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涨价,房价受限,房企能活下去吗?

01建材行业价格普涨

本来苦巴巴盼着金九银十的房企们,结果不但房子不好卖。最近建材行业,倒是迎来了一波普涨潮。

10月8日,钢材价格再破6000元/吨,每吨上涨80元~100元不等。与门窗密切相关的PVC材料上涨了2.76%,最高价格甚至突破了12000元/吨。

瓷砖方面,过去按几毛的涨幅,现在已经是按元的涨幅。不少瓷砖企业,此次涨价幅度,都在10%以上。

箭牌家居集团决定从10月1日起开始,对部分工程产品做出10%以上的调整。据知情人士透露,箭牌家居这次涨价,涨幅最低14%,最高的达150%。

另外东鹏也涨了5%,还有其他如新明珠集团,也开始加入涨价行列。

涂料方面,立邦、久诺、美涂士、紫荆花、亚士漆等多家涂料企业,东方雨虹、亚士创能、阿尔法防水、世纪洪雨等防水企业再度调价,最高上涨25%。其中,从今年2月份开始,防水头部企业东方雨虹已经第三次发布涨价函。

板材方面,涨幅大约是3-4%,传导至家具厂,如欧派,尚品,索菲亚、甚至很多无品牌厂家,基本都有5%的涨幅。

灯具方面,昕诺飞、雷士照明、佛山照明,均在10月份开始,涨价10%。

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涨价的预期,还非常大。

建材涨价,房价受限,房企能活下去吗?


02为何物价膨胀

很多人奇怪,为何会出现普涨的情况?

首先,今年以来,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就大幅上涨,原因有几个方面:

一是受疫情影响,美国大肆印钱,美元购买力下降。

二也是疫情影响,导致很多企业开不了工,供应不足。

三是疫情的不确定性,还有运费暴涨,环保,极端天气等等的影响,供需持续地不平衡。

其次,由于欧美对疫情的控制不力,大量的企业无法恢复正常的生产,许多产品需要从控制情况更好的中国购买,也就导致了需求量大增,而原材料又供应不足。

而国内的需求则不稳定,比如楼市调控,目前楼市成交萎缩,原材料上涨,房价受限,销售对象受限等等。

再加上不少房企过去多年过度的扩张,导致债务踩红线,同时银行收紧贷款,让房企回笼资金更慢,也就无法持续扩张,导致下游企业,也不敢开足马力生产。

同时,由于原材料上涨,客户无法接受涨价,企业只能自己压缩利润,最终导致利润归零,甚至亏本倒闭。

以现在的情况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准备装修的业主们,就得增加预算了。

建材涨价,房价受限,房企能活下去吗?


03输入性通胀影响

很多人会问,美国人印钱,为什么我们这里会涨价?

这个就得说说美元了,美元从二战之后,就一直是世界货币,所有的大宗商品结算,多是使用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

其他世界各国,都是跟美元挂钩,以美元作为主要的外汇储备,有多少外汇储备,就印制多少本国的货币。

所以,美国印钞,不单止会造成输入性的通货膨胀,还会收割了你的外汇储备,也就是世界各国多年的发展积累。

为何呢?

美元超发,购买力就会下降,也就是说大宗商品会涨价。但是,世界各国在全球扫货,只能使用美元,物价上涨,也就意味着购买同等数量的货物,要付出更多的外汇储备。

同时,商品出口国,由于出口商品收到更多的美元,也就意味着需要印制更多的本国货币投放,货币多了,国内物价自然就得上涨,这就是输入性的通货膨胀。

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不能平衡的话,那就一定会被通胀影响。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做到完全的进出口平衡。

所以,也就一定会被美国收割。不管你是出口国,还是进口国。

建材涨价,房价受限,房企能活下去吗?


04房企压力加大

回到房企的问题,目前明显建筑材料都在涨价,但是由于调控的原因,很多热点策划那个是,都是限价销售,而且还限销售对象。

换句话说,房企现在也是,销售不能涨价,得跟着备案价走,但是建筑材料在涨价,也就是建设成本上涨了。

这就非常难受,自己的成品不能涨价,但是原材料涨价,那就只能压缩自己的利润。

现在房企有多少利润呢?据已经上市的房企资料显示,利润也就在13%左右,最高也就是18%。

而目前,资金回笼时间,明显延长,融资成本就会上升,利润将会进一步压缩。

再加上目前的‘三条红线’和‘两条上限’,很多前期扩张过快的房企,已经明显承受不住。

诸如恒大、新力,光耀,自不必说,当然,恒大就不是因为房企的原因;甚至融创等等,都有传闻说资金紧张,其中融创中国的孙宏斌就曾经说,下半年的日子会更难过。

很多房企本来就踩了债务的’三条红线‘,又再加上’两条上限‘,今年更是限价限购,还限跌,即便你想要降价回笼资金,政策也不允许降价幅度超过备案价的15%。

这就令房企相当难受,降价降不了,而且就算能降,刚需们贷款也困难,今年很多人的贷款,早已排到明年的额度去了。

建材涨价,房价受限,房企能活下去吗?


05活下去才是关键

对于需要高速快速运转的房企来说,今年的压力是相当的大。

今年甚至明年,很多房企都只能面临收缩规模,甚至裁员降薪,就算是这样,仍然需要面对强大的压力。

但也有好的一面就是,经此一役,房企应该会学会收敛,控制规模,避免过度的扩张带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当然,这还是后事了,最重要的还是眼下,活下去才是关键。可以预见的是,很多中小民营房企,难逃倒闭或者被收购的结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出口国   大宗   美国   红线   疫情   世界各国   涨幅   物价   原材料   外汇储备   货币   房价   利润   美元   建材   商品   财经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