,或与人合作开发,或直接卖掉项目。

据媒体曝光,顺驰拖欠的土地费用加上银行贷款余额,总数高达46亿元。

2006年9月5日,顺驰与香港路劲基建公司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12.8亿元的价格出售了顺驰55%的股权。并在随后的2007年1月26日,将所有的顺驰股权出售。

此后,孙宏斌全力经营一家名叫融创集团的公司。这也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成立于2003年,拥有天津和重庆等地区的几块优质土地。

明显,孙宏斌的顺驰没了,却也并未出局。

成于性格,也败性格。

孙宏斌其实不属于草莽英雄,而是毕业于国内的最高等学府-清华大学,而且拥有硕士学历。属于有文化,有知识的精英人士。

这点从他的战略眼光,拿地技巧,还有控制现金流,都可以确定,这不是个莽夫。激怒万科的王石,某种程度上,应该是为自己和的顺驰打响名声而已。

当然,这个手段,档次还是欠缺了点。

‘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04轮回之路,何时何地会再爆发?

吴晓波在‘大败局’中曾说,奈何天不佑宏斌。我倒觉得,不是天不佑,而是这个时候,他控局的功力,还远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甚至今天,仍然还有待提高。他是个有大局观,有魄力,有战略眼光的老板,但是没有开快车后,踩刹车的能力。

没有一个国家,没有一家公司,也没有一个个人,甚至没有一个赛车手,是不需要刹车的。

没有刹车的轮船,在浩瀚的大海,都会有撞船的时候。更何况在其他的地方高速行驶的列车呢?

‘疯狂’之后,孙宏斌和他的融创还能走多远?


前段时间,孙宏斌在融创2021年半年报发布会上说:‘下半年房地产市场仍会比较惨烈,销售压力很大’。

行业和公司,以及个人,都一样的有高峰和低谷。希望,这一次的孙宏斌和融创能够踩好刹车,也相信他一定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败局   现金流   天津   疫情   中国   股权   刹车   楼市   性格   老板   资产   自然   疯狂   酒店   项目   财经   公司   孙宏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